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丁草为菊科植物大丁草的全草,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林边、草地、沟边等阴湿处,分布于中国南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湿热泻痢;热淋;风湿关节痛;痈疖肿毒;臁疮;早蛇咬伤;烧烫伤;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 | 大丁草 | 拉丁学名 | Gerbera anandria (Linn.)Sch.-Bip..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科 | 菊科 |
分布区域 | 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
生于山顶、山谷丛林、荒坡、沟边或风化的岩石上,海拔650-2580米。
大丁草主要价值
1、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杯碟法),大丁草水煎剂(10%-50%),大丁甙和甙元(5×10-4-2×10-3),大醒草成分Ⅰ、Ⅱ、Ⅲ、Ⅵ、Ⅸ区以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结晶5-甲基-香豆精-4-O-β-D-葡萄糖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1-3]。小鼠腹腔注射水煎剂或醇浸剂5g/kg及大丁甙40-240mg/kg对绿脓杆菌感染也有一定疗效;大丁甙抗绿脓杆菌ED50为46.2mg/kg[1]。
2、对网状内舌皮系统吞噬作用:
大丁甙20-56mg/kg腹腔注射能增加家兔及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1]。
3、毒性:
大丁甙给小鼠腹腔注射200-500mg/kg,3d内无死亡,给家兔静注20mg/kg,每日2次,7d后血液、肝肾功能未风异常[1]。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湿热泻痢;热淋;风湿关节痛;痈疖肿毒;臁疮;早蛇咬伤;烧烫伤;外伤出血。
①治风湿麻木:豹子药一两。泡酒服。
②治咳喘:豹子药二钱。煎水服,红糖作引。
③治疔疮:豹子药根适量,捣绒敷患处。并治兽咬伤。(选方出《贵州草药》)
大丁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具春秋二型之别。
春型者根状茎短,根颈多少为枯残的叶柄所围裹;根簇生,粗而略带肉质。
叶基生,莲座状,于花期全部发育,叶片形状多变异,通常为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6厘 米,宽1-3厘米,顶端钝圆,常具短尖头,基部渐狭、钝、截平或有时为浅心形,边缘具齿、深波状或琴状羽裂,裂片疏离,凹缺圆,顶裂大,卵形,具齿,上面被蛛丝状毛或脱落近无毛,下面密被蛛丝状绵毛;侧脉4-6对,纤细,顶裂基部常有I对下部分枝的侧脉;叶柄长2-4厘米或有时更长,被白色绵毛;花葶单生或数个丛生,直立或弯垂,纤细,棒状,长5-20厘米,被蛛丝状毛,毛愈向顶端愈密;苞叶疏生,线形或线状钻形,长6-7毫米,通常被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倒锥形,直径10-15毫米;总苞略短于冠毛;总苞片约3层,外层线形,长约4毫米,内层长,线状披针形,长达8毫米,二者顶端均钝,且带紫红色,背部被绵毛;花托平,无毛,直径3-4毫米;雌花花冠舌状,长10-12毫米,舌片长圆形,长6-8毫米,顶端具不整齐的3齿或有时钝圆,带紫红色,内2裂丝状,长1.5-2毫米,花冠管纤细,长3-4毫米,无退化雄蕊。两性花花冠管状二唇形,长6-8厘米,外唇阔,长约3毫米,顶端具3齿,内唇2裂丝状,长2.5-3毫米;花药顶端圆,基部具尖的尾部;花柱分枝长约I毫米,内侧扁,顶端钝圆。
瘦果纺锤形,具纵棱,被白色粗毛,长5-6毫米;冠毛粗糙,污白色,长5-7毫米。
秋型者植株较高,花葶长可达30厘米,叶片大,长8-15厘米,宽4-6.5厘米,头状花序外层雌花管状二唇形,无舌片。花期春、秋二季。
中国东起台湾,北达黑龙江经内蒙古至宁夏,南抵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贵州等省区广布。俄罗斯(亚洲部分)、日本、朝鲜也有。
大丁草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浸泡过夜,过滤,滤液于白瓷皿中挥干,滴加5%香荚西酣浓酸溶液,放置呈紫红色。
(2)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5ml,温浸10min,滤过,滤液1ml,加3%碳酸溶液1ml,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冰浴冷却,加新配制的重氮试剂2滴,显红色。
性状鉴别
本品卷缩成团,枯绿色。根茎短,下生多数细须根,植株有大小之分,基生叶丛生,莲座状;叶片椭圆状宽卵形,长2-5.5cm,先端钝圆,基部心形,边缘浅齿状。花葶长8-19cm,有的具白色蛛丝毛,有条形苞叶。头状花序单生,直径2cm,小植株花序边缘为舌状花,淡紫红色,中央花管状,黄色,植株仅有管状花。瘦果纺锤形,两端收缩。气微,味辛辣、苦。
显微鉴别
【 根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常显淡棕色或棕色,可见多数根毛或其残基,赤为淡棕色或棕色。皮层薄壁组织宽厚,有时可见裂隙(根的较粗部分);内皮层细胞1列,凯氏点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外韧型维管束,韧皮束常为4-5;初生木质部常为4-5原型,次生木质部少量(根的较粗部分)。中心为较小的髓。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角质层较厚;气孔多见于下表皮;可见多细胞非腺毛或基残基(下表皮龙多),非腺毛顶细胞甚狭长,盘绕扭曲。叶肉叶未见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唯上表皮下的细胞排列更紧凑、规整;两侧叶肉组织常相连于主脉处上表皮下。主脉处下表皮下可见约1列细胞组成的厚角组织(或不明显)。主脉维管束圆形,木质部上方及韧皮部下方可见厚角组织。
大丁草化学成份
本品地上部分含苯并吡喃类化合物(benzofu-rans)[1],及野樱甙(prunasin),5-甲基香豆粗-4-O-β-D-吡喃葡萄糖甙(5-methylcoumarin-4-O-β-Dglucopyranoside)[2],大丁甙(ger-berinside)[3],大丁甙元(4-hydroxy-5-methylcoumarin),大丁双香豆粗[3,3-methenebi-(4-hydroxy-5-methylcoumarin)], 琥珀酸(succinic acid),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luteolin-7-β-D-gluco-side),大丁纤维二糖甙(5-methylcoumarin-4-cellobioside),大丁龙胆二糖甙(5-methlcoumarin-4-gentiobioside),蒲公英赛醇(tarax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4],3,8-二羟基-4-甲氧基香豆精(3,8-dihydroxy-4-methylxycoumarin),3,8-二羟基-4-甲氧基-2-氧代-2H-1-苯并吡喃-5-羟酸(3,8-dihydroxy-4-methoxy-2-oxo-2H-1-benzopyran-5-carboxylic acid),5,8-二羟基-7-(4-羟基-5-甲基-香豆粗-3-基)-香豆精[5,8-dihydroxy-7-(4-hydroxy-5-methyl-coumarin-3-yl)-coumarin][5]。
目的建立吉祥草中阿魏酸和芦丁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Wond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38∶62),体积流量为1 m 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0.40~2.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2.8%;芦丁在0.625~5.62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3%。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吉祥草中阿魏酸和芦丁的测定。
惯把云儿摇醉后。玉臂轻舒,再向诗弦扣。雨润苍原青渐厚,何忧千里无春秀。试问清幽孤寂否?长调相偕,奶酒醇香透。最爱牛羊随左右。临风一曲频频奏。
干燥的全草,叶丛生于基部,叶片皱缩,展开后呈矩圆形或卵形,叶面黑褐色,叶背棕褐色,被黄白色绵毛;质极脆弱,有时叶丛中留有一棕黄色的花,花梗中空。带根的全草在根茎部丛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长可达11厘米,外表棕灰色,质脆,断面黄白色。味涩。以干燥、叶多、少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份
根含毛大丁草酣(piloselloidal),毛大丁草酮(piloselloidone),羟基异毛大丁草酮(hydroxyisopiloselloidone),环毛大丁草酮(cyclopi-loselloidone)和去氧去氢环毛大丁草酣(desoxldehydrocyclopi-loselloidone)。
"丁香"在《中国药典》
"丁香"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丁香"在《*辞典》
"丁香"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丁香
【拼音】 Dīnɡ Xiānɡ
【英语】 FLOS CARYOPHYLLI
【来源】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carinatus(Desv.)Ching[Lycopodium carinatum Desv.;L.acrostachum 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