丁钠橡胶是以金属钠为引发剂,由丁二烯气相或液相聚合制得。它是聚丁二烯系列产品的一个品种,可溶于汽油,苯,甲苯等溶剂,溶液具有很好的粘结能力。在橡胶制品中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屈挠性,弹性低,阻尼性优越,粘着力小,耐寒性较好。
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可用以制一般橡胶制品。但强度较差,在逐渐淘汰中。
中文名称 | 丁钠橡胶 | 灰 分 | <1.0% |
---|---|---|---|
碱含量 | <0.15% | 门尼粘度 | (20--70) |
丁钠橡胶的主要特性是1,2-链节含量较高,支化度大,分子量分布较宽。它具有很好的耐热氧老化性。不须预塑炼即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易与炭黑、白炭黑、陶土等填加剂和硫化剂混合,压出和压延制品表面光滑。还可用于硬质合金(粉末冶金)生产中的粘合剂,也可用于陶瓷等烧结的粘合剂。
碱含量<0.15%
灰分<1.0%
门尼粘度(20--70)
断裂强度>350Mpa
伸长率>12.5%
邵氏硬度>58
溶解度>98%
丁钠橡胶是以金属钠为引发剂,由丁二烯气相或液相聚合制得。它是聚丁二烯系列产品的一个品种,可溶于汽油,苯,甲苯等溶剂,溶液具有很好的粘结能力。在橡胶制品中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屈挠性,弹性低,阻尼性优越,粘着力小,耐寒性较好。
性能与天然橡胶相似,可用以制一般橡胶制品。但强度较差,在逐渐淘汰中。
看牌子和性能一般情况下氯丁要贵点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 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绝缘性能低劣,弹性稍...
【-CH2-CH=CH-CH2-】 全名为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简称BR。由丁二烯聚合制 .得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相比,硫化后的顺丁橡胶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特别优异,动负...
丁钠橡胶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开关隔膜、工业胶板、胶管、胶垫、压出制品以及胶鞋等橡胶制品及硬质合金(粉末冶金)生产中的粘合剂,也可用于陶瓷等烧结的粘合剂。也可应用于机械、石棉加工和电机制造等工业部门。还可以生产有色乳化沥青涂料等民用制品。
氯丁橡胶 配方举例 橡胶胶粘剂是以氯丁、丁腈、聚硫和硅橡胶等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为主体配制成的非结构胶。 主要用于制鞋、建筑、建筑装修、家具、汽车等行业。 2000 年制鞋用胶约 11.0 万吨, 占 41.3 %,建筑及装修约 9.5 万吨,占 36.7% ,其余主要用于木器加工及其他行业,并有部 分出口, 近年来制鞋业用胶占有的比率逐年下降, 而建筑和装修用胶逐年上升, 这是因为它的粘 接力强、干燥速度快、耐水和耐候性好等优点。改性的接枝氯丁胶,因初粘力高、强度好耐发展 迅速,现已从二元接枝向三元或四元接枝共聚发展。 氯丁胶的主要原料通用型和接枝型氯丁橡胶, 在产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当前,氯丁胶粘剂将在提高产品档次, 继续开发无苯溶液 型胶、水基胶等新品种和提高与其配套的助剂、减少污染、提高初粘力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氯丁橡胶由氯代丁二烯乳液聚合制得。 由于其分子结构规整,分
氯丁橡胶应用 氯丁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耐候性、 耐磨性、耐油性、耐燃性, 广泛应用于制造胶管、 胶带、电线包皮、电缆护套、印刷胶辊、胶板、衬垫及各种垫圈(片) 、胶粘剂等制品。下 面将制品所用胶料按性能分类,分述如下。 一、耐候性胶料 表明氯丁橡胶耐候性优良的实例,有电线、电缆,其实际使用时间长达 20~30 年。就 广义的耐候性来说,应具有耐紫外线、耐热,耐寒、耐水浸蚀、耐沙蚀及风蚀的性质,同时 还要兼有耐臭氧老化等性能。耐候性配方的体积含胶率一般在 50%以上,当对耐候性要求 较高时,应采用炭黑配方,至少要配合 10 份以上的细粒子炉法炭黑。无机填充剂以陶土、 硅酸钙为好。浅色制品配方需要配合紫外线遮蔽剂,可使用氧化铁红、酞青蓝、钛白粉等。 防老剂可采用耐热、耐屈挠防老剂(胺类防老剂)和抗臭氧防老剂(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并 用。常用的有防老剂 A、D、4010、4010NA 等,前二
金属钠是生产丁钠橡胶的重要原料。丁钠橡胶又称丁二烯橡胶,它是由丁二烯与金属钠催化聚合而成。金属钠又是生产多种试剂如过氧化钠、氰化钠、氢化钠和铵基化钠的原料。过氧化钠对解决高山和水下缺氧有独特作用,它能把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放出氧气,因此,能帮助深海潜水员、潜艇舱内人员可以在水下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金属钠传热系数极高,极端稳定,而且不聚合,不碳化,也不分解,因而钠及其合金常用作传热介质。飞机引擎内的钠冷阀中,就是用钠作为传热介质的。除上述良好性能外,它的沸点高,在高温下对一般金属无侵蚀性,同时中子吸收截面相当高,因而在原子能动力装置中,也用它作为传热介质。
国内的生产厂家主要是吉兰泰盐化集团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泰达制钠公司,吉兰泰盐化集团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约2亿元建成年产2.4万吨金属钠项目并已投产,其生产能力在亚洲位居第一,在世界可名列第三。泰达制钠公司金属钠生产能力为年产8000吨。作为金属钠的延伸产品--高纯度金属钠,是核工业生产原料。吉兰泰盐化集团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年产500吨的高纯度金属钠车间并已投产。
生产金属钠的主要方法是电解食盐。制钠的原料必须是经过加工的精制盐。为降低电解质的熔点,并改善电解质的物理性能,通常加氯化锶(或氯化钙)的两元电解质,或加氯化钡、氯化锶和氯化钙组成的四元电解质。
生产钠的一项重要设备是电解槽,槽里有单园柱形石墨阳极和多阳极、园筒形环状铸钢阳极和铁制隔膜等。用电解法生产金属钠,每生产1吨金属钠需耗盐2.8吨。电解槽内的温度高达数百度,电力消耗大,每生产1吨金属钠要耗电1.1~1.2万度,是耗能大户。由于中国电力不足,因此金属钠的生产还不能有太大的发展。
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通用橡胶用量较大,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胶产量的60%;其次是顺丁橡胶,占15%;此外还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钠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它们都属通用橡胶。
丁腈橡胶类型:
丁睛橡胶的丙烯腈含量在15-50%的范围.—般多以聚合物中结合丙烯腈多少来分类,可分为5个系列,即:极高—丙烯腈丁腈橡胶丙烯腈含量43%;上高—丙烯腈丁腈橡胶丙烯腈含量36-42%;中高—丙烯腈丁腈橡胶丙烯腈含量31-35%;中—丙烯腈丁腈橡胶丙烯腈含量25-30%;低丙—烯腈丁腈橡胶丙烯腈含量24%以下 。
高强度丁腈橡胶配方案例
一种高强度改性丁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丁腈橡胶55-65份,天然橡胶33-45份,异戊二烯橡胶30-33份,改性石墨烯20-25份,炭黑15-25份,陶土12-18份,氧化锌5-7份,乙烯基三氯硅烷3-5份,硫磺4.3-6.5份,促进剂M 1.8-2.3份、促进剂DM 2.2-2.6份,4,5-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EPS 3-6份,液体古马隆5-6份,防老剂800-B1.3-1.8份,防老剂BLE 1.5-2.1份,防焦剂CTP 1.8-2.2份,环保芳烃油TDAE5-6份,硬脂酰胺1.6-1.8份。
耐磨橡胶配方
高耐磨橡胶耐磨是指硫化橡胶抗表面磨损的性能,是橡胶的一项重要动态力学性能。轮胎的胎面及胶带外层,都要求具有高耐磨性能、耐磨性与硫化胶的强度成正比,与弹性的高低成正比,即与硫化胶的交联密度亦成正比顺丁一橡胶、J一苯橡胶及天然橡胶的耐磨性最好二胶料中加适量的高补强陕炭黑可显著提高耐磨性、高耐磨橡胶的配方原则是,,添加适量的高补强性炭黑,采用硫黄和促进剂的硫化体系,达到最高的交联密度.并添加足够的耐热耐氧化的防老剂。
超耐磨炭黑 橡胶用炭黑品种中粒径为11~19 nm。用于橡胶制品中时,其耐磨性能优于其它品种炭黑。主要由油炉法生产。但由于收率低,成本高,加之生热大、焦烧时间短、加工困难等,在橡胶制品中的用量较小。
上海复昕化工技术服务中心隶属于上海复昕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复昕化工技术服务中心作为一家由大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专业化工分析机构,坐落于复旦大学内,上海复昕化工技术服务中心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复旦大学化工分析中心社会检测服务部,后经复旦大学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改制,设立上海复昕化工技术服务中心,专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化工分析检测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复昕化工技术服务中心成为国内SAIC认证分析机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首家会员单位。
橡胶成分分析方法:气质联用(LC-MS)、分子量(GPC)、元素分析(ICP-MS)、离子色谱(IC)、液相色谱(LC)、红外光谱(IR、傅立叶)、核磁 共振波谱(NMR)、差式扫描热议(DSC/DTA)解析检测项目:橡胶,塑料,高分子材料成分及配比分析,配方还原及改进。
检测周期:10个工作日。
样品准备:100至500克(或毫升)不等,瓶装/袋装密闭封装
检测服务:成分分析,结构分析,配方检测,性能指标测试。
1940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三苯基甲烷一4,4’-三异氰酸酯可粘接金属与丁钠橡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到坦克履带上。20世纪50年代以后,Bayer公司开发了esmorhurs系列(二异氰 酸酯和多异氰酸酯)和esmophens系列(低分子量端羟基聚酯多元醇)。按一定量的esmbd和esmoplen可配制成:Polystal系 列商品(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
日本于1954年引进德国和美国技术,1960年生产聚氨酯材料,1966年开始生产聚氨酯胶黏剂,开发成功乙烯类聚氨酯水性胶黏剂,并于1981年投入工业化生产。日本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与生产十分活跃,并与美国、西欧一起成为聚氨酯生产、出口大国 。
中国于1956年研制并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列克纳胶),很快又生产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1966年聚氨酯胶黏剂投入生产,至今仍为中国聚氨酯胶黏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生产线和产品,其中需要大量进口的聚氨酯胶黏剂与其配套,因此,促进了国内研究单位加速聚氨酯胶黏剂的开发,特别是在1986年以后,中国聚氨酯工业 进入迅速发展时期,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下设“聚氨酯胶黏剂委员会”,该委员会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胶黏剂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