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电工基础(中职) | 作 者 | 薛鉴章 [1] |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0620701 [1] |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
1.1 电流 1
1.1.1 电流的形成 1
1.1.2 电流的类型 2
1.1.3 电流的大小 3
1.1.4 电流的方向 3
1.2 电动势、电压和电位 4
1.2.1 电动势 4
1.2.2 电压 5
1.2.3 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 6
1.2.4 电压的方向 6
1.2.5 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 7
1.2.6 电位 8
1.3 电路 9
1.3.1 电路的组成 9
1.3.2 电路的状态 10
1.3.3 电路图 10
1.4 电阻和欧姆定律 11
1.4.1 电阻 11
1.4.2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2
1.4.3 电阻元件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4
1.4.4 电阻的伏安特性 15
1.4.5 全电路欧姆定律 15
1.4.6 端电压 17
1.4.7 电位的计算 17
1.5 电能和电功率 18
1.5.1 电能(电功) 18
1.5.2 电功率 19
1.5.3 电流的热效应 19
1.5.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20
本章小结 20
习题 21
实验一 直流电流、电压的测量 23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 26
2.1 电阻的串联 26
2.1.1 二端网络和等效变换 26
2.1.2 电阻串联电路 27
2.1.3 分压原理的应用——电压表扩大量程 29
2.2 电阻的并联 32
2.2.1 电阻并联电路 32
2.2.2 并联电阻的应用——电流表扩大量程 36
2.3 电阻的混联 37
2.3.1 逐步化简法 37
2.3.2 等电位法 38
2.4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39
2.4.1 表头 39
2.4.2 直流电压的测量 39
2.4.3 交流电压的测量 40
2.4.4 直流电流的测量 40
2.4.5 电阻的测量 40
2.5 电阻的测量 41
2.5.1 惠斯通电桥法 41
2.5.2 伏安法 42
2.5.3 万用表法 43
本章小结 43
习题 43
实验二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46
实验三 模拟万用表的使用练习 47
实验四 电压和电位的测定 50
第3章 复杂直流电路 52
3.1 基尔霍夫定律 52
3.1.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 53
3.1.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54
3.1.3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56
3.2 叠加定理 57
3.3 戴维宁定理 59
3.4 电池的连接 63
3.4.1 电池的串联 64
3.4.2 电池的并联 64
3.4.3 电池的混联 65
3.5 电压源和电流源 65
3.5.1 电压源 65
3.5.2 电流源 66
3.5.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66
本章小结 69
习题 70
实验五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74
实验六 验证叠加定理 75
实验七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 77
第4章 电容和电感 79
4.1 电场的基本知识 79
4.1.1 电荷 79
4.1.2 电场强度 79
4.1.3 描述电场的图形——电场线与等势面 80
4.2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81
4.2.1 电容器 81
4.2.2 电容 81
4.2.3 平行电容器 81
4.2.4 电容器的符号 83
4.3 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83
4.3.1 电容器的充电 83
4.3.2 电容器的放电 84
4.3.3 电容器质量的判别 85
4.4 电容器的连接 85
4.4.1 电容器的串联 85
4.4.2 电容器的并联 87
4.4.3 电容器的混联 88
4.5 电容器的电场能量 89
4.6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90
4.6.1 磁场 90
4.6.2 磁场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90
4.7 电磁感应定律 91
4.8 自感现象和电感元件 93
4.8.1 自感现象 93
4.8.2 自感系数 94
4.8.3 线圈电感的计算 94
4.8.4 自感电动势 95
4.8.5 磁场能 95
本章小结 96
习题 97
第5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00
5.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00
5.1.1 交流电的参考方向 100
5.1.2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101
5.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特征和三要素 102
5.2.1 最大值 103
5.2.2 频率与周期 103
5.2.3 相位和初相 105
5.3 复数的相关知识 108
5.3.1 复数的实部、虚部和模 108
5.3.2 复数的表达方式 109
5.3.3 复数的四则运算 110
5.4 正弦量的表示法 110
5.5 纯电阻电路 113
5.5.1 电阻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14
5.5.2 电阻元件的功率 115
5.6 纯电感电路 116
5.6.1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16
5.6.2 电感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表达式 117
5.6.3 电感元件的功率 118
5.6.4 电感元件中储存的磁场能量 119
5.7 纯电容电路 120
5.7.1 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20
5.7.2 电容元件电压和电流的相量表达式 121
5.7.3 电容元件的功率 121
5.7.4 电容元件中储存的电场能量 122
5.8 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 123
5.9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 125
5.9.1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125
5.9.2 电路的三种性质 125
5.9.3 电路的功率 126
5.10 RLC串联电路的特例 128
5.10.1 RL串联电路 128
5.10.2 RC串联电路 129
* 5.11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并联电路 132
5.11.1 端电压和总电流的关系 133
5.11.2 并联电路的功率 134
5.12 功率因数的提高 135
5.1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35
5.1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35
* 5.13 正弦交流电路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138
本章小结 140
习题 141
实验八 测量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 146
实验九 日光灯电路 147
第6章 三相交流电路 149
6.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149
6.2 三相电源的连接 151
6.3 三相负载的连接 152
6.3.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53
6.3.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155
6.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57
6.5 安全用电 159
本章小结 160
习题 161
实验十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63
实验十一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165
第7章 谐振电路 167
7.1 串联谐振电路 167
7.1.1 谐振条件 168
7.1.2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征 168
7.2 并联谐振电路 170
7.2.1 谐振条件 170
7.2.2 并联谐振电路的特征 172
7.3 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及选择性 173
7.3.1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173
*7.3.2 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174
本章小结 175
习题 176
实验十二 RLC串联谐振电路 177
第8章 磁路与变压器 179
8.1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179
8.1.1 物质的磁化 179
8.1.2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曲线 180
8.1.3 磁滞回线 180
8.2 磁路和磁路欧姆定律 181
8.2.1 磁路 181
8.2.2 磁路的欧姆定律 181
8.2.3 全电流定律 182
8.3 互感现象 183
8.4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和串联 185
8.4.1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185
8.4.2 互感线圈的串联 186
8.5 变压器的构造 187
8.6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88
8.6.1 变换交流电压 189
8.6.2 变换交流电流 190
8.6.3 变换交流阻抗 190
8.6.4 变压器的外特性 191
8.7 变压器的功率和效率 192
8.8 常用变压器 193
8.9 变压器的额定值和检验 195
本章小结 196
习题 197
参考文献 199 2100433B
本书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为主线,分别讲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阻电路、复杂直流电阻电路、电容和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谐振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等内容。各章均配有精选的例题和习题。
可以手机下载考得过软件,里面有电工初级、中级、高级视频。初级、中级都是免费的。非常方便。
你看试题没用的,全套试题有很多,现在考试都是上网随机抽试题,最好是先去报名参加培训,他会给你全套的试题
主要是要懂得基本的家庭电路,学起来轻松一点。图纸你刚看可能会头疼,但你去慢慢接触它,就会发现很简单。 水电安装基础知识大全整理版1、施工前一定要有电气(强电、弱电)、给排水设计施工图。2、严禁将导线无...
一 .电工基础知识 1. 直流电路 电路 电路的定义 : 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 电路的组成 :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 : 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 : 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 负载 : 所有电器 电源 :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1.1 电流的形成 :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 向运动就形成电流 . 1.2.1.2 电流具备的条件 : 一是有电位差 ,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 . 1.2.1.3 电流强度 :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 ,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 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计算公式为 t Q I 其中 Q 为电荷量 (库仑 ); t 为时间 (秒 /s); I 为电流强度 1.2.1.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 .常用单位有 : 千安 (KA)、安 (A)、毫 安(mA) 、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要让教师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要想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内容介绍
《种植基础(中职)》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农业部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耕作制度、植物生长发育、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遗传与良种繁育、植物病虫害、植物创新种植方式、农产品贮藏与保鲜技术七章,每章首先通过“情境引言”把学生引入新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两个板块明确了本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要点,在每章的最后,还安排了“活动与体验”和“拓展与探索”两个板块,既利于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本教材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种植专业(含园艺、植保专业)公共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种植专业、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机构教学参考教材。
2100433B
6月24日-27日,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在天津隆重举行。大赛分为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算量、楼宇智能化共3个赛项,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37个代表队的408名选手经过校赛,市赛,省赛层层选拔,最终来到天津参加国赛。
从开设建筑工程算量赛项开始,鲁班软件就一直是大赛指定比赛软件。本次大赛分成手算和电算两部分,手算试卷为1131平米的框架结构办公楼,所有选手都要在规定5个小时内手工完成清单列项和计算等工作。电算试卷为4012平米的框架结构综合楼,选手可以任意选择市场上最普及的鲁班和广联达两种软件之一,在3个小时内完成同一套试题,本次建筑工程算量分项比赛35个代表队的104名选手中,超过55名选手和22个地区的代表队选择使用鲁班软件参赛。虽然电算题量很大,从识图到完成工程仅有3个小时,不少鲁班软件的选手依然轻松完成工程并提前交卷。
本次大赛阅卷评分环节设计非常严谨,大赛答案是专家和软件厂商各派3人和选手同时开始做题,并核对出标准答案。鲁班专家比另外一家提前一个多小时完成结果!然后2位专家和两家软件厂商专家同时阅卷打分,最终来自陕西和浙江的鲁班选手获得了全场电算比赛的最高分95分,让大赛的阅卷专家也赞叹不已,如此短时间完成工程质量和标准答案误差率控制在1%之内,算量水平已经超过了社会上工作3-5年的工程人员。
大赛总计11块金牌中,使用鲁班软件的选手获得了7块,分布在5个区域,广联达选手获得了4块金牌,分布在2个区域。
由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天津市教委主办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举行,定位于工程量计算专家的鲁班软件被指定为比赛用软件之一。本次比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首次设立的分项赛事,也是近年来面向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技能比赛。全国共有2千余所中职院校开设了土建类专业,有在校生42万余名。经过选拔和推荐,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4个计划单列市组队报名,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近500人,参赛人数位居各分项赛事前列。
比赛期间,各主办单位通力合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及相关职业院校积极参与,通过工程测量、工程算量2个竞赛项目的激烈角逐,一批知识扎实、技能精湛、学有所长的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展现出中职院校学生昂扬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艺水平。其中企业支持单位鲁班软件为支持办好此次大赛,组建了专门项目组支持大赛组委会工作,全程参与师资学生专业培训和软件培训。比赛规则制定和命题工作,鲁班软件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业精神受到大赛组委会高度赞赏。参与选手和老师对十年研发积累和10余万用户的鲁班算量软件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提高中职院校教学水平和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实战能力提供强有力工具。
本次大赛成功举办,极大的推动了建筑工程电算进程,至少让全国工程量计算电算革命的进程向前推进了1-2年的时间,从校赛到市赛,从市赛到省赛,从省赛到国赛,一大批掌握了现代化电算技术的老师和选手被培养出来。大赛公平公正,各个环节制度设计严格,参与的专家,裁判认真负责,承办的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举全院之力,为大赛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2100433B
本次比赛是近年来面向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技能比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会主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国土资源学校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