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现象是一种物理上的现象,专指电流流过电路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
中文名称 | 电磁现象 | 所属学科 | 电磁学 |
---|---|---|---|
性 质 | 一种物理上的现象 | 定 义 | 电流流经电路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
在物理的宇宙观里面,只有四种作用力。
强度最弱的力是重力。
强度第二强的是电磁力,相对于重力是10的36次方。这个比较,是以在原子核中的质子间的作用力而言。
强度最强的力是原子核里面的强作用力(称为强相互作用)。原子核中有许多中子与质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很小,质子带正电会互相排斥,那么理论上原子核应该不存在,因为许多质子相互排斥而又在那么狭小的空间,原子核应该爆炸。可是事实上有一个力存在,而且这个力要比质子的排斥力更大,把质子聚在一起,这种力就称为强作用力。吸引质子聚在一起的强作用力,比质子的排斥力大一百倍。
强度倒数第二弱的力是原子核里面的弱作用力(称为弱相互作用),强度为重力的10的15到次方。
弱相互作用力与强相互作用力的范围,基本上只在原子核的范围里面才会有作用,距离比原子核大一些就失去作用力。生活中的尺度都是很大的,远比原子核大上许多,因此这两个力对于日常生活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一个电磁波就是带着电场与磁场在空间行进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东西在空间中跑,会携带影响到电荷的电磁与磁场,这就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空间中有振荡的现象,某处的磁场大一点,另一处的磁场小一点,或是说同一点有时磁场大,有时磁场小,这样的情形就称为振荡(振动)。任何一种振动都有一个频率,而电磁波所带的磁场的大小,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就使得这个世界产生各种奇妙的现象。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非常广,可以从很小到很大。例如:收音机的讯号属于频率比较低的电磁波,之所以可以听到远方的广播电台,传递讯息(新闻,音乐等),这些讯号都是由电磁波传递的,广播的电波大约为每秒钟振动一百万次。频率再高一些是微波,微波炉也是利用电磁波的特质,使食物中可以加热。频率再更高一些的电磁波是红外线,因为红外线电磁波的频率是人体容易吸收的,所以晒太阳时会感觉到热。频率再更高一些的电磁波且范围很小的是可见光,也就是眼睛可以看到的电磁波。太阳发出的各种电磁波,强度最强的就差不多是可见光的范围。
频率比可见光更高一些的是紫外线,之所以会被晒黑也是因为紫外线。玻璃可以阻绝很多紫外线。再更高一些的是X射线,可以穿透皮肤,但是无法穿透骨头,因此照X光片,可以作为医疗诊断。
▲连续发出短促B1B1声警告15秒后停机. * 使用的锅是否合适? &nb...
如果339供电脚对地击穿;或是内部开路,或是性能不良,不同的故障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可能开机就烧大功率管;又可能不检锅,有可能断续加热,如果怀疑339有故障,只有代换法才能确定。
对不检锅的电磁炉,我把常见的故障归为以下三类: 1、300V 滤波电容不良造成主电压过低而使同步电路检测到的电压不正常。 2、同步电路的大功率电阻变质或开路导致检测电路不正常。...
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 及监测系统构建 南京导纳能科技有限公司 修订日期: 2017年 2月 22日 联系电话: 韦(先生) 13813986638 1 引言 电力变压器中的“直流偏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直流磁势或直流磁通, 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电磁效应。 高压直流单极大地运行方式、 非线性负荷、太 阳磁暴等,均可能在交流变压器的中性点窜入直流电流,引发直流偏磁现象。 直流偏磁对变压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变压器磁回路偏磁饱和产生谐波电流 电压、引起噪声增大、振动加剧、严重时引起局部过热、紧固部件松动,破坏绝 缘,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及寿命。同时,易导致系统无功消耗增加,系统电压 严重降低,系统继电器误动作故障。 2 变压器直流偏磁现象示例 (1)天广直流输电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2000年 12月,在天广直流输电线路调试过程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主变压 器出现噪声增大的情况。 通过了解得知,天广直流
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发电机,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生活中的电磁炉也正是电磁感应的应用
电磁感应现象现象发现
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发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法拉第发现,铁环并不是必须的。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上述现象仍然发生,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 为了透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做 了许多实验。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并概括了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类型: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法拉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的坚强信念,支持着法拉第始终不渝地为从实验上证实磁向电的转化而探索不已。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为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被称为"电学之父"。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对其本质的深入研究所揭示的电、磁场之间的联系,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电磁感应现象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磁测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本质是闭合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而闭合电路中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