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DADA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 | 外文名 | 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 |
---|---|---|---|
隶属地位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学术机构 | 宗 旨 | 促进数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 |
1. 数字建筑宣传平台
大型活动: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国际展览、国际会议。致力于介绍国际上数字建筑最新发展,并将国内最新成果在国际上传播。
作品展览:不定期地在国内外举办数字建筑设计作品展,展出优秀的会员作品,将通过选拔的方式挑选出优秀的会员设计作品、施工实例、先进技术,让世界了解中国数字建筑领域。
出版物:专委会将出版数字建筑出版物,以推进数字建筑发展,传承数字建筑理念及思维,会员可优先优惠购买。
研讨会:为促进学术交流以及技术发展,专委会将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及研讨会,会员参会具有优先权并可享受一定优惠。
2. 数字建筑学习平台
讲座:为了让会员能够最快的接收到行业内的最先锋的信息,专委会将经常邀请业界名人(国内外知名学者、建筑师、地产商、材料商、施工企业)进行讲座,个人会员及企业会员可以免费参加。
介绍最新数字建筑思想理念、免费教授最新软件、生形工具、数字设计技巧。
专项技术培训:专委会将定期举办短期培训为行业初学者进行技术指导,以帮助初学者良好的掌握学习数字建筑设计的方法。会员具有优先优惠参与培训的权利。
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专委会具备国内最为系统而尖端的数字建筑技术,具备行业内的高端人才,能够为各会员提供系统专业的技术交流服务,尽可能为会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疑难解答,协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产业升级,专项技术培训等。
3. 数字建筑交流平台
官方网站:专委会随时通过官方网站提供最新的行业新闻动向,内容包括:国际上数字建筑最新设计作品;国际上数字建筑的活动信息;国内数字建筑最新活动信息。同时给会员提供宣传,内容包括:个人会员及企业会员的最新活动信息;个人会员企业会员的最新优秀作品及新闻。
微博、微信平台:同步发布官方网站的相同讯息,及时进行行业资讯的信息更新和协会活动的介绍宣传。
微信:专委会通过微信会时刻与发起人以及会员保持互动,收集建议,改善调整策划一切活动进行。
业内联谊:专委会定期会为个人会员举办业内联谊活动,促进各会员之间交流与合作。参加联谊的人员包括:项目业主、开发商、建筑师、加工企业、施工企业等。
2013 数字建筑展2013年9月27日-10月16日
国际建筑师作品展
策展人:Partrik Schumacher
参展建筑师:Zaha Hadid、Frank Gehry、Thom Mayne、Jean Nouvel、Wolf Prix、Jesse Reiser Nanako Umemoto
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
策展人:徐卫国、Neil Leach
参展学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Colimbia GSAP,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MIT,Boston、Pratt Institute,Princeton University、RPI,Troy,New York、SCI-Arc,Los Angeles、Umichigan,Michigan、UPenn,Philadelphia、UCLA,Los Angeles、USC,Los Angeles、Yale University、AA,London,UK、Angewandte,Vienna,Austria、CITA,Copenhagen,Denmark、DIA,Dessau,Germany、ETH Zurich,Switzerland、IaaC,Barcelona,Spain、University of Stuttgart,Germany、Paris Malaquais,France、TU Delft,Netherlands、University of Innsbruck,Austria、UCL,London,UK、RMIT,Melbourne
中国数字筑造展
策展人:高岩、王鹿鸣
数字装置作品展
策展人:宋刚、袁烽、彭武
设计竞赛入围作品展
策展人:周宇航、井敏飞
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
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会议组委会主席:邵韦平
数字建造设计竞赛
数字渗透系列论坛
2013年9月27日智能与艺术生活
地点: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3年10月1日 建筑/渗透
地点: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2号罐2100433B
DADA的宗旨是联合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数字建筑的建筑师、学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及国际化数字建筑设计的广泛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数字建筑知识及技术的迅速普及;同时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内从事设计、生产,到施工、管理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整个建筑行业整合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做出应有贡献。
学校:第一档(三博全):1东南大学2清华大学3天津大学4同济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7重庆大学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清华大学、...
那要看你是设计什么了,如果只是用纸画画建筑外形那还可以,专业的都是用软件画图,设计也分,外形,结构,等等。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了,在有的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比别的专业都要多学一年(5年),如在西安建大。
建筑设计专业课程:1.专业基础课:设计初步、建筑制图与模型基础、形态与空间、建筑典例分析与解读、建筑技术基础,2.专业课: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策划、营建与构造、经验与空间、地域性建筑研究、建筑经济...
邵韦平、徐卫国、袁烽、周宇舫、徐丰、刘延川、佟晓威、张晓奕、王振飞、黄蔚欣、于雷、刘宇光、宋刚、过俊、彭武、范哲、SAM CHO、PAUL MUI、高岩、穆威、胡骉、林秋达、井敏飞
建筑 浙江 ** 大学建筑学专业 建筑师设计院实习周记 班级 建筑学 082班 姓名 学号 200804110204 实习起止时间 2012.08—— 2013.01 建筑 实习单位 上海齐越国际 时间 第 1 周 8月 8 日———— 8 月 12 日 实习第一天,心情总是忐忑的, 不知道去了设计院该干点什么或者能干点什 么,去了之后见了方案所里的一些主要设计师, 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等, 然后人事 部经理给我找来了主创设计师——倪工来带我。 倪工简要给我说了一下设计院和所里的一些基本情况, 然后细心的给我讲了 一些关于设计的东西,如我们常用的绘图软件,基本就是天正 cad,这是我们设 计最重要的,还有建模工具草图大师,还有方案处理的 ps,都是我们设计院的 必备技能。我就问了,我们用不用做 3dmax,倪工告诉我说,我们不用那个,公 司有配备效果图组, 他们比较专业, 也做得快,我
本书收集了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论文。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ArchitectureDesign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数字建筑的建筑师、学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及国际化数字建筑设计的广泛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数字建筑知识及技术的迅速普及;同时,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内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管理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整个建筑行业整合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做出应有贡献。
“数字工厂”是一个比喻,它指“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设计课程”、“数控加工生产”、“智能建筑建造”等内容;2014年深圳DADA核心会员会议决定2015年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承办,并确定活动主题为“数字工厂”。作为数专委系列活动的主题,它包含了多层含义,其一,DADA试图推动数字技术从数字设计向数控生产发展;其二,建筑业应该以数控加工作为产业升级的目标;其三,建筑的数控建造应该响应新兴工业4.0的崛起,携手探索智能建筑工业的道路;其四,建筑师应该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列,引导“数字建筑产业”的诞生及健康发展。
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包括系列讲座、数字建造工作营、数字建筑展览、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等部分,该系列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协办。数字建造工作营(袁烽组织策划)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机器人木构建筑”(阿基姆-曼格斯)、“机器人协同建造”(罗兰德-斯努克斯)、“自主建构”(马德扑)、“蚕丝混凝土”(徐卫国、于雷)、“机器人建筑模型设计研究”(约翰尼斯-布朗曼等)、“物理风洞与环境性能生形”(袁烽)、“机器人陶土打印”(袁烽、孟浩等)、“数字金属弯折”(王振飞、王鹿鸣)、“3D打印时装”(马子聪、雷姆-D-库哈斯)、“简杂木架”(高岩)、“数字化的传统技艺”(宋刚、熊璐)、“数控加工的悬浮张拉整体结构”(钟华颖)。数字建筑展包括“数字建造工作营成果展”(袁烽策展)、“DADA2015国际学生建筑设计作品展”(徐卫国、尼尔-林奇策展)。
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自2015年1月开始面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征集论文。征文过程分为摘要征集、全文提交、文章修改等阶段,论文摘要征集阶段经过两位组委会成员的审查,全文提交后又经过两位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的审查。在整个论文征集阶段我们共收到投稿106篇,最终共有53篇文章(中文40篇,英文13篇)通过审查,收录在《数字工厂——DADA2015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徐卫国、黄蔚欣主编,2015.07)。本书在上述论文集的基础上,优选了22篇论文,并增补了两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与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
DADA2015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以及本书的编辑,离不开相关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的支持,会议组委会感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地组织了本次会议,感谢DADA委员和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在论文评审阶段辛勤的工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学会(CAADRIA)帮助我们向国内及海外专家学者发布了会议的信息,在此特别致谢!
徐卫国
DADA是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Digital Architecture Design Association)的简称,它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由23位国内从事数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及学者于2012年10月发起成立。 第二届DADA会议于2015年7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本书是从DADA2015“数字工厂”系列活动——数字建筑国际学术会议的53篇论文中,精选24篇论文,集结而成的中英文双语论文集。这些论文涉及数字建筑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数字建筑设计、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数控加工与建造,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等。这些论文较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与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和趋势。希望本书内容能够促进数字建筑领域的学术和实践交流,并引发更多探讨和思考。
数字建筑设计
传统冰裂纹的数字生成 吉国华(3)
参数化模型的编码方法研究及“基于组件”方法初探 吕帅,刘洁(10)
参数化模型设计软件——开发一项生成设计平台促进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
Hao-HsiuChiu,Kung-daTseng(22)
经验化建筑设计分析到“数字化”模拟分析与优化——“bottom-up”设计策略在
建筑设计分析优化环节的优势与劣势 李竞一,左颂玟(32)
表现性几何形态与地方建筑技艺的有序融合——建筑设计竞赛初选阶段案例分析
KristofCROLLA(高仕棠)(44)
大跨度建筑设计的结构量化与优化研究 刘尔希(54)
人性化的数字化工厂:BIM的应用 卢添添,高岩,马傲林,邱妍(翻译)(68)
算法及数字建模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李晓岸,徐卫国(77)
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
基于结构性能的机器人木构 袁烽,柴华(87)
基于回归样条算法的建筑方案设计性能辅助系统研究 吕帅,燕翔(96)
基于内场风环境CFD模拟的专业足球场优化设计研究
安融融,史立刚,曹岳超(100)
非线性建筑屋面排水参数化模拟系统 孙一富,吕翰林(121)
数字技术辅助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翟炳博(128)
基于图论的空间表达方法在三维城市空间中的运用 周静,姜蕾(139)
数控加工与建造
代理个体的原型 Dr.RolandSnooks(151)
脉冲手势:机器人材料挤出成型制作双曲面表面的计算方法
马宁格,马德朴,艾伦·达夫,乔丹·路特伦,赖安·斯坎伦(160)
3D打印技术在建筑建造中的应用——以青西郊野公园游客接待中心为例
缪一新(167)
潮湿导致木材变形的模拟及数字化设计制造应用的研究 张烨(174)
结构-表皮二次匹配技术——万科悬浮咖啡厅设计与建造 钟华颖(185)
信息手工艺——多媒体亭数字化建造过程 姜南(191)
互动建筑与互动设计
单元机与互动式建筑生态 朱宇晨(203)
展示新选择:参数化珠宝设计和制作展 费道闻,何净植(213)
不规则剪式铰结构的参数化几何设计与制作
马逸东,于雷,黄蔚欣,张博轩,蒋哲,高祺(222)
被动动力行为 蔡旼珊,韩昉,Dr.ChristopherLeung(233)
DigitalArchitecturalDesign
DigitalGenerationofChineseIce-RayLatticeDesigns GuohuaJi(245)
TheCodingMethodsofParametricModellingwith“Component-Based”Methodologies
ShuaiLv,JieLiu(253)
ParametricPatternsDesigner—DevelopingaGenerativeDesignPlatformtoFacilitate
Design-to-FactoryProcess "para" label-module="para">
EmpiricismArchitectureAnalysistoDigitalArchitectureSimulationandOptimization
—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Bottom-up”DesignStrategyin
ArchitectureDesignAnalysisandOptimization JingyiLi,SongwenZuo(276)
TheStrategicAppropriationofPerformativeGeometriesandLocalCraftsmanship
—CaseStudyofaCompetitionDesignEntry KristofCROLLA(289)
Quantitative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StructureinLong-spanArchitectureDesign
ErxiLiu(300)
DigitalFactoryforthePeople:TheApplicationofBIM
TiantianLo,YanGao,MarcAurelSchnabel,YanQiu(translate)(317)
TheCaseStudyonAlgorithmandDigitalModelingTechniquesAppliedin
ArchitecturalDesign XiaoanLi,WeiguoXu(327)
PerformanceSimulationandOptimization
RoboticWoodTectonicsBasedonStructuralPerformance
PhilipF.Yuan,HuaChai(339)
ResearchonthePerformanceAidingSystemofArchitectureSchematicDesignBased
onRegressionSplineAlgorithm ShuaiLv,XiangYan(349)
TheResearchonWindControlDesignofProfessionalFootballStadiumBasedonCFD
Simulation RongrongAn,LigangShi,YuechaoCao(364)
NonlinearParametricSimulationofBuildingRoofDrainageSystem
YifuSun,HanlinLv(375)
ResearchofGreenBuildingDesigninProposalPhaseAidedbyDigitalTechnology
BingboZhai(383)
SpaceRepresentationandIts3DApplicationsBasedonGraphModels
JingZhou,LeiJiang(397)
DigitalFabricationandConstruction
AgentBodyPrototypes Dr.RolandSnooks(409)
PulsingGesture:ComputationalMethodologiesinRoboticMaterialExtrusionforthe
ProductionofDoubleCurvedSurfaces
SandraManninger,MatiasdelCampo,EllenDuff,JordanLutren,RyanScanlan(420)
TheApplicationof3DPrintinginConstruction—TheDesignofQingxiCountryPark
Reception YixinMiao(429)
SimulationofMoisture-producedWoodDeformationsandExaminationofapplications
inDigitalDesignFabrication YeZhang(437)
Structure-SurfaceRe-matchingtheDesignandFabricationofSuspendedVankeCoffeeBar
HuayingZhong(449)
InformationalCraftsmanship—DigitalConstructionProcessofaMultimediaPavilion
NanJiang(457)
InteractiveArchitectureandDesign
ModularRobotandInteractiveArchitecturalEcology YuchenZhu(469)
ShowcasingtheNewChoosing:AParametricJewelleryDesignandFabricationExhibit
ThomasFischer,ChristianeM.Herr(479)
ParametricDesignandFabricationofIrregularScissor-PairStructure
YidongMa,LeiYu,WeixinHuang,BoxuanZhang,ZheJiang,QiGao(490)
PassiveDynamicMotion MinshanTsai,FangHan,Dr.ChristopherLeung(502)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