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村镇场地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修复 | 作 者 | 席北斗、侯立安、李鸣晓、姜玉 |
---|---|---|---|
类 别 | 科技>>环境>>环境工程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9年1月 | 页 数 | 281 页 |
定 价 | 86 元 | 开 本 | 16K 787×1092 1/16 |
装 帧 | 精 | ISBN | 978-7-122-33180-9 |
丛书名 | 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丛书 |
第1章 村镇场地污染概况/001
1.1村镇场地污染的定义/001
1.2村镇场地污染的特征/001
1.3村镇场地污染的类型/003
1.3.1以污染成因划分/003
1.3.2以污染物类型划分/003
1.4我国村镇场地污染现状/005
1.4.1土壤环境质量/006
1.4.2水环境质量/014
1.4.3空气环境质量/016
1.5村镇场地污染成因/018
1.5.1生活污染/018
1.5.2农业面源污染/019
1.5.3村镇工业“三废”污染/020
1.5.4东北及黄淮海平原村镇场地环境污染成因分析/021
1.6治理的迫切性与需求分析/025
参考文献/026
第2章 村镇污染场地修复及生态环境恢复研究进展/029
2.1村镇污染场地风险评价研究进展/029
2.2村镇场地环境污染监测方法/030
2.2.1异位监测方法/031
2.2.2原位监测方法/031
2.3村镇场地环境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33
2.3.1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33
2.3.2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34
2.4村镇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进展/035
2.4.1污染场地地下水治理技术/036
2.4.2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038
2.5污染场地生态环境恢复/044
参考文献/045
第3章 村镇场地污染风险评估/048
3.1模糊综合风险评估方法/048
3.1.1风险因子/048
3.1.2评估的初始阶段/050
3.1.3模糊综合评价阶段/055
3.2集成ISM和ANP方法的整体风险评估方法/059
3.2.1整体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059
3.2.2集成ISM和ANP的整体风险评估方法/060
3.2.3评估风险指数/065
3.3天津市某村镇坑塘污染场地风险评估/066
3.3.1场地调查/066
3.3.2场地健康风险评价/072
3.3.3风险评估结果/077
参考文献/079
第4章 村镇场地环境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81
4.1村镇场地土壤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81
4.1.1土壤污染监测预警的特点与类型/081
4.1.2基于C#.NET平台和ArcGIS Engine的土壤污染预警系统/083
4.1.3基于包气带监测系统(VMS)的土壤污染监测预警系统/084
4.2村镇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技术/085
4.2.1场地环境调查/086
4.2.2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087
4.3基于“互联网 ”的场地污染原位在线监测预警系统/095
参考文献/096
第5章 村镇场地污染修复材料与技术/098
5.1污染场地修复材料/098
5.1.1污染土壤修复材料/098
5.1.2污染地下水修复材料/100
5.2污染场地修复技术/150
5.2.1土壤修复技术/150
5.2.2地下水修复技术/168
参考文献/197
第6章 村镇污染场地生态恢复/199
6.1金属矿山类污染场地生态恢复/200
6.1.1矿区环境问题/201
6.1.2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技术/202
6.1.3矿区废弃土地空间释放及综合利用/204
6.2工业废弃物堆积场地生态恢复/206
6.2.1工业废弃物堆积场地生态环境问题/207
6.2.2工业废弃物堆积场地生态恢复技术选择/207
6.2.3工业废弃物堆积场地生态恢复后的综合利用/210
6.3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210
6.3.1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问题/212
6.3.2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技术/213
6.3.3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利用模式/216
6.4受损湿地生态恢复/216
6.4.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18
6.4.2湿地生态恢复技术/219
6.4.3湿地生态恢复方案确定/221
参考文献/221
第7章 村镇污染场地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恢复技术案例/223
7.1村镇场地污染监测与快速精准识别案例/223
7.1.1天津某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223
7.1.2安徽某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快速识别/225
7.2场地污染修复案例/226
7.2.1云南某历史堆存铬渣场污染土壤修复/226
7.2.2华北某化工厂有机氯代溶剂污染地下水修复/228
7.2.3广西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230
7.2.4南方某村镇化工厂污染土壤修复中试工程/233
7.2.5华北某村镇纳污坑塘污染治理/235
7.3村镇污染场地生态恢复案例/236
7.3.1长沙大王山生态旅游开发区棕地景观恢复/236
7.3.2诺德斯特恩废弃矿区生态恢复/238
7.3.3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239
7.3.4首尔世界杯公园生态恢复/241
7.3.5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圣米歇尔环保中心生态恢复/241
附录:相关政策及标准/243
附录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43
附录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56
附录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267
附录4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272
索引/276 2100433B
本书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导向,从“源头防、过程控、重点治、分类管”的角度出发,从村镇场地污染监控与快速识别、场地污染风险防控管理、污染场地阻控与修复技术、污染场地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对我国村镇场地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村镇场地污染的问题成因及危害,阐明了我国村镇场地污染防治的需求,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村镇场地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系列方法、技术及装备,为我国村镇场地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从事污染场地污染监控与识别、污染防治与修复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
实用型专利挺多的,关于污水处理的也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
公司已修复和正在修复污染场地包括:焦化污染土壤、石油化工污染土壤、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土壤等。工程项目中使用的主要修复技术包括:热解吸技术、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固化...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环境整体质量却越来越低。主要研究城市生活中出现的废弃物再利用的方式,来修复景观生态环境的问题。
依据阜新矿区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现状,在矿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矿区沉陷区复垦及矿井水资源化等方面,提出了阜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的相关措施与途径。
我国村镇地区的生活垃圾堆放场地和小型工矿废弃场地广泛存在,严重损坏了村镇陆域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生态安全隐患。本书总结了废弃场地低碳生态修复与景观化实用技术研发过程与成果,重点介绍了高效吸收或降解多重污染物的复合植物生物栅拦截削减技术,及其在生活垃圾堆放场地和小型矿场废弃地修复中的技术效果;阐述了基于阻力因子定量分析的生态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安全格局构建方法。本书介绍的村镇废弃场地植物修复与生态景观化技术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产业化前景,为村镇废弃场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和推广的绿色技术,为建设健康的村镇陆域生态系统提供了科技支撑。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村镇废弃场地污染现状 2
1.2.1 村镇垃圾污染问题 2
1.2.2 村镇工矿废弃场地污染问题 5
1.3 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6
1.3.1 污染场地植物修复基本原理 6
1.3.2 垃圾废弃地植物修复现状 8
1.3.3 工矿废弃地植物修复现状 10
1.4 陆域废弃场地景观生态与安全格局研究现状 12
第2章 村镇生活垃圾堆放场地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15
2.1 村镇生活垃圾堆放场地的污染特征 15
2.1.1 北涧头村村东河道旁垃圾堆场污染特征 16
2.1.2 张翠台村垃圾堆场污染特征 27
2.2 村镇生活垃圾堆放场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方案 34
2.3 典型村镇生活垃圾堆放场地的植物修复示范工程 37
2.3.1 修复植物的特性与筛选 37
2.3.2 修复植物的配置方案 39
2.3.3 示范场地建设维护 40
2.4 村镇生活垃圾堆放场地的植物修复效果研究 44
2.4.1 植物对垃圾废弃地重金属的修复 48
2.4.2 植物对垃圾废弃地PAHs 的修复 51
2.4.3 植物对垃圾废弃地氮的影响 59
第3章 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地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63
3.1 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地的污染特征 63
3.1.1 主要污染物识别 63
3.1.2 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 65
3.1.3 重金属形态分析及浸出毒性 70
3.2 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方案 72
3.2.1 植物修复技术实施步骤 72
3.2.2 修复目标及方案 74
3.2.3 植物配置方案 74
3.2.4 植物栅构建和减渗截留方案 78
3.3 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地植物修复示范工程 79
3.3.1 超富集乡土植物初选 79
3.3.2 超富集植物确定 80
3.3.3 示范场地植物修复试验 82
3.3.4 配套建设 86
3.3.5 场地维护 89
3.4 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地的植物修复效果研究 91
3.4.1 修复植物重金属含量 91
3.4.2 废弃地土壤有机质变化 93
3.4.3 乔-灌-草联合配置截留减渗效率 94
第4章 村镇废弃场地植物修复的生态景观化技术研究 96
4.1 村镇废弃场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与恢复措施 96
4.1.1 典型村镇废弃场地的景观生态特征 96
4.1.2 典型村镇废弃场地的生态恢复措施 98
4.1.3 村镇废弃场地植物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99
4.2 典型村镇废弃场地修复的景观化方案 100
4.2.1 典型村镇垃圾堆放废弃场地景观生态特征调研 100
4.2.2 典型村镇垃圾堆放废弃场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化方案 102
4.2.3 典型小型工矿废弃场地景观生态特征调研 103
4.2.4 典型村镇小型工矿废弃场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化方案 104
4.3 微尺度中生态安全格局及阻力因子定量化分析方法 105
4.3.1 景观生态学中阻力因子与安全格局研究方法 105
4.3.2 微尺度受损村镇生态系统的阻力因子与安全格局研究方法 109
4.3.3 典型微尺度受损村镇生态系统阻力因子分析 112
第5章 总结 125
5.1 主要结论 125
5.2 主要结果 126
5.2.1 村镇废弃场地污染特征 126
5.2.2 村镇废弃场地修复植物栅构建和修复效果 126
5.2.3 村镇废弃场地生态安全评估 127
5.3 技术特色 128
参考文献 129
彩图 2100433B
本书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村镇住宅的类型、震害概况、破坏规律、抗震措施、震后修复与加固,以及村镇房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