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电磁安防 | 全 称 | 电磁环境安全防护 |
---|---|---|---|
目 的 | 防止各种电磁场对通信的攻击 | 属 性 | 采取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
历 史 | 追溯到18世纪 | 对 象 | 人、电子信息设备 |
电磁安防的防护对象分别是人、电子信息设备及设备工作环境。
雷电与强电的防护:即高能电磁脉冲直击防护,对雷电和强电磁脉冲直接打击进行防护,是针对电子信息设备本身的防护;
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防护即电磁脉冲引起的高频谱冲击以及电磁环境干扰破坏电子设备进行防护同时降低或限制电磁设备本身对外产生的电磁干扰,是针对设备工作环境的防护;
电磁辐射以及电磁信息安全防护即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的自然电磁辐射及人为电磁辐射以及降低或限制电磁辐射引发电磁信息安全威胁进行的防护,是针对人以及人的行为的防护。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实际上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是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针对自然界自然活动产生的高能电磁脉冲及电磁干扰进行防护,主要特点是电磁脉冲冲击大、时间短、频谱跨度较大。
电磁脉冲攻击防护: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与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构成高能电磁脉冲防护,其防护对象主要针对高能电磁脉冲武器(E-BOMB),由于E-BOMB的技术保密性要求,各国针对此类电磁脉冲打击和防护标准的定义和判断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电磁脉冲攻击防护实际上就是针对E-BOMB的矛与盾的博弈。
民用电磁辐射防护:民用电磁辐射防护是针对人类生存环境中高辐射设备或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的防护。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电磁辐射威胁以及电磁污染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大到变电站、通讯基站小到微波炉、手机信号都纳入了民用电磁辐射防护的范围内。尽管就目前为止世界上并不存在具体的电磁辐射标准,但是就电磁辐射引发的电磁污染防护已经越来越普遍。
电磁信息安全防护:电磁信息安全防护是TEMPEST技术中针对电磁泄露信息的防护部分。信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产生电磁辐射而容易造成信息泄漏,从信息设备产生的电磁泄漏中获取信息已成为窃取秘密的一条新途径。我国不断出现的电磁信息泄露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关注,而电磁信息安全防护,就是通过电磁屏蔽技术针对电磁辐射信息进行的防护。
电涌 |
沿线路传送电流、电压或功率的存在时间特别短的瞬态波,其特性是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
过电压 |
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现象 |
接地 |
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或代替大地 的导电体)的电位,可以是地电流流入或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
等电位连接 |
将不同的电气装置、导电物体等,用接地导体或浪涌保护器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 |
残压 |
当冲击电流通过SPD时,在SPD端子间呈现的电压峰值 |
离子液体 |
全部由离子组成的液体,如高温下的KCI、KOH呈液体状态以及室温下的熔融盐等 |
常温熔射 |
以超声加速的固体颗粒的动能在撞击到镀件表面时转变为热能,从而完成冶金焊接的喷涂方法 |
高能电磁脉冲 |
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泛指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和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通常特指针对这种人为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 |
电磁安防 |
为防止各种电磁场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攻击、干扰及对电磁信息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而采取的抑制和防护措施 |
电磁兼容 |
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
电磁信息安全 |
在一定频段下,电磁波震荡引起的向周围发散的交变电磁信号,载波携带的信息波引起的信息外泄 |
雷电电磁脉冲(LEMP) |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
核电磁脉冲(NEMP) |
核爆炸时,除了产生光、热、辐射能以外,还会把电子从空气的分子中电离出来产生高强度的电磁干扰,这种干扰源叫核电磁脉冲 |
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 |
指当核爆炸高度在30公里以上时产生的电磁脉冲 |
高能微波电磁脉冲(HPM) |
高强度微波辐射所产生的电磁脉冲 |
电磁屏蔽 |
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
电磁泄漏 |
计算机或其外部设备在工作时通过电磁波将有用信息泄漏出去的过程称为电磁泄漏 |
EMI |
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的缩写,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产生干扰现象 |
电磁脉冲防护接口窗 |
针对移动设施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装置 |
人类电磁安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52年7月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著名的风筝实验及其后于1753年避雷针的公布揭开了人类对抗雷电的历史,也拉开了电磁安防的序幕。1873年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发表的科学名著《电磁理论》系统、全面、完美的阐述了电磁场理论,也将电磁安防的概念从原本的直击雷防护进而拓展到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1945年第一次核试验,核电磁脉冲踏上舞台,其后1962年美国高空核电磁脉冲实验以及同年的苏联核电磁脉冲实验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揭开了核电磁脉冲的神秘面纱,进而发展电磁脉冲武器(E-bomb),电磁脉冲攻击与雷电电磁脉冲共同纳入高能电磁脉冲范畴,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与电磁脉冲攻击防护构成了电磁安防主体。
20世纪60年代末,TEMPEST技术提出,其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也将微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和民用电磁辐射防护及电磁信息安全纳入电磁安防范畴,电磁安防正式成为覆盖军、民包含电磁脉冲攻击防护、民用电磁辐射防护及电磁信息安全的多元化行业。
在我国,电磁安防行业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末建立开始,直到本世纪初我国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标准的制定和实行才步入正轨,但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行业井喷式发展。
2004年12月21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电磁环境与安全防护技术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会。会议听取了信息产业部(现更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代表发起单位所做的仇报情况汇报,通过了电磁环境与安全防护技术工作委员会(TC9)的研究和各工作组的设置及分工。“电磁环境与安全防护技术工作委员会(TC9)”的研究范围为: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雷击与强电的防护;电磁辐射对人身安全与健康的影响以及电磁信息安全。三个工作组分别是:电信设备的电磁兼容工作组(WG1)、电信系统的雷击防护工作组(WG2)和电磁辐射与安全工作组(WG3)。 我国电磁安防行业正式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所谓的门磁/窗磁其实是门磁开关和窗磁开关的简称,由两部分组成:较小的部件为永磁体,内部有一块永久磁铁,用来产生恒定的磁场,较大的是门磁主体,它内部有一个常开型的干簧管,当永磁体和干簧管靠得很近时(小于...
1、读卡器:不要安装在金属物体上,两台读卡器之间的距离不要少于30厘米,最好通过控制器供电。如 果读卡器单独从外部供电,读卡器的电源请使用线性稳压电源(变压器),并且不能把直流的负极连接 到交流的接地...
家庭方面: 1家用电器多放置于角落,不要放置在活动广泛的区域,不要让小孩老人过多接触! &nb...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已经成熟,在我国,各大防雷企业部门都能够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设计并实现完整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一体化解决方案——雷电防护系统。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包含直击雷防护、接地保护、等电位连接、电磁屏蔽以及过电压保护五大部分。
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与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的主体思想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抑制、疏导、泄放入地的过程,但是根据高能电磁脉冲尤其是核高能电磁脉冲释放速度快、频谱跨度大的特点,需要以快速反映介质(纳秒级),配合屏蔽体快速钳制降低电磁能量层级,再通过接地系统泄放入大地。
最常用的高能电磁脉冲武器防护技术是接口窗技术、屏蔽设备等。
电磁辐射品种繁多,但其主要技术却大体相同,都是以高导物质构筑屏蔽层隔断或降低电磁辐射强度。主要的电磁屏蔽层分别是金属屏蔽层和多离子屏蔽层。
市场上出现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主要以小型屏蔽膜、屏蔽衣以及屏蔽涂料为主。
电磁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主要是电磁能量屏蔽技术,是以高复合型屏蔽材料或物质,通过无缝式连接技术完全隔绝屏蔽体内电子设备运作时所产生的电磁信息泄露。
电磁信息安全的主要防护技术为:TEMPEST技术中的防护部分,其主要包含射频电磁屏蔽技术、信号入口防护、壳体新型覆盖材料技术、一体化等电位连接技术等。
上海元冬阀门有限公司 电磁阀使用说明书 电磁阀采用电信号 ,可进行自动或远程控制工作。介质管路通断的自动化元件具有启闭迅速 , 性能稳定 ,使用方便等优点。 (1)电源规格 A、适用电压 AC 24V 36V 110V 220V 380V DC 12V 24V 36V B、环境温度: -10℃~ +50℃ 线圈允许温度: 90℃ C、各型号工作介质温度压差要求: 适用介质 介质温度 工作压差 (1) 2W 型 水、气、油 -5~80℃ 0~1Mpa (2) 2A 型 循环清水 0~40℃ 0~0.6 Mpa (3) 2T 型 煤气、甲烷、瓦斯、天然气 -5~60℃ 0~0.6 Mpa (4) ZCT 型 水、气、油 -5~150℃ 0.02~1 Mpa (5) 2L 型 水、气、油、蒸汽 -5~180℃ 0.05~1.6 Mpa (6) ZQDF 型 水、气、油、蒸汽 -5~
黄铜中温电磁阀 黄铜中温电磁阀 |黄铜中温电磁阀专业生产 |厂价批发黄铜中温电磁阀
1.非红外枪式模拟安防摄像机
2.非红外半球模拟安防摄像机
3.红外枪式模拟安防摄像机
4.红外半球模拟安防摄像机
5.模拟针孔安防摄像机
6.模拟特殊安防摄像机
7.非红外模拟球型摄像机
8.红外模拟球型摄像机
9.非红外枪式IP安防摄像机
10非红外半球IP安防摄像机
11.红外枪式IP安防摄像机
12.红外半球IP安防摄像机
13.IP针孔安防摄像机
14.IP特殊安防摄像机
15.非红外IP球型摄像机
16.红外IP球型摄像机
17.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18.工控式硬盘录像机
19.DVS
20.解码器
21.镜头
22.监视器
23.NVR(网络硬盘录像机)
24.解码上墙
1.入侵探测器: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2.防盗报警控制器:含有线、无线防盗报警控制,传输、显示、存储等设备。
3.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含车辆防盗报警设备和车辆反劫防盗报警联网系统。
4.电子围栏:是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5.现场报警器:声光警报器是一种安装在现场的声光报警设备,当现场发生火灾或者突发情况时并确认后,安装在现场的声光警报器可由消防控制中心的报警控制器启动,发出强烈的声光报警信号,以达到提醒现场人员注意的目的。
照车牌系列摄像机。
车站、码头监控产品。
验钞机系列产品。
1.防盗安全门:含防盗安全门、楼寓电控防盗门、金库门。
2.楼寓对讲系统:含各类可视、非可视楼寓对讲设备和系统。
3.防盗保险柜:含防盗保险柜、防盗保险箱、便携式防盗保险箱。
4.机械防盗锁:含用于防盗安全门、金库门、防盗保险箱(柜)、机动车防盗的专用锁。
5.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设备:含目标识别、信息处理、控制、执行的设备和系统。这一类产品主要指系统产品,除电子类密码锁外其它单一产品如IC卡、指纹锁暂不列入。
1.消防器材产品:烟雾感应器 温度感应报警器
2.防煤气中毒产品:煤气探测器 电磁阀
1.排爆设备类各种危险物、爆炸物识别,处理,销毁类。如防爆罐、排爆服、便携式爆炸物水切割销毁系统等。
防静电产品、救生器材、运动护具产品
工厂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中的生产和加工等简单的部门叠加,而是包含了行政、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接待处、办公室、餐厅、后勤处、停车场等多个场所的综合区域。
从工程的角度考虑,企业工厂的安防系统设计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企业工厂一般规模比较大,安防的子系统比较多,所以需要一个大的兼容性强的集成平台来管理所有子系统;企业工厂监控范围广,保护对象较多,安防系统规模较大,并且企业工厂的安防系统比一般的项目更加复杂,通常需要集成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子消费系统等,而普通项目一般只需要前三者;企业工厂的安防一般要求分步控制,集中管理,它的扩展性要求比较高。
企业工厂的安防应用系统都是一些综合性的系统或解决方案,其安防产品主要涵盖CCTV视频监控、门禁、报警、周界、停车场、电子消费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集成将是安防系统的重要趋势。
小明评测智能家居网讯:2018年是AI+安防企业正式落地应用的第一年,具备深度学习算法或AI产品开始在政府国安得到小范围运用,包括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随着未来技术的成熟,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在原有安防场景里,AI+安防产品大规模运用最多只有5年左右时间,这些年弯道超车的AI初创企业,以及积极拥抱AI新技术的传统安防企业的行业格局变化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引擎点燃安防大市场
这一年安防产业无论是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还是产业发展大逻辑,都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海量视频数据、以及传统录像摘要分析的低效,已经不能适应如今安防管理的需求,需求升级换代催生了基于AI 的智能安防产品。安防行业是天然的数据源,具有特征性的场景数据集的获得,是AI 真正落地应用的关键。另一方面,国家对平安城市的重视、安防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需求的提升,都使得安防产业市场集中度在提升,也利好龙头厂商。
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6200亿,同比增长16.98%。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会释放原来未被满足的大量市场需求,更会带来更多、更丰富的新应用需求场景,市场规模将得到极大的放量。预计到2022年,人工智能安防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50%左右,进而再度拓宽安防市场空间。
典型如人脸识别技术,其应用将给一卡通和门禁产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巨变,原来的门禁和一卡通主要依靠RFID技术,存在易遗失、易伪造、需要单独制作等弊端,这些恰恰是人脸识别的技术优势。因此人脸识别将大规模替代原来的RFID技术,原有的系统需要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从而带来很大的市场空间。
人工智能催化剂加快安防变革进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了各行各业热议的一个话题,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大多数行业进行了变革。这其中,凭借着机器视觉、生物识别等方面在落地应用上的优势,安防行业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较为快速的行业。借助着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安防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发展。目前整个行业已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的服务为中心;大力挖掘每个细分客户群的需求和应用拓展,将是未来安防价值创新所在。随着各路劲旅跨界的涉足,民用安防领域的技术融合加剧,跨界应用蓬勃发展,既往相对封闭的市场格局将被改变,安防的应用将深入到更多领域。
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往往在技术变革的关键时期下,行业格局便会被打破,出现新的行业引领者。尤其在电子产业中,创新是根本,正是这样的氛围下,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这样持续不断的创新项目下,拥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不管是技术还是性价比上都大大领先行业其他竞争者。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便能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在安防行业中,琳琅满目的产品及不分伯仲的性能已经很难在产品本身上去一较高下,谁能在服务、方案、后期保障上给用户更加满意的体验将越来越成为竞争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语
目前无论是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安防智能化的发展,其水平仍然存在起步的阶段,人工智能是安防领域的未来,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障碍和困难需要跨越和克服,但总体趋势是乐观的,只有具备自主、个性化、不断进化完善的人工智能大脑,才能解决安防领域日益增加的需求,成为广大用户的专家和助手,提升整个安防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安防产业的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