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电荷耦合检测器 | 外文名 | charge coupled detector |
---|---|---|---|
所属学科 | 化学 | 公布时间 | 2016年 |
《化学名词》第二版。
检测单元由P型掺杂硅半导体衬底、绝缘层与其上面的金属电极按一定规律排列为线型或面型阵列的一种固体多道光学检测器件。
电路中电荷量q=It,I为电流,单位A,t为通电时间,单位s电容器中电荷量Q=CU,C为电容,单位法拉F,U为两极板间电压,单位V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
电荷量公式:Q=It(其中I是电流,单位A ,t是时间,单位s)Q=ne(其中n为整数,e指元电荷,e=1.6021892×10^-19库仑)Q=CU (其中C指电容,U指电压)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量...
电流互感器。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27702.htm
五、电荷放大器 电荷放大器主要由一个高增益反向电压放大器和电容负反馈组成。输入端的 MOSFET 或 J-FET 提供高绝缘性能,确保极低的电流泄露。 电荷放大器将压电传感器产生的电荷转换为成比例的电压, 用来作为监测和控制过程的 输入量。电荷放大器主要由一个具有高开环增益和电容负反馈的 MOSFET( 半导体场效应晶 体管 )或 JFET(面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的反向电压放大器组成, 因此它的输入产生高绝缘阻抗, 会引起少量电流泄漏。忽略 Rt 和 Ri,输出端电压为: )( 1 1 1 crt r r o CCC AC C Q U 对于足够高的开环增益,系数 1/AC 接近于零。因此可以忽略电缆和传感器的电容,输 出电压仅由输入端电压和量程电容决定。 r o C QU 电荷放大器可看成是电荷积分器, 它总是在量程电容两端以大小相等, 极向相反的电荷 补偿传感器产生的电荷。 量程电容两端
可求出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电荷注入检测器charge-izijccti}n detector;L:fl)一神尤 学多道检测器。和电荷藕合检测器一样,也是一种电荷转移 器件:但它的灵敏度比电荷祸合检测器高一个数星级,更适 合于弱光的检测,在紫外区仍有良好的量子效率
定义
电荷注入检测器charge-izijccti}n detector;L:fl)一神尤 学多道检测器。和电荷藕合检测器一样,也是一种电荷转移 器件:但它的灵敏度比电荷祸合检测器高一个数星级,更适 合于弱光的检测,在紫外区仍有良好的量子效率 2100433B
电荷耦合器件简介
电荷耦合器件(CCD),是由时钟脉冲电压来产生和控制半导体势阱的变化,实现存储和传递电荷信息的固态电子器件。
实际上电荷耦合器件 (CCD)是一种用电荷量来表示不同状态的动态移位寄存器。
电荷耦合器件由间隔极小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阵列和适当的输入、输出电路构成,常见的结构有表面沟道、体沟道和蠕动型等。电荷耦合器件主要应用于固态成像、信号处理和大容量存储器三个方面。在遥感、雷达、通信、电子计算机、电视摄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W.S.博伊尔和G.E.史密斯在探索磁泡器件的电模拟过程中,产生了电荷耦合器件的原理设想,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他们提出,紧密排列在半导体绝缘表面上的电容器,可用来储存和转移电荷。初期的CCD存储和转移信号电荷的势阱都位于硅-二氧化硅界面处,即所谓表面沟道CCD。1972年D.康首先设想了多数载流子CCD形式,在此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体沟道CCD和“蠕动”型CCD的新结构,有效地改善了CCD的性能。1973年美国仙童公司制成CCD摄像传感器,CCD遂从实验室进入工业生产的实用阶段。
CCD的雏形是在N型或 P型硅衬底上生长一层二氧化硅薄层,再在二氧化硅层上淀积并光刻腐蚀出金属电极,这些规则排列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容器阵列和适当的输入、输出电路就构成基本的 CCD移位寄存器。对金属栅电极施加时钟脉冲,在对应栅电极下的半导体内就形成可储存少数载流子的势阱。可用光注入或电注入的方法将信号电荷输入势阱。然后周期性地改变时钟脉冲的相位和幅度,势阱深度则随时间相应地变化,从而使注入的信号电荷在半导体内作定向传输。CCD 输出是通过反相偏置PN结收集电荷,然后放大、复位,以离散信号输出。
电荷转移效率是CCD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用每次转移时被转移的电荷量和总电荷量的百分比表示。转移效率限制了CCD的最大转移级数。
体沟道CCD的电荷转移机理和表面沟道CCD略有不同。体沟道CCD又称为埋沟CCD。所谓体沟道即用来存储和转移信号电荷的沟道是在离开半导体表面有一定距离的体内形成。体沟道 CCD的时钟频率可高达几百兆赫,而通常的表面沟道CCD只几兆赫。
固体成像、信号处理和大容量存储器是 CCD的三大主要用途。各种线阵、面阵像感器已成功地用于天文、遥感、传真、卡片阅读、光测试和电视摄像等领域,微光CCD和红外CCD在航遥空感、热成像等军事应用中显示出很大的作用。CCD 信号处理兼有数字和模拟两种信号处理技术的长处,在中等精度的雷达和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CCD还可用作大容量串行存储器,其存取时间、系统容量和制造成本都介于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磁鼓存储器之间。
中国于1975年研制出32位 CCD移位寄存器。中国的CCD研制工作主要集中于 CCD成像和信号处理。CCD摄像器在航空摄像、遥控、工业自动化等部门已获应用。CCD模拟延迟线和抽头延迟线在雷达和通信设备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