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 | 作 者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 |
---|---|---|---|
ISBN | 9787112115747 | 定 价 | 26.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年04月 |
开 本 | 16开 |
第一篇 建筑物电磁兼容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电磁场理论与电磁兼容性概述
第二节 辐射骚扰及危害
第三节 传导骚扰及危害
第四节 静电及危害
第五节 电能质量
第六节 电磁屏蔽
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谐波防治技术
第一节 谐波的产生
第二节 配电系统谐波危害
第三节 谐波源
第四节 常见谐波源参数
第五节 公共电网的电能质量标准
第六节 用电设备的谐波限值
第七节 谐波的防治
第八节 谐波治理措施
第九节 滤波技术
第三章 防静电工程
第一节 防静电工程分级标准
第二节 防静电工程设计
第三节 防静电工程材料
第四节 防静电工程检测
第四章 电子与信息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第一节 电子与信息系统的抗扰度
第二节 辐射抗扰度测试及有关要求
第三节 传导抗扰度测试及有关要求
第四节 静电抗扰度测试及要求
第五节 电磁兼容防治技术及有关产品
第五章 人类生活环境与电磁场
第一节 架空输配电线路电磁辐射的计算
第二节 人类生活环境电磁场强度限值
第三节 输配电设备电磁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第二篇 防雷、接地与安全系统
第一章 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接地
第一节 3~10kV供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第二节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
第三节 电气装置接地电阻值的确定
第二章 接地电阻及其计算
第一节 工频(或直流)接地电阻的概念
第二节 均匀土壤中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第三节 不均匀土壤中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第四节 冲击接地电阻及其计算
第三章 接地极附近的地表电位分布
第一节 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
第二节 简单几何形状接地极的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计算
第三节 接地网的地表电位分布
第四节 接地装置所允许的跨步电位差和接触电位差
第四章 土壤电阻率
第一节 土壤和水的电阻率参考值
第二节 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因素
第三节 人工改善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第五章 雷电及其特性
第一节 雷电的来源
第二节 雷云的对地放电
第三节 雷电参数
第四节 雷害的效应
第六章 防雷装置
第一节 直击雷防护装置
第二节 浪涌保护装置
第三节 防雷接地装置
第七章 建筑物雷电防护区和防雷等级的划分
第一节 建筑物的等效雷电截收面积及年预计雷击次数
第二节 建筑物人户设施的等效雷电截收面积及年预计雷击次数
第三节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四节 雷电防护区(LPZ)的划分
第五节 建筑物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
第八章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
第一节 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
第二节 建筑物的雷电侵入波防护
第三节 建筑物的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第九章 等电位连接
第一节 等电位连接的类别
第二节 建筑物内的等电位连接方式
第十章 通用电气设备接地
第一节 手持式电力设备的接地
第二节 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三节 直流电气设备接地
第四节 电子设备的接地
第五节 电话交换机站的接地
第六节 大、中型电子计算机的接地
第七节 医疗电气设备的接地
第八节 防静电接地
……
《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是建筑电气新技术丛书中的一册。《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内容主要由建筑物电磁兼容技术、防雷接地与安全系统等两篇组成,每篇内容自成体系,系统完整地讲解了该部分的内容。
《电磁兼容与防雷接地》由国内权威专家编写,可以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高等院校有关专业作为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的指导材料。
1 防雷接地工程防雷接地系统防雷产品防雷接地电阻 1.计算机机房之规划 每个工程设计成败在于协调准备, 由其机房位置设定、 管理部门沟通或现场建筑师, 及各相 关厂商的协调,现场需以 相关图解, 再依图解做分析、 设计及施工项目进行规划, 并且订定机房尺寸面积及施工说明 与施工配置图。图面确认 后进行其它相关项目设计和估算。 1.1机房位置选择 机房应避免放置于地下室或潮湿地点, 同时禁止设置在设备进出口过小、 搬运不便之地, 应 保留或设计足够 大型设备出入口。 同时也应注意将来设备扩充空间位置、 电力系统、 空调设备计算上也要预 留未来若干年内 扩充需求。 1.1.1 应避开电磁场、电力噪声、腐蚀性气体或易燃物、湿气、灰尘等其它有害环境。 1.1.2 应考虑设备维护及搬运、作业空间,另外机器前后左右需保留散热空间及控制台位 置预留。 1.1.3 设备进出口是否够宽 (大门高度需 18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 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 以及经济 快速的发展, 全世界各大城市争先构建数字化城市,大量的智能化建筑 拔地而起 ,其中采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楼宇自控系统( BA)、消 防报警系统( FA)、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CCTV)、门禁及保安报警系统 (SA)、综合布线及通讯系统( CA)等等,这些设备的耐压等级低、抗 干扰能力差, 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 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 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 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 一项迫切要求。因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不仅要重视智能建筑的 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注意做好建筑物的防雷接地。 防雷与接 地对于智能建筑中的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可靠传输有着重要 的影响,并且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