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电离层结构 | 表 示 | 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子温度 |
---|---|---|---|
重 要 | 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 | 距 离 | 地球表面约60~1000公里 |
正文
研究电离层结构主要是研究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分布。电子密度,也称电子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与各个高度上大气的成分、密度、太阳辐射通量等因素有关。
电离层分层结构 观测表明,电离层电子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在离地球表面约60~1000公里高度范围内,主要有 3层:D层、E层和F(F1与F2)层。大约在 300公里处电子密度达到最大值,再往上电子密度缓慢下降,在约1000公里处同磁层衔接。D 层 电离层的底部,电离度较低(包括多种原子离子团)的大气所构成的一层,约位于60~90公里的区域。在这一范围内,层状结构不如E层和F层明显,所以有时称之为E层的“缘”。在D层中,由于中性大气成分密度很大,电子和中性粒子之间的碰撞频繁,并与分子结合形成负离子,因此D层离子密度大于电子密度,这是D层的一个特点。
在D层区域,电离过程主要是太阳的氢赖曼α(Lα)谱线对NO的光电离,发生的高度在80公里左右。其次是1027~1118埃的太阳辐射对O2的电离。最低处 60公里左右是银河宇宙线和太阳X射线产生的N娚和O娚。D层电子密度在103厘米-3以下。在夜间电子大量消失,以致可以认为D层不复存在。
E层约在90~140公里的区域,其位置比较稳定。E层电子密度介于103~105厘米-3之间。在中纬度地区,E层电子密度峰值的高度通常位于110~120公里,而在低纬地区约低10公里。火箭探测表明,从这一高度到F层之间的区域,电子密度不像早期认为的那样存在着一个深的“谷”区。日落后,E层电子密度峰值下降到夜间值,典型数据为5×103厘米-3。
太阳紫外线(1000~1020埃)和软X射线(10~170埃)是E层光致电离的主要源,主要离子成分是O娚和NO 。由于E层的形成同多种波长的辐射有关,故其垂直结构比较复杂。
F层 在E层之上一直到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统称为F层,是电离层的主要区域。白天F层分为F1层和F2层,F2层处于F1层之上,夜间F1层消失。F1层和F2层在化学结构(离子成分)、热结构和受地磁场控制等方面各具特点。
①F1层 高度一般在140~200公里之间。电子密度为104~105厘米-3。它与F2层经常无明显分界而表现为F2层底部的一个“缘”。同E层一样,F1层电子密度分布也比较接近查普曼层。
F1层是被大气强烈吸收的那部分远紫外辐射所产生的。500~600埃的辐射在大约 160公里高度达到单位光学深度(见电离层的形成),因而200~910埃范围内的辐射可能都对F1层的电离有贡献。这些辐射产生离子O娚、N娚、O 、H媇和N 。由于随后的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以NO 和O娚为主。随着高度上升,主要离子成分由分子逐渐过渡为原子离子。
②F2层 F层主要是指F2层。它有明显的电子密度峰值,峰值高度约在300公里,峰值密度可达106厘米-3。在这一峰值高度以上,电子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缓慢减少。在1000公里处,电子密度约为105~104厘米-3; 而在2000~3000公里,电子密度约为103~102厘米-3。F2层电离源与F1层相同。主要离子成分为原子离子,有O 和N ,其中 O 是主要的。负离子和双电荷正离子很少,正离子密度与电子密度相等。
电离层不均匀结构 除了上述正规层次外,电离层区域还存在不均匀结构。它们是由电离层的不均匀体构成的,或由电离密度汇聚引起的,如Es层和扩展F。
Es层 即偶发E层。一种在时间上较常见、出现于E层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它有时是一片密集的不均匀体,有时是强电离的薄层电离区。中纬地区的薄层Es,厚度约为几百米至二公里左右,水平方向延伸一般为0.1~10公里,但也有扩展到数百公里的;高度大致在 110公里,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6厘米-3;底部的电子密度梯度大约为105~106厘米-3·公里-1。
扩展F 是一种发生在F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它在频高图(亦称电离图)上的表现如下:正常的F层描迹逐渐扩展,它是F层电子密度不均匀体对电波散射的结果,扩展F由此得名。在赤道区,这种不均匀体常沿地磁场方向拉长,并且分布在较宽的高度范围,从250公里直至1000公里以上。 电离层的热结构 电子温度、离子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称为电离层的热结构。由于光电子将动量传给电子比传给离子来得快;而离子将动量传给中性粒子又比电子要快,于是3种粒子温度常满足关系Te>Ti>Tn,其中Te为电子温度,Ti为离子温度,Tn为中性粒子温度(又称中性气体温度)。在120公里以下碰撞频率很大,3种温度接近相等。而在这一高度之上到200公里,地球向阳面的Te急剧上升,达到中性粒子温度的3倍。在200公里以上,电子温度同电子密度的高度分布关系极为密切,通常二者变化相反。离子温度在 350公里以下接近中性粒子温度;但在这一高度之上Ti开始增加,直到最后Ti=Te。在1000公里以上,这两种温度可能比中性粒子温度高几千开。在夜间由于光电离停止,3种气体温度趋向相等。
参考书目
H. Rishbeth and O.K. Garriott,Introduction to Ionospheric Physic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69.
赵九章等编著:《高空大气物理学》,上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65。2100433B
只要是发生材料、人工和机械的费用,都应该套定额计价。
你好:隔离层,如果没有聚乙烯薄膜子目,借用干铺油毡,换算为聚乙烯薄膜价格。
你好,电离辐射是由直接或间接电离粒子或二者混合组成的辐射。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即波长小于100nm的电磁辐射。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等离子体对大功率电波的欧姆耗散会使电子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电子密度和其他等离子体参数改变,实现电离层的地面人工变态.本文基于大功率无线电波与低电离层相互作用的自洽模型,分析了不同入射条件下电离层参数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电离层D区是电波的主要吸收区,并且其吸收强度随入射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当入射频率为6 MHz(有效入射功率为200 MW)时电子温度的最大增幅约为520 K,电子密度最大增幅为7300 cm~(-3)左右;电子温度达到饱和所需时间小于电子密度的饱和时间,前者具有μs量级,后者具有ms量级;停止加热后,电子温度和密度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恢复时间均小于各自的饱和时间,但量级相当;入射功率越高,电子温度和密度的增幅越大,并且饱和时间也越长,在相同入射条件下,夜晚的饱和时间要大于白天.
2009年7月22日上午发生的日全食是21世纪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跨越了中国北纬约30°的广大地区,为研究太阳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上海位于此次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为此,上海佘山站、乌鲁木齐南山站和日本鹿岛站开展了VLBI联合观测实验。与此同时,TEC测量还配合使用了GPS观测站。本文介绍了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验的背景、测量方案、观测实验详情和数据处理流程。根据相关处理结果,利用二维条纹搜索方法在上海-乌鲁木齐基线获得了优质干涉条纹,预示着VLBI测量取得成功。对单站GPS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日全食食甚时刻TEC值存在快速下降。此次观测实验预期将首次获得电离层TEC变化的VLBI实测结果,并开展VLBI与GPS测量结果的比较研究。
太阳辐射使部分中性分子和原子电离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它在大气中穿透越深,强度(产生电离的能力)越趋减弱,而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于是,在某一高度上出现电离的极大值。大气不同成分,如分子氧、原子氧和分子氮等,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们为不同波段的辐射所电离,形成各自的极值区,从而导致电离层的层状结构。电离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一般划分为D层、E层和F层,F层又分为F1层和F2层。最大电子密度约为10厘米,大约位于300千米高度附近。除正规层次外,电离层区域还存在不均匀结构,如偶发E层(Es)和扩展F。偶发E层较常见,是出现于E层区域的不均匀结构。厚度从几百米至一二千米,水平延伸一般为0.1~10千米,高度大约在110千米处,最大电子密度可达10厘米。扩展F是一种出现于F层的不均匀结构,在赤道地区,常沿地磁方向延伸,分布于250~1000千米或更高的电离层区域。
电离层分层结构只是电离层状态的理想描述,实际上电离层总是随纬度、经度呈现复杂的空间变化,并且具有昼夜、季节、年、太阳黑子周等变化。由于电离层各层的化学结构、热结构不同,各层的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及其变化不但是电离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精密定位、导航和电波科学中电离层修正的重要参数。它是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参量,有助于研究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 TEC是每平方米上从电离层底部(约90公里高度)的到电离层的顶部(大约1000公里高度)的电子数量总和。许多的TEC的测量是由GPS卫监测得到。目前,GPS的TEC监测已经被分布在很多国家的超过360个台站所实时监测。
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及其变化不但是电离层形态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精密定位、导航和电波科学中电离层修正的重要参数。它是描述电离层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参量,有助于研究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电离层的预报目前有Klobuchar模型、Bent模型、IRI模型、ICED模型、FAIM模型等,GPS是主要的测量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电离层预报是对未来时刻地面上空一定高度的网格点的电子含量预报。目前国际上通常是每两小时给出经度方向间隔5°、纬度方向间隔2.5°的电子含量,这样每两小时全球共有5184 (72×72)个网格点,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网格的TEC及GPS测量的硬件误差。
电离层不规则体是指漂浮在正常电离层结构中的各种尺度的电离“云块”或“波状”结构,又称电离层不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