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土-基结构的地震波响应分析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章梓茂 | 依托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 |
本项目将采用承受静围压的摩擦接触模型,以深埋地基及地下埋藏隧道为背景,考虑强地震波引起的界面局部分离和滑移,研究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土-基结构界面在地震波作用下界面的应力分布、摩擦特性及滑动引起能量耗散等动力响应的若干基本问题。其研究成果在土木工程领域,尤其在市政建设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2100433B
批准号 |
59878004 |
项目名称 |
单侧摩擦接触约束土-基结构的地震波响应分析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7 |
项目负责人 |
章梓茂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9-01-01 至 2001-12-31 |
支持经费 |
11(万元) |
由于地震或人工爆破产生的弹性振动在地球内部以一种波的振动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波就叫作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和横波能否通过介质及其传播速度的不同,反映了地球内部不同的物质的性质和密度。通过对...
说的不全面,定额是要综合考虑的 在套用挖土方的同时要综合考虑
放在工程文件目录下即可
为获取软土场地的基岩地震波时程,该文利用波动法和等效线性化技术,通过自编地震波反演程序,以上海某软土场地为例,反演求得了六条基岩处的地震波时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某地铁车站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程序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分析模型,选取El-Centro地震波的反演基岩波作为输入,对软土场地中的地下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的软土场地地震波反演计算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基岩地震波时程;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地面地震波峰值与基岩地震波峰值的比值有较大差异;与地上结构相比,地下结构虽然其水平位移反应值较大,但结构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水平向相对位移并不大。
为获取软土场地的基岩地震波时程,该文利用波动法和等效线性化技术,通过自编地震波反演程序,以上海某软土场地为例,反演求得了六条基岩处的地震波时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某地铁车站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程序建立土一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分析模型,选取E1.Centro地震波的反演基岩波作为输入,对软土场地中的地下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的软土场地地震波反演计算可获得较高精度的基岩地震波时程;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地面地震波峰值与基岩地震波峰值的比值有较大差异:与地上结构相比,地下结构虽然其水平位移反应值较大,但结构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水平向相对位移并不大。
约束混凝土结构可以全面应用在有箍筋的构件中,如梁、柱、节点、剪力墙和筒体等构件中,因此其适用范围很广,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全部可以变使用普通箍筋为密配的约束箍筋。使用连续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结构性能更好。
连续复合螺旋箍的特点在于:取消或减少单独箍筋末端135°弯钩,解决了箍筋在地震时易崩开失效的问题;对混凝土的约束效果很好,接近于圆形箍筋的约束作用,其约束效果甚至比方形钢管都好。
连续复合螺旋箍可以机械生产,提高效率,节省钢材。工程中也可以使用单片连续箍。
螺旋箍宜使用机械自动成型。亦可以手工成形。机械加工时边长精度不大于±3mm,弯曲精度±0.5度。手工加工箍筋边长尺寸的精度不大于±3mm。在同一批制作的螺旋箍筋中,检查抽样不少于10%且不少于三件。 一,螺旋箍的构造 1 梁内螺旋箍的末端宜设置在柱边,柱内螺旋箍的末端宜设置在梁边,节点内螺旋箍末端宜设置在梁上边下排钢筋下面和梁下边钢筋的上面。 梁或柱分段配置螺旋箍时,螺旋箍末端在分段处,宜满足大于一圈的搭接长度。 2 螺旋箍搭接截面,宜在塑性铰区外部。 3 梁柱端螺旋箍,宜有一圈重叠,将末端135o弯钩绕过纵向钢筋锚固在混凝土内。 二, 螺旋箍筋柱的绑扎顺序:将成捆的螺旋箍筋套入主筋→接长主筋(主筋接头离地面1.2m~1.8m)→箍筋松捆→将螺旋箍筋末端拉到柱顶(或梁底)→绑扎柱四角箍筋与纵筋→质量检查与验收。 1 当柱高度较大时,可进行分段加工、分段套装; 2 为套箍方便,宜在主筋接头处作为一个分段点。 三, 螺旋箍筋梁及梁、柱节点的绑扎顺序: 1 将成捆的螺旋箍筋放在梁的跨中,同时将梁、柱节点螺旋箍筋临时固定在柱主筋上→穿入梁上下层纵筋→将梁上下层纵筋垫起→松开梁上箍筋捆绑并将箍筋两端头拉至柱边→绑扎→松开梁、柱节点螺旋箍筋并将其固定在梁下面的钢筋上→绑扎梁、柱节点箍筋→质量验收。 2 绑扎梁箍筋时,螺旋箍筋四角应绑牢,其它点可间隔绑扎。 |
luji dangtu jiegou
路基挡土结构
retaining structure
挡土墙与土相接触的面称为墙背,另一侧称为墙面。墙背最低点称为墙踵,墙面最低点称为墙趾
桩基技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工业化发展的巨大影响,桩型和施工工艺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桩基设计和施工领域出现了许多崭新的概念,例如疏桩理论、桩基逆作法、热加固成桩等,桩与其他基础形式或工艺联合使用, 使桩基础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更加广泛。桩基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实中许多工程结构由于设计阶段没有很好的考虑负摩擦力,造成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负摩擦力给桩增加附加荷载引起基础沉降而产生裂缝等工程问题时 有发生。鉴于负摩擦力对工程实践的重要性,负摩擦力己经成为基础工程界的一个技术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