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柴油机油泵设计 | 作 者 | 段建中 |
---|---|---|---|
ISBN | 9787121086533 | 定 价 | 39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06月 |
开 本 | 16 |
第1章 柴油机油泵机械结构与原理简介
1.1 柴油机油泵的总体结构
1.2 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3 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4 调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5 油泵部分零件与装配体造型作品欣赏
1.6 油泵零件总汇
第2章 油泵简单零件的SolidWorks 2008造型方法
2.1 梯形板
2.2 直边板
2.3 紧固夹板
2.4 单节弹簧
2.5 双节弹簧
2.6 锁紧螺钉
2.7 内螺纹塞
2.8 出油阀座
第3章 油泵组合零件的SolidWorks 2008造型方法
3.1 盖板
3.2 油标
3.3 阀座
3.4 支架
3.5 出油阀
3.6 转动套
3.7 下承盘
3.8 柱塞套
3.9 定位栓
3.10 保护套
3.11 转子体
第4章 油泵复杂零件的SolidWorks 2008造型方法
4.1 滚轮体
4.2 柱塞
4.3 凸轮轴
4.4 泵体
第5章 输油泵的SolidWorks 2008装配方法
5.1 输油泵壳体(零件1) 活塞(零件2)=子装配体
5.2 活塞弹簧(零件3) 子装配体1=子装配体
5.3 螺塞(零件4) 子装配体2=子装配体
5.4 止回阀(零件5) 子装配体3=子装配件
5.5 止回阀弹簧(零件6) 子装配体4=子装配体
5.6 接头螺栓(零件7) 子装配体5=子装配体
5.7 滚轮部件(装配体1) 子装配体6=子装配体
5.8 活塞(零件8) 缸筒(零件10)=子装配体
5.9 手泵体接头(零件9) 子装配体8=子装配体
5.10 手泵体弹簧(零件13) 子装配体9=子装配体
5.11 手泵拉钮(零件11) 子装配体10=子装配体
5.12 子装配体7 子装配体11=子装配体
5.13 螺钉(零件12) 子装配体12=完整的输油泵
第6章 SolidWorks 2008工程图生成简介
6.1 工程图界面启动
6.2 工程图标题栏的设置、填写
6.3 输油泵泵体工程图生成
6.4 工程图工具栏各命令介绍
6.5 尺寸与公差标注工具条的显示
附录A SolidWorks安装指南
附录B SolidWorks 2008界面与操作简介
B.1 启动SolidWorks
B.2 草图工具栏命令(见图B-5)
B.3 特征工具栏命令(见图B-76)
B.4 装配体工具栏(见图B-139)
B.5 各种形状鼠标指针的含义
…… 2100433B
随书所附光盘提供了柴油机油泵的所有零件造型(.SLDPRT格式)、装配体造型(.SLDASM格式)的源文件,以及结构较为复杂的泵体的造型步骤录像,可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Solidworks机械设计实战教程:柴油机油泵设计》以案例驱动的软件学习模式编写,不但能使读者轻松掌握软件的各种功能,而且学习软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机械设计能力的训练过程,可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不论对于在校学生还是企业技术人员,采用《Solidworks机械设计实战教程:柴油机油泵设计》都会大大节约学习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零件设计部分又分为简单零件、组合体零件及复杂零件设计。使用SolidWorks 2008将柴油机油泵这样一个完整、典型的机械产品设计完成后,读者即可胜任其他机械产品的设计工作。
《Solidworks机械设计实战教程:柴油机油泵设计》可作为各层次院校SolidWorks软件应用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机械设计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1、吸油和压油过程喷油泵的吸油和压油,由柱塞在柱塞套内的往复运动来完成。当柱塞位于下部位置时,柱塞套上的两个油孔被打开,柱塞套内腔与泵体内的油道相通,燃油迅速注满油室。当凸轮顶到滚轮体的滚轮上时,柱塞...
单缸柴油机油泵结构图如下:单缸柴油机的每个工作循环都经历四个过程: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一个行程是做功的,而其余三个行程都是为做功行程创造条件的辅助行程。扩展资料由于单缸机结构简...
应该说以上等级都适用于柴油机,C后面的字母越往后,表示该机油的质量等级越高,越是适用于高强化的柴油机,像一般的非增压柴油机,CD级的机油就可以,但是,如果使用CF、CH等级别的机油,对柴油机只有好处,...
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原理,以柴油机机油泵厂总平面设计为例,对该油泵厂各作业单位进行定量的物流强度分析和定性的非物流强度分析,综合物流和非物流关系形成作业单位综合相关图,绘制出各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根据工厂的设施占地、工艺要求等影响因素,确定了2套较优的布局方案。从物流效率、生产管理方便、可扩展性、安全生产等方面,运用加权因素法进行比较分析,获得最优布置方案,从而达到优化生产系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