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茎崖角藤(学名:Rhaphidophora crassicaulis)是天南星科崖角藤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云南、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1,300米的地区,多生在热带密林中的树上及石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名称 | 粗茎崖角藤 | 拉丁学名 | Rhaphidophora crassicaulis Engl. et Krause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蕨类植物门 |
纲 | 蕨纲 | 目 | 苹目(Marsileales) |
科 | 天南星科(Araceae) | 属 | 崖角藤属(Rhaphidophora) |
种 | 粗茎崖角藤 | 分布区域 | 桂,滇,琼 |
产广东海南五指山、广西南部(钦州)、云南东南部(金平),越南北部也有。
生境 | 附生于山谷密林中树上, 附生于树上, 林中, 热带密林中树上, 石上 |
海拔下限 | 100 |
海拔上限 | 13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越南; 越南北部 |
国内分布 | 海南省, 广西自治区,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
本种常被误定为麒麟叶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或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 (Roxb.) Schott,一般是,当标本上叶裂片沿中肋有空洞时即定作前者,当穿孔不存在时便定为后者,这样,从同一植株上采下同号两张标本,一张标本叶裂片有穿孔,另一张无穿孔,便分别被定为隶属于不同属的麒麟叶和爬树龙(如云南标本,蒋维邦31,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1张无孔,存放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1张有较大穿孔)。但是,本种子房有胚珠多数,柱头小,圆形,叶裂片如有穿孔,则空洞大而非小圆孔,均不同于麒麟叶;与爬树龙的区别在于:花序圆锥形、较细长,子房花柱短圆锥形,叶片质地较薄,裂片基部沿中肋常有较大的穿孔。
粗茎崖角藤形态特征
枝圆柱形,粗3-6厘米,节间短。叶柄粗壮,长25厘米,粗1.2厘米;叶片革质,轮廓卵形,先端锐尖,基部钝,长30-55厘米,宽22-36厘米,羽状分裂至中肋或接近中肋;裂片6-10对以上,线形,近镰状,先端斜截形,基部稍外延,常沿中肋有长8-20毫米、宽2-5毫米的穿孔(金平和海南标本),中部裂片长15-21厘米,宽1-5厘米;中肋粗厚, I级侧脉朋显(每裂片上有2-4条),与中肋相交成锐角,其间II级侧脉细,多数。花序柄圆柱形,粗壮,长12-20厘米,粗1-1.6厘米。佛焰苞未见。肉穗花序无柄,浅白色,长圆锥形,基部略粗,先端渐尖,长10-17厘米,下部粗2-2.5厘米,先端粗约5毫米。雌花圆柱状,长6-8毫米,宽2毫米,顶部具圆锥状短花序,柱头小,圆形。胚珠小,多数,长圆形,株柄长。果期11-12月。
有图 请教大大这是什么植物?藤蔓垂吊类,绿色三角形叶,肉质,茎缠绕生长。茎叶均无毛。
没错,是常春藤,常春藤叶形多变。
图二是杠板归,详见百度杠板归又叫河白草、贯叶蓼等,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多年生草质藤本。
问问出书的人在哪里可以找到
粗茎崖角藤生长环境
海拔1300米以下,生于热带密林中的树上或石上。
【海拔】:below 1300
【中国植物志】:13(2):039
【所属卷】:Rhaphidophora Hassk.
【文献来源】:Rhaphidophora crassicaulis Engl. et Krause(1908); Gagn. in Lecte.(1942).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1),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03nm.线性范围:0.10~0.60mg.mL-1(相关系数r=0.999 7).结果:测得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分别为1.104mg.g-1、0.494mg.g-1、1.030mg.g-1;RSD分别为2.60%、2.40%、2.80%;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2.93%(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可为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民间中草药排风藤提供研究基础.
用11个采集点野生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e)单株进行栽培试验,对其茎藤生长性状与采集点地理因子、试验点气候因子之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讨其地理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三叶木通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海拔垂直梯度变异为主,纬向渐变为辅;海拔及纬度差异产生了温度和光照差异,水热因子的综合选择作用是三叶木通茎藤生长性状地理变异的重要原因,其中温度和光照是主导因子.海拔或纬度较高的地区,产生了喜温光喜湿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海拔或纬度较低地区,产生了喜温光的三叶木通气候生态类型.
大叶崖角藤形态特征
附生藤本植物,攀援高达30米以上。茎圆柱形,粗壮,粗3-4厘米,节间长1-6厘米;气生根肉质,圆柱形,粗1-2毫米。叶柄绿色,近圆柱形,长50-70厘米,基部粗约2厘米,腹面具浅槽,槽干时宽4毫米,两侧有膜质叶鞘达关节,脱落,关节长3厘米;叶片绿色,背面淡绿色,革质,极大,卵状长圆形,先端骤尖,基部心形、全缘,长50-70厘米,宽28-50厘米,中肋粗壮,上面扁平,背面明显隆起,基部宽达3毫米,Ⅰ级侧脉10-13对,腹面不显,背面隆起,几平伸,与中肋成80-90度锐角,至边缘弧曲上升并连接,Ⅱ、Ⅲ级侧脉较纤细,极多数,与Ⅰ级侧脉平行,脉距约3毫米,其间具网状细脉。花序顶生和腋生,基部有长25厘米、宽4-5厘米的披针形苞片。花序柄绿色,长15-16厘米,粗2厘米。佛焰苞狭长,席卷,蕾时长20-27厘米,绿白色,长渐尖,人为展平宽16厘米,花时舟状展开,淡黄色,肉质,先端盔状,干时厚达2毫米。肉穗花序无梗,淡黄绿色,干时绿黑色,圆柱形,长约17-20厘米,粗2-3厘米,先端钝,基部斜圆形。花密集,两性;子房角柱状,长7毫米,顶部截平,呈四边形或六边形,柱头头状,突起,无柄;胚珠多数(≥8),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株柄细长,基部具微毛,生于侧膜胎座上。雄蕊4,花丝扁,长2-3毫米,宽0.5-1毫米,花药小,黄色。花期4-8月。
绿春崖角藤形态特征
多年生附生藤本。幼茎深绿色,腹面扁平,生少量不定根、贴附于地面腐殖质层或树干苔藓层,背面圆形、串珠状或节节状,每节长1-2厘米,粗5-7毫米,节与节相连之处极缢缩,粗仅1-2毫米,每节具3个外凸的半月形叶痕;叶柄细长,长4-6厘米,叶片干时膜质,披针形,长渐尖,基部楔形,不等侧,全缘,长8-10厘米,宽2.2-3.8厘米,I级侧脉4-5对,II级侧脉不明显,有网状细脉。成熟茎绿色,腹面黄白色、扁圆形,节间长1.5厘米,两侧生紧贴于树皮上的肉质气生根(长1-2厘米,也有长达18厘米的);分枝常短,节间长7-8厘米。叶二列,叶柄长20-25厘米,基部粗约1厘米,绿色,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芽时具膜质叶鞘,后脱落,顶部关节长约1厘米;叶片薄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7厘米,宽5-12厘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干后均变黑褐色,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斜圆形,一侧略下延;不等地羽状深裂,每侧裂片2-3,或一侧全缘,另一侧2-3裂,裂弯与中肋相距2-3厘米;或花枝叶片羽裂,其它全缘;也有全株叶片全缘的;I级侧脉9-10对,鲜时表面下凹,背面隆起;II级侧脉多数,较细弱,均斜伸,近边缘向上弧曲并连结,网脉极不明显。花序生于分枝近顶部节腋,柄长12-14厘米,绿色,圆柱形,直立。佛焰苞淡黄绿色,早落,遗有高约5毫米的草黄色斜环形苞痕。肉穗花序无梗,长12-13厘米,圆柱形,上下近等粗,鲜时粗2-3厘米,干后粗8-10毫米,先端钝圆,基部斜,花两性:雄蕊4,花丝几不存在,花药贴生于子房周围的上部,稍外露,果时宿存,花粉灰白色;子房绿白色,顶平、五边形、宽4毫米、向下楔形,长8毫米,柱头长圆形,黄褐色,无柄,稍外凸,胚珠多数,长圆形,珠柄纤细,着生于由隔膜(从基底上升的)形成的侧膜胎座上。浆果彼此分离至基部,桔红色,顶部黄绿色,倒圆锥状,长6毫米,顶部粗4毫米,具4-6条钝棱,果皮肉质、厚、多汁,种子多数。花期9-11月,果翌年6-7月成熟。
中国国特有。产云南西南部至南部,模式标本采自绿春黄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