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电价是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电量计费的电价。在发电上网电价中,指按发电企业上网电量计费的电价;在输、配电价中,指按实际输、配电量计费的电价;在销售电价中,指按用户所用电度数计费的电价。
农业用电比工业用电要便宜,工业用电收费比较复杂,农业用电也看农村的贫困度
信息价中的电价答:国家规定的都是按照民用电计算费用,但是实际缴纳的就要看施工地的规定了
应该是峰谷电价,也就是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时采用不同的电价;脱硫电价是指燃煤电厂安装了脱硫装置并能达到环保要求运行后,在正常电价基础上再加价的部分。
近年来,随着西藏区内规划水电站的相继投产,汛期已出现盈余电量,因此,从有利于西藏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全国能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等角度出发,宜通过青藏联网等通道将西藏中部电网汛期的盈余电量送出。按照青藏联网汛期不考虑外送和平枯期送入电量与汛期送出电量年内基本平衡为原则两种情况,对多布水电站有效电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按经营期不同的收益水平测算出了其相应的上网电价水平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世界各国采用的电价种类繁多,但基本的电价制度主要有4种形式:定额电价制、电量电价制(或称单一电价制)、分时电价制和两部电价制。定额电价制是最古老的电价制度,不按每月使用电量计费,而是以使用设备容量用电时间按月计价。电量电价制是根据电量计算电费,比定额电价制合理。分时电价从7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开始普遍使用,其特点是调控高峰期用电,鼓励低谷时间用电,以改善系统负荷特性。两部制电价制是将与容量对应的基本电价和与用电量对应的电量电价结合起来决定电价的制度。从电价成本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与容量成比例的固定费、与用电量成比例的可变费、与用户数成比例的用户费等3个成本要素。因此,用与容量成比例的固定基本电价和与用电量成比例的每月变动的电量电价来决定电费的方法,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成本构成的相对合理的电价制度。1981年,欧共体部长会议曾推荐说:在各种可能的收费办法中,两部电价制是对成本构成作了最好考虑的价格结构,应当普遍采用 。
在现货电能交易中,按照报价从低到高的顺序逐一成交电力,使成交的电力满足负荷需求的最后一个电能供应者的报价称为系统的“边际电价”。报价高于边际电价的发电机组的电力不能成交,竞价失败;报价低于边际电价的发电机组不按报价与电力市场结算现货电量,而按系统的边际电价结算。
发电侧电力市场在开始阶段拿出总电量的10%作为现货竞争电量,其余为期货电量。期货电量按合同电价结算,现货电量按日加权平均边际电价结算。在电力市场的模拟运行阶段只是按照各个发电厂的报价产生边际电价和出力计划,发电厂并不执行此出力计划,也不按照市场规则实际考核出力和结算电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和调整后,边际电价开始逐渐下滑,甚至用电负荷需求增大也不能改变边际电价的下滑趋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上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商品的市场供给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电力市场上,通过竞争产生的电价应该反映电能的市场供求关系。
电力市场交易的商品是电力。与其它商品的供求关系不同的是,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不是用电力的产量(即发电量)与销量(即售电量)的关系来表示的,这是因为电能无法储存,电力生产具有“即发即用,产销平衡”的特点。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应该用全网电力负荷需求与电网内可运行的发电机组的总容量之间的关系来表示。全网负荷反映了用电需求大小,运行的发电机组总容量就代表了电力生产能力。实际上,在1天当中,全网负荷需求低的谷段的边际电价确实是1天中最低的,负荷需求高的峰段的边际电价是1天中最高的。在1天中边际电价的这种变化是与供求关系基本一致的。因为,在1天中承担基荷和腰荷发电的机组总容量是不变的,只有不同时间的负荷需求是变化的。
在电力系统中,基荷发电机组是不允许频繁启停的,相邻几天的可运行的机组总容量(包括一定的备用容量)一般是相同的。因此,相邻几天的供求关系应该与这几天的全网负荷需求变化基本一致,边际电价的变化也应该与全网负荷需求相适应。如果全网负荷需求增大而总发电容量不变,则供求关系向需求增大的方向变化,边际电价也应该随之上升,而不应该降低 。
电价预测除具有与负荷预测一样的周期性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具备总体上的增长和上升趋势,而是处于不断的波动变化之中。一般来说,电价的波动除受燃料价格,竞价机组可用容量,水力发电量,用电需求弹性,输电阻塞等电力系统特有约束的影响外,还受到电力市场体制结构、社会经济形势,发电商实施市场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因此,电价预测相对负荷预测难度要大,一些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也就无法用来进行有效的电价预测,如用点对点倍比法、一元线性回归法进行电价预测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