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导热系数法 | 外文名 | Thermal conductivity method |
---|---|---|---|
一级学科 | 工程技术 | 二级学科 | 纺织学 |
导热系数 | 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 方 法 | 热流计法、防护热板法等 |
常用的导热系数测试方法有:热流计法、防护热板法、圆管法、热线法、闪光法:。
热流计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方法。它是测试试件的热阻与标准试件热阻的比值。当热板和冷板在恒定温度和温差的稳定状态下,热流计装置在热流计中心区域和试件中心区域建立一个单向稳定热流密度,该热流穿过一个(或两个)热流计的测量区域及一个(或两个接近相同)试件的中间区域。
防护热板法的工作原理和热流法相似,其测试方法是公认的准确度最高的,可用于基准样品的标定和其他仪器的校准,其实验装置多采用双试件结构。其原理是在稳态条件下,在具有平行表面的均匀板状试件内,建立类似于两个平行的温度均匀的平面为界的无限大平板中存在的一维的均匀热流密度。双试件装置中,由两个几乎相同的试件组成,然后其中夹一个加热单元,加热单元由一个圆或方形的中间加热器和两块金属板组成。热流量由加热单元分别经两侧试件传给两侧冷却单元。
圆管法是根据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原理,测定单层或多层圆管绝热结构导热系数的一种方法。如果绝热材料在管道上使用,则必须根据使用状况用圆管法进行测定。因为圆管法能将绝热材料在管道上的实际使用状况,如绝热材料间的缝隙及材料的弯曲等因素都反映在测试结果中。
热线法是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在样品(通常为大的块状样品)中插人一根热线。测试时,在热线上施加一个恒定的加热功率,使其温度上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品价格便宜、测量速度快,对样品尺寸要求不太严格。缺点是分析误差比较大,一般为5%~10%。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干燥材料,而且还适用于含湿材料。该法适用于导热系数小于2W/mK的各向同性均质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
闪光法可看作是一种绝对的试验方法,适用测量温度为75~2800K,热扩散系数在10-7~10-3m2/s时的均匀各向同性固体材料。测试原理为:小的圆薄片试样受高强度短时能量脉冲辐射,试样正面吸收脉冲能量使背面温度升高,记录试样背面温度的变化。 2100433B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密切相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 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 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比较多,但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用稳态法时,先用热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并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而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按周期性变化等。
热传系数低,散热的速度低导热系数高,散热效果更好1.传热系数一般用h表示,一般用在对流换热时,有两种或以上物质发生换热时:2.导热系数一般指物质本身的热导率,与其他物质无关,一般用λ表示:
岩棉板的导热系数(在平均温度25℃的前提情况下)为≤0.040W/mk,国标是≤0.044W/mk.
1 导热系数测试仪简介资料 DRP-II 导热系数测试仪 (平板稳态法 ) 价格: 8800元 /台 一、 概述 测量热导率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本测 试仪采用稳态法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其设计思路清晰、简 捷、实验方法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测量物质的导热系数是热学 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测试仪由加热器、数显温度表、数显计时器等组成(采用 一体化设计) 二、 技术参数 1、电源: AC 220V; 50HZ 2、热源:加热铜块,采用 36V 安全电压加热 3、测试材料:硅橡胶、胶木板、金属铝、空气等,加围框可检 测粉状、颗粒状、胶状材料。 4、测量温度范围:室温~ 110℃,精度 ±1℃; 5、计时部分:范围 0~999.9s;分辨率 0.1s; 6、 导热系数测量精度: ≤ 10% 7、试样尺寸: Φ1303( 1-100)mm 8、导热系数测试范围: 0.
q=cρdΔT c:烟气平均比热 KJ/kg ·k ρ:烟气密度 kg/m 3 d: 横截面所对应的窑长 m ΔT:窑内最高温度 K 800 ℃时 cρ=0.417 KJ/m 3·k 900 ℃时 cρ=0.388 KJ/m 3 ·k 1000℃时 cρ=0.3592 KJ/m 3 ·k 1100℃时 cρ=0.3400 KJ/m 3·k 1200℃时 cρ=0.3216 KJ/m 3 ·k 1kg 25 度水变成水蒸汽所需热量为 2571.68kj 水在 100度时汽化潜热为 2256.68kj/kg 耐火材料应用参数 ×10-3t 材料名称 使用温度 oC 密度 kg/m 3 导热系数 入 W/(m* 。 C) 价 格 比热 kj/kg ℃ 耐火粘土砖 1350-1450 2200 0.698+0.64 ×10-
通常,物质的导热系数可以通过理论和实验两种方式来获得。
理论上,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以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为基础,通过研究物质的导热机理,建立导热的物理模型,经过复杂的数学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得导热系数。但由于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新材料的快速增多,人们迄今仍尚未找到足够精确且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理论方程,因此对于导热系数实验测试方法和技术的探索,仍是物质导热系数数据的主要来源。
导热系数的测试分为动态法和稳态法,稳态法又分为热流计法和防护热板法。考虑到仪器精度以及控温范围,参照GB/T10294-2008标准,采用防护热板法进行测试。
实验仪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冷热源控制系统和智能测量仪3部分。
主体由热板、冷板和试件夹紧系统组成。热板包括主加热板、护加热板以及背护加热板3个主要部分。主加热板和护加热板由电阻加热器及智能测量仪控温,背护加热板由精密恒温水槽控温,使3块加热板的温度保持一致。冷板由铝板、半导体制冷体和冷却水套组成,可精确控制冷板温度在设定值。智能测量仪用于整个测试系统的温度测量及控制,以实现全自动的测试。
每种材料各制备3~6个尺寸为30cm×30cm×3~5cm的试件,在不同温度和含湿量下对导热系数进行12~35次测试。测试前先将试件培养至不同的含湿量,然后将试件的各面用4层塑料薄膜包裹起来。薄膜的水蒸气渗透阻Sd > 1.5m,可视为不透气。其厚度和热阻分别为0.0225mm和0.000537m2K/W,均可以忽略。
2020年3月31日,《超薄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流法》发布。
2021年2月1日,《超薄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流法》实施。
2020年3月31日,《超薄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流法》发布。
2021年2月1日,《超薄玻璃导热系数试验方法—热流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