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山谷阴处密林下。
灌木,高2米,全株无毛;小枝具纵棱,节间长1.5-2厘米。叶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12-16厘米,宽2.5-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或急尖,叶面沿中脉两侧的表皮稍隆起,中脉细瘦,下陷,叶脉羽状,两面多少明显,叶面两侧贴近边缘处,各有一条基出纤弱的纵脉(但非离基三出脉),叶柄粗壮,长15-18毫米。花序复总状,长约2厘米;苞片卵形,长1毫米;雄花生花序轴和分枝上,雌花生花序轴近基部,分枝上的雄花,常各3朵,此中位于两侧的,均有长1毫米的花梗,但无小苞;雄花:内萼片阔椭圆形,长3毫米,外萼片略短,阔卵形,常多少呈小舟状,花丝长6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雌花:连柄长4-5毫米,花柱2。果实未见。花期9月(据野外记录)。
产于广西容县,模式标本采自容县黎村区。
喜湿润、温暖、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强光暴晒。
阳性,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土壤,也耐干旱和石灰质土,忌水湿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本种和长叶柄野扇花S. longipetiolata M. Cheng的某些植株相似。但本种小枝完全无毛,叶较长大,非革质,叶脉不相类,花轴光滑,雄花无小苞,得以区别。
长叶野扇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2100433B
阐述了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在海南龙楼地区的分布状况。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长春花生长规律有差异,对土壤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长春花适宜生长在沙质土壤;长春花适宜生长在pH为7左右的土壤中;长春花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0~20cm深度之间;人为扰动因素是影响长春花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龙船花为试材,通过对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分析及茎尖解剖,揭示龙船花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龙船花一年开花四次,自修剪后约40天左右抽出新芽,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从花芽刚出现花蕾到开花历时45天,每个花序从初开到凋谢可维持30-50 d,花朵全部凋谢后至下一次抽芽历时约60天;从头一年的12月至翌年3月初,顶芽处于休眠期,3月下旬芽鳞展开,叶原基迅速生长,并逐渐成熟。从4月中下旬开始,顶端分生组织的体积逐渐增大,与休眠期的体积相似。
聚花野扇花 Sarcococca confertiflora
羽脉野扇花 Sarcococca hookeriana Baill.
双蕊野扇花〔变种)Sarcococca hookeriana Baill. var. digyna Franch.
羽脉野扇花(原变种)Sarcococca hookeriana Baill. var. hookeriana
长叶野扇花 Sarcococca longifolia M. Cheng et K. F. Wu
长叶柄野扇花 Sarcococca longipetiolata M. Cheng
东方野扇花 Sarcococca orientalis C. Y. Wu
野扇花 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
柳叶野扇花 Sarcococca saligna (D. Don) Mull.-Arg.
海南野扇花 Sarcococca vagans Stapf
云南野扇花 Sarcococca wallichii Sta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