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FēnɡLiǔPí
【别名】枫杨皮(<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树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
枫杨,又名:柜柳(《尔雅》郭璞注),枫柳(《唐本草》),桦柳、鬼柳(《群芳谱》),麻柳(《草木便方》),溪麻柳、大叶柳、水槐树、溪榉、溪杨、燕子树、柳丝子、嵌宝枫、平阳柳、蜈蚣柳、臭树柳、溪口树、枸树、榉仔、元宝树。生长性状
落叶乔木,高可达18米。树皮幼时赤褐色,平滑,老则黑灰色起裂;枝有长软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小叶11~25片,但顶端小叶往往不存在,叶轴有窄翅并被短毛;小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齿,上面绿色、平滑,下面主脉及叶腋有毛。花黄绿色,雌雄同株,葇荑花序;雄花序腋生,数个一簇,生于老枝上;花被苞片状,先端裂成1~4片;雄蕊6~8枚;雌花序生于当年枝的顶端,花柱单一,柱头2裂,于房1室,具1胚珠。坚果,成熟时两侧小苞增大成长圆形或稍窄的翅,果序下垂,长约30厘米,外果皮薄,内果皮坚硬。花期5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溪边、河岸,但较干燥之处亦能生长。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东等地。
【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
【性味】《唐本草》:辛,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
治龋齿痛,疥癣,汤火伤。
①《唐本草》:主风、龋齿痛。
②《东北药植志》:洗疥疮等皮肤病。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止痒,杀虫。加盐可以治癣。
④《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涂汤、火伤及久疮。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禁口服。
【附方】
①治牙痛:麻柳皮捣绒,塞患处或噙用。(《四川中药志》)
②治疥癣:枫杨皮、黎辣根、羊蹄根。用酒精浸搽。(《湖南药物志》)
③治癞鬁头:枫杨鲜树皮四两、皂荚子二两(捣碎)。水煎,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烧伤:取枫杨树二层皮2斤,地榆根0.5斤,乌桕根皮0.5斤,加水适量,煎至500毫升,过滤。用药前应清洁创面,除去异物和脓性分泌物,剪除水泡,然后喷上药液。治疗14例,均有一定效果。
【摘录】《*辞典》
《中国树木分类学》(陈嵘,1953年7月增补再版)第159页记载了我国山西、陕西有矮桤木A.fruticosaRupr.的分布,但从他所写的形态描述来判断,似是东北桤木,但山西、陕西两省并无东北桤木的分布,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除在陕西南部仅有桤木.A.cremastogyneBurk.的分布外,在该两省内尚未发现有其他桤木属种类的分布,该书的记载可能有误。
从形态上看A.fruticosaRupr.与本种是很难区别的,但因我们未见过苏联产的A.fruticosaRupr.的标本,尚不能断定东北桤木与A.fruticosaRupr.是否应属同一种植物,因此目前我们仍将我国东北地区的这一类群植物定为A.mandshurica(Callier)Hand.-Mazz.。
东北桤木(Alnusmandshurica(Call.)Hand.-Mzt.)为桦木科桤木属落叶小乔木。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朝鲜和苏联[1],是东北唯一广泛分布的典型非豆科(Legunfinosae)固N树种,在森林生态系统的N素循环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营造纯林和混交林能显著地增加森林土壤肥力。
【化学成份】粘霉-5-烯-3-醇(glutin-5-en-3-ol),α和β-香树酯醇(amyrin),1,7-二苯基-3,5-庚二醇[1,7-diphenyl(heptan-3,5-diol)]。
【性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固涩。主腹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5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枫柳皮|【出处】《唐本草》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1700m的林边、河岸或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等地。
东北桤木生长性状
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树皮暗灰色,平滑。
枝条灰褐色,无毛;小枝紫褐色,无毛;芽无柄,有3-6枚芽鳞。叶柄长0.5-2cm;叶片宽卵形、卵形或宽椭圆形,长4-10cm,宽2.5-8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或两侧不对称,边缘有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锯齿,两面几无毛;侧脉7-13对。雄葇荑花序顶生,较长,下垂,雄花与叶同时开放,花丝比花被短,花药黄色;雌葇荑花序3-5簇生于短枝顶端。果序3-5枚呈总状排列,宽卵圆形或近球形;序梗纤细,下垂,长0.5-2.5cm,几无毛;小坚果卵形,长约2mm;膜质翅与果近等宽。花期5-6月,果期7-8月。
【拼音名】DōnɡBěiQīM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icosaRupr.var.mandsuricaCall.]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剥树皮。秋后采下果序,摘取果实,晒干。
利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东北桤木叶片表面,发现其远轴面表皮上具有盾状腺毛。其由2个基细胞、4个柄细胞和20~25个头部细胞组成,随着分泌物质的积累,细胞逐渐破裂。幼叶远轴面表皮无盾状腺毛,仅有气孔分布。观察东北桤木叶片横切面,发现其为异面叶,远轴面表皮上的盾状腺毛细胞与叶脉维管组织相连。外文资料显示用于表述桤木属表皮上的盾状腺毛的名词较多,该毛状体应为"Peltate glandular hairs"。同时建议对"Glan-dular scales"、"Peltate gland"、"Peltate scale"、"Peltate glandular hairs"等名词进行规范统一。另外有关东北桤木叶表皮上毛状体从原表皮细胞的发生过程及其分泌物的成份,需进一步研究。
桤木栽培技术 桤木,别名水青冈、水冬瓜、桦木科、乔木。种类繁多,有四川桤木、江南桤木、台湾桤木 等,生长极快。喜光、喜温、喜湿、耐水,适应性与萌芽力强,具有较强抗尘能力,但不耐氟化 氢及二氧化硫。天然更新能力强,常能飞籽成林。桤木叶含氮高达 2.7%,根系发达,根瘤固氮 能力特强,是非豆科优良固氮树种,每 100 株中龄桤木的固氮肥力相当于 30kg 硫酸铵肥效。是 改良土壤和护堤优良树种。树皮、果实含有单宁可提取栲胶,叶片及嫩芽可入药,防止腹泻和止 血。树木纹理直,材质轻软,硬质适中;是坑木、矿柱良好用材,宜作刨花板、胶合板、造纸、 民用建筑、家具等。桤木也是混交林很好的伴生树种,能促进杉木、柏木、马尾松、杨树等树种 生长。 一、选育良种: 桤木种源选择潜力很大,种子繁殖系数较高,一般 13 年生,胸径 18cm的中龄树,年产果 36kg,净出种子 2kg,可育苗 0.27hm2,培育
川滇桤木
东北桤木
江南桤木
辽东桤木
旅顺桤木
毛桤木
尼泊尔桤木
桤木
桤木属
日本桤木
台北桤木
台湾桤木
赤杨品种分类
与"日本桤木 Alnus japonica (Thunb.) Steud."相关的种有:
台湾桤木Alnusformosana (Burkill) Makino
台北桤木Alnus henryiSchneid.
东北桤木Alnusmandshurica (Callier ex C. K. Schneider) Hand.-Mazz.
尼泊尔桤木Alnusnepalensis D. Don
辽东桤木Alnussibirica Fisch. ex Turcz
江南桤木Alnustrabeculosa Hand.-Mazz.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 (Burkill) Makino
台北桤木Alnus henryi Schneid.
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 (Thunb.) Steud.
东北桤木Alnus mandshurica (Callier ex C. K. Schneider) Hand.-Mazz.
尼泊尔桤木Alnus nepalensis D. Don
辽东桤木Alnus sibirica Fisch. ex Tur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