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模板举例
例1
混凝土浇筑高度为7.7m
1 支架设计时为了满足实用性,满足不同的浇筑高度可分为多节用螺栓连接成整体三角支架。
如图支架分为4节,分别为梯形支架、三角支架、加高节。
2 埋件系统固定支架使用。采取的方式多种,本方案采用地脚螺栓固定。
一、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位新浇筑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通过理论和实践,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5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所以t=200/(20+15)=5.71
T------混凝土的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1.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7.7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取1
=0.22Х25Х5.71Х1.1Х1.15Х1.51/2
=48.7kN/m2
=25x7.7=192.5kN/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48.7kN/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kN/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折减系数为0.85)
q=48.7Х1.2Х0.85+4Х1.4=55.3kN/m2
单侧支架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取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为7.7m,侧压力取为F=48.7KN/m2,有效压头高度h=1.95m。(见下图)
二、支架受力计算
单侧支架按间距650mm布置。
1、分析支架受力情况:取o点的力矩为0,则:
3.36xR=F1x(1.95/3+5.75)+F2x(5.75/2)
R=243.61KN
其中:
F1=0.5X1.95X0.65X55.3=35.05KN
F2=1.0X5.75X0.65X55.3=206.68N
2、支架侧面的合力为:F合=F1+F2=241.73KN
根据力的矢量图得F合和R的合力为:(见下图)
(F总)2=(F合)2+(R)2=241.732+243.612
F总=343.19KN
与地面角度为:α=44°
由F总分解成两个互为垂直的力,其中一个与地面成45度,大小为:T45°=343.14KN
T45°共有6.5/2.5个埋件承担,
其中单个埋件最大拉力为:F=T45°/(6.5/2.5)=131.98KN
三、埋件强度验算
预埋件为Ⅲ级螺纹钢d=25mm,埋件有效截面积为:A=3.14×12.52=490mm2
轴心受拉应力强度:σ=F/A=131.98×103/490
=269.35MPa<f=360MPa符合要求
四、埋件锚固强度验算
对于弯钩螺栓,其锚固强度的计算,只考虑埋入砼的螺栓表面与砼的粘结力,不考虑螺栓端部的弯钩在砼基础内的锚固作用。
锚固强度:F锚=πdhτb=3.14x25x550x3.5
=151.1kN>F=131.98KN符合要求
其中:
F锚-锚固力,作用于地脚螺栓上的轴向拔出力(N)
d-地脚螺栓直径(mm)
h-地脚螺栓在砼基础内的锚固深度(mm)
τb-砼与地脚螺栓表面的粘结强度(N/mm2)
地脚螺栓浇注完毕后48小时,埋入砼的螺栓表面与砼的粘结力达到3.5MPa,则可以开始拆模支设支架。
第一种满堂红支架设计详解
例2:
本方案按施工的难点取侧墙分2次浇筑举例,详细解释了不同材料模板可分体连接使用。充分体现了模板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施工过程,第一次浇筑
采用满堂红支架形式,用水平杆对顶墙面,承担侧墙混凝土的侧压力,第一次浇筑完模板不拆除,继续向上架设侧墙模板
第一和第二次浇筑均采用满堂红支做为墙体模板支撑,在底板上搭设扣件式模板支架。纵横间距600mm*600mm,步距600mm,第一次侧墙混凝土浇筑前在墙顶面以下80mm埋置φ18mm长500mm螺纹钢筋并在模板面设置工具式螺栓。预埋间距800mm。墙体顶面100mm高的模板与下部模板做水平分体连接,如用木模板,50*100mm木方架设,木方与下层的墙体木方用铁钉钉紧,便于第一次墙体浇筑后将该部位模板取出,而100mm以下模板及支架不拆。第二次墙体模板下跨100mm,接口处垫泡沫条防止漏浆,并用工具式螺栓与墙内预埋的螺栓连接,与模板外的主龙骨拉紧。沿墙面四周,每隔6m加斜拉纤保证砼浇筑过程中的模板不上浮,斜拉钢丝绳采用φ16mm钢丝绳拉紧,中间设花篮螺栓。
第二种贝雷片单侧支模设计
原理同第三种单侧墙体三角支架的设计,用预埋精轧二级钢连接,用专用连接螺母连接,连接到贝雷片侧边用来抵抗单侧墙体浇筑的侧压力,下部预埋钢管等用钢管扣件连接抵抗贝雷片上浮。同时增加贝雷片整体的稳定性。
其他单侧墙体支模方法原理等可从以上三种设计原理及设计理念和思路上分析。原理都是相通。设计时可以采用sap2000、理正、pkpm等结构设计软件。
第一种,适用于施工面狭窄的,有一侧可以对撑墙体,缺点是浪费人工,节省施工机械费
第二种,贝雷片连接抵抗侧压力的方案是把侧压力直接用粘结力抵抗,上浮力压力或者锚固力抵抗。
第三种,单侧支架的方案,此种方案结合了贝雷片优点克服了满堂红缺,。可一次性浇筑, 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和外观质量。可适用所有单侧墙体。
第四种,应用与浇筑2m以下墙体,浇筑超过1m加固不牢会涨模
第五种,一般把钢桁架设计成组装使用
第三种施工方案详解:
1 单侧模板三角支架设计
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单面支模更加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
设计最大浇筑高度一般8m。
一般超过8m方案
1 可采取三角支架底部继续加梯形支架,浇筑墙体的顶端进行水平分体连接处的预埋,在侧墙混凝土浇筑前在墙顶面以下预埋,埋件埋在墙体里。
(注水平分体连接见例2)
2 底部搭设钢管支撑,用型钢等垫起。
3 结合贝雷片等使用。
4 也可采取其他方案,注意设计时灵活性
三角支架是支撑系统,采用埋件系统固定,与模板系统结合使用,一般不做成轮组体系
轮组体系:指用几榀三角支架连接成整体供人工推动。
模板系统:
1 木模板
2 组合钢模板
3 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
4 钢大模板
5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
其他还有吊模、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钢筋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三角支架设计主用的模板一般选用木模板、小钢模板和钢木结合模板(几字梁模板)
木模缺点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等
小钢模缺点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钢模结合模板应用广泛,一般使用于地铁、隧道、地下车库、桥梁,推荐应用。
目前国内单侧模板的施工方案多种。
第一种,满堂红脚手架对撑施工方案
第二,贝雷片锚固施工方案
第三,单侧支架施工方案
第四,钢管斜撑施工方案
第五,组合三角钢桁架施工方案
施工常选用的三种施工方案
第一,满堂红脚手架对撑施工方案
第二,贝雷片锚固施工方案
第三,单侧支架施工方案
这样是你的梁的腹板高度没有大于450的,所以不计算生成
你好,我这边问的是支撑采用哪种模板体系进行验算,因为我在软件上面看到,单侧模板计算采用的是斜撑固定模
支撑采用哪种模板体系进行验算,是要根据 施工方案 采用 那种 施工方法确定的,是施工单位 工程师的工作哦,不是预算员的工作。
说的不全面,定额是要综合考虑的 在套用挖土方的同时要综合考虑
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1. 单侧支模施工工法 1.1. 工艺原理 单侧支模主要是利用型钢三角桁架和预埋件, 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 将模板 固定牢固。如图。 单侧支架通过一个 45°角的高强受力螺栓,一端与预埋在基础中的地脚螺栓 连接,一端斜拉住单侧模架,高强螺栓受的斜拉锚力 F可分解为水平力 F1和垂 直力 F2,F1抵制模架侧移, F2抵制模架上浮。 高强度的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抵抗了混凝土的侧向压力。 F F F1 2 图 单侧模板原理图 1.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2.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预埋地脚螺栓 →单侧支架吊装到位 →安装单侧支架 →安装加强 钢管(单侧支架斜撑部位的附加钢管,现场自备) →安装压梁槽钢 →安装埋件系 统→调节支架垂直度 →安装上操作平台 →再紧固检查一次埋件系统 →验收合格 后浇筑混凝土 1.2.2. 操作要点 1.2.3. 埋件部分安装 ① 基础施工时应在
1 超高墙体单侧支模施工工法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前 言 城市土地资源珍贵,许多地下工程外墙与用地红线距离较近,同时随着深基坑支 护技术的发展,垂直支护被广泛采用,地下工程的外墙施工采用双侧支模无法实现, 必须采用单侧支模。传统的单侧支模工艺是采用钢管搭设排架作为模板的支撑体系, 该工艺使用钢管数量大, 搭设周期长,一次支模高度较低, 且易出现模板上浮、 胀模、 混凝土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差等缺陷,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于高度较大墙体支模, 施工难度更大。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地下空间 Ⅱ段工程施工中, 完成了《超高墙体单侧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的课题,该成果 2008年 1 月通过河 北省建设厅鉴定,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河北省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奖。 2007年形成了 《超高单侧支模施工工法》河北省省级工法。该工法有效解决了单侧墙体模板加固的 难题,且因
第1章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1.1 全钢大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2 组合钢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3 墙、柱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4 粱、板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5 密肋楼板模壳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6 三角支架式单侧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7 玻璃钢圆柱模板I程技术交底记录
1.8 清水混凝土模板I程技术交底记录
1.9 液压动力爬模I程技术交底记录
1.10 高层建筑液压滑模I程技术交底记录
1.11 筒体鲒构滑模设备组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2章 建筑施工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2.1 建筑施I扣件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2 建筑施I碗扣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3 建筑施I门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4 建筑施I悬挑式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5 吊篮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6 附着升降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7 移动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8 模板支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3章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3.1 钢筋加II程技术交底记录
3.2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3 钢筋手I电弧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4 钢筋闪光对焊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5 钢筋气压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6 钢筋电阻点焊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7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8 镦粗直螺纹钢筋套筒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9 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0 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钢筋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1 框架结构钢筋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2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4章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4.1 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2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3 预拌混凝土泵送I程技术交底记录
4.4 现浇混凝土结构I程技术交底记录
4.5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4.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I程技术交底记录
4.7 型钢混凝土组合柱I程技术交底记录
4.8 清水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4.9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I程技术交底记录
4.10 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I程技术交底记录
4.11 混凝土结构I程雨期施I技术交底记录
4.12 混凝土结构I程冬期施I技术交底记录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5.1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I程技术交底记录
5.2 后张法有黏结预应力I程技术交底记录
5.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参考文献 2100433B
第1章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1.1 全钢大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2 组合钢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3 墙、柱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4 粱、板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5 密肋楼板模壳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6 三角支架式单侧模板安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1.7 玻璃钢圆柱模板I程技术交底记录
1.8 清水混凝土模板I程技术交底记录
1.9 液压动力爬模I程技术交底记录
1.10 高层建筑液压滑模I程技术交底记录
1.11 筒体鲒构滑模设备组装、拆除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2章 建筑施工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2.1 建筑施I扣件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2 建筑施I碗扣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3 建筑施I门式钢管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4 建筑施I悬挑式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5 吊篮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6 附着升降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7 移动脚手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2.8 模板支架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3章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3.1 钢筋加II程技术交底记录
3.2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3 钢筋手I电弧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4 钢筋闪光对焊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5 钢筋气压焊接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6 钢筋电阻点焊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7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8 镦粗直螺纹钢筋套筒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9 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0 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钢筋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1 框架结构钢筋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3.12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安装I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4章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4.1 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2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3 预拌混凝土泵送I程技术交底记录
4.4 现浇混凝土结构I程技术交底记录
4.5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4.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I程技术交底记录
4.7 型钢混凝土组合柱I程技术交底记录
4.8 清水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4.9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I程技术交底记录
4.10 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I程技术交底记录
4.11 混凝土结构I程雨期施I技术交底记录
4.12 混凝土结构I程冬期施I技术交底记录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5.1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I程技术交底记录
5.2 后张法有黏结预应力I程技术交底记录
5.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I程技术交底记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