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城市小气候 | 外文名 | Urban Microclimate Designing the Spaces Between Buildings |
---|---|---|---|
作 者 | 埃维特·埃雷尔 戴维·珀尔穆特 | 出版日期 | 2014年2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7112154235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页 数 | 230 页 |
开 本 | 16 开 |
前言
引言
第1章 气候研究的尺度
第2章 城市能量平衡
第3章 城市热岛
第4章 城市气流
第5章 人在城市空间中的能量平衡
第6章 热偏好
第7章 气候学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第8章 城市空间里的小气候设计策略
第9章 植被
第10章 线状空间
第11章 模拟城市小气候
第12章 案例研究1:内韦齐
第13章 案例研究2:克拉克码头
专业术语
缩写一览表2100433B
《城市小气候:建筑之间的空间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以)埃维特·埃雷尔、 (以)戴维·珀尔穆特、 (澳)特里·威廉森
1、街道公共空间景观总体设计与协调和谐原则街道公共空间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街道公共空间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街道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
专卖店设计:是视觉营销的VMD一部分 (SD店面设计+MP陈设设计+MD企划设计),专卖设计在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同时,更注重氛围设计。盈利的同时给人整体形象感。办公空间:人体工程同时,空间合理的利用,更...
空间设计是酒吧设计的根本内容。在设计酒吧空间时,比例尺度适宜的酒吧室内空间,可以使人感觉亲切舒适。不多而显得空荡的空间使人无所适从,而人多拥挤的空间使人烦躁。同时,一个美好的空间设计和装饰,往往会让人...
色彩在视觉心理上具有温度的感觉,因此可运用室内色彩来配合季节、地域和不同气候的需要。例如寒冷地区的室内应以选择暖色调为主,明度略低、彩度略高的色彩;或者选择家居的时候主色调为暖色,窗帘也以温馨的色彩作为主题。温暖地区选择以偏冷色调为主,明度略高、彩度略低的色彩。在家具的选择上就应以冷色调为主,窗帘也要选择清新高雅的色调。但是季节、地域的气候是动态循环变化的,这样也可根据所处地区的常态来决定。例如选择对四季均较适合的中性色或不甚强烈的含灰色系作为背景,利用点缀色的变化来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再如在夏季,小面积的重点色用冷色,而冬季则改用暖色的方法来调节。我不赞成在装修上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装修一次到位后,那么要改变室内的温度感觉,就要靠饰品来打造空间的不同季节的变化,也包括灯光的配饰。 室内色彩部件的陈备品包括各类展品、工艺品、灯具、书籍、艺术品、观赏植物等。纺织品包括地毯、窗
生态环境 2008, 17(6): 2520-2524 http://www.jeesci.com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jeesci.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50069);沈阳农业大学中、青年硕士导师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郭伟( 1973年生),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于基础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学研究。 E-mail:guowei_233@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 shentuyajin@126.com 收稿日期: 2008-08-16 城市绿地对小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伟,申屠雅瑾 *,邓巍,潘星极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1 摘要:城市绿地对小气候的生态作用是研究城市绿地的重要问题。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绿地对温度、 湿度作用的研究报导, 总结了城市绿地对温度、 湿
隈研吾
隈研吾与姚仁喜这两位热爱禅宗文化的东方建筑师,在上海CBC建筑师艺术馆就淡然禅意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进行对话并与现场观众交流。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篇之前对话隈研吾先生文章,一起感受隈先生心中建筑和空间的虚实轻盈透明消解。
Q:您的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透明感和失重感,这种理念是从谁那里继承的?您是桢文彦的学生,但是桢老师的建筑一直以来并未以透明感和失重感为设计理念,直到现在才呈现出某些类似于伊东丰雄和妹岛和世的建筑特征,似乎是在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隈研吾:伊东丰雄是我的同辈,但不是桢文彦的学生。他是菊竹清训的学生。我的理念是从自然环境当中找到与建筑融合的地方。
Q:这种融合的地方就是您表达透明感和失重感的地方?
隈研吾:密斯•凡•德•罗的作品用混凝土和玻璃表达透明感,而我要用更加温暖、更加人性的方式表达透明感。
Q:然而您在三里屯的项目中依然大量运用玻璃、钢和混凝土为材料,这与您的追求似乎是矛盾的。难道说因为是在城市里,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城市化”的材料?我的确能够看到三里屯的设计手法在东京也很常见,这是城市自己的问题吗?
隈研吾:我认为城市之中的建筑也需要使用自然的材料。我使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也包含了自然的意思。都市之中也有风吹过,也有愉快心情的体现,我的建筑内容实际上是结合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Q:您能更具体地介绍一下您所定义的“自然”吗?或者您设计的原型?
隈研吾:20世纪的建筑很注重建筑本身的内容,但我更考虑风是从哪里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我考虑的内容与通常建筑师追求的建筑形态和使用技能上的自然化不同,所以形态不是主要问题。我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的前后过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Q:如果从您定义的“自然”的角度来看的话,城市远比农村复杂,那么城市就成了比农村更加“自然”的地方。您对城市的看法究竟是怎样的?
隈研吾:即便是密度很高的地方,人也能够很舒适地生活,这是我对城市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城市中的建筑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活习惯。比如中国城市的建筑需要强调南北轴,这就是城市中的自然问题。
Q:您可否谈谈岩石等材料建的建筑,那些温暖的建筑通常都是美术馆且坐落在郊区,它们与都市中的“自然建筑”相矛盾么?
隈研吾:其实这其中没有矛盾。古代的庭园不就是让人在都市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吗?只是现在人们忘记了这种经验。这也是今后的城市规划中人们需要注意的。我希望我的设计能够唤醒人们的这种传统经验,但不是通过建筑形态。
Q:您的著名建筑中,透明感主要是通过砖的搭接造成间断的虚空空间而形成的。这种透明感和失重感与伊东、妹岛他们尝试使用“暧昧的”、半透明材料的方式有显著的不同。相反,这种手法其实更接近安藤忠雄的“用光”理论,因为砖或者岩石依然是不透明的,透明的是虚空间,或者与砖的厚度有关,实际上还是用光的变化来表现虚空间。
隈研吾:我不喜欢安藤式的混凝土建筑。他的确是以用光而闻名,但是他的建筑没有粒子感。人们判断一个空间的大小、远近、生物性、地位,往往要通过空间中一个一个的粒子,当人们看到这些粒子的时候会觉得很放心。而安藤的建筑中没有这种粒子感,所以会给人带来不安的感觉。我设计的空隙也是粒子感的一种表现,通过这些空隙,阳光和风可以进入建筑,给人亲近的感觉。人可以发掘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感到放心。由于这些粒子的存在,人会觉得放心,动物会生活得很健康,但是放在安藤的空间中可能会不舒服。
赵翔:我来解释一下。人是通过空间尺度从而感受空间的,如果忽然碰到一个巨人的话,心中一定很紧张,觉得他很吓人;如果是和自己尺度差不多的东西,就会觉得有安全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粒子感,将一个大的建筑拆分成很多小的粒子,人们在接近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放心。
Q:在“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中,似乎您开始追求另一种透明感,即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另外似乎整个日本的建筑界也向追求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和失重感倾斜,例如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妹岛和世就是典型,并且从她获奖开始,大家都或多或少设计出了一批类似风格的建筑。
隈研吾:你大概指的是我在玻璃之间夹羽毛的做法吧,那只是个人的想法。关于追求“暧昧感”这件事情,不光是日本,整个世界都是。比如用计算机做的非线性设计,美国的建筑师比较注重“形”的设计,扎哈•哈迪德用混凝土做的起伏感也是“暧昧”的表现,让城市的天际线不再棱角分明。然而她的整个建筑都用混凝土是我所不欣赏的,如果想表现“暧昧”、轻盈的感觉,我更倾向于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术来表达环境本身和建筑的复杂性。
Q:现在参数化设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这些技术会不会给您的建筑设计带来灵感或者变化?
隈研吾:我做的柔软线条的建筑就是参数化非线性技术带来的结果,但是动物回到自己的“窝”的心态始终是不变的,现在这种心态由于有了计算机而变成了可能。
赵翔:“窝”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柔软的。过去没有计算机技术,很多情况实现不了。现在有了计算机技术,建筑可以做得更加温暖、柔软。BIM 这样的技术可以促进空间的生成,这就是说计算机做出了让人更有归属感的建筑。
Q:您之后有什么设计上的打算吗?
隈研吾:目前用混凝土和钢铁建成的都市已经出现了瓶颈,我要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术及更多元化的手段,使城市变得更加自然。
内容简介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本書論述奠基在兩大基礎,一者是作者對各都市的調查,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和其他世界各地,另一者則是從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從人的視野與習慣來考慮城市的評估和設計。從這個基礎之上,蓋爾談及如何透過對環境的審視和細部的具體設計,讓人駐足停留、讓人觀看、聆聽和攀談,以使一個地點具有對活動的吸引力。 本書最早於1970年代出版,目的是為點出當時機能主義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缺點,也強調建物間的生活是建築規劃、都市設計與城市計畫的重要層面之一,且必須審慎考量。現在35年過去了,許多建築風格和理念也出現了好幾年。這些年以來,各方面顯示,審慎處理城市和住宅區的活動仍是...(展开全部)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本書論述奠基在兩大基礎,一者是作者對各都市的調查,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和其他世界各地,另一者則是從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從人的視野與習慣來考慮城市的評估和設計。從這個基礎之上,蓋爾談及如何透過對環境的審視和細部的具體設計,讓人駐足停留、讓人觀看、聆聽和攀談,以使一個地點具有對活動的吸引力。 本書最早於1970年代出版,目的是為點出當時機能主義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缺點,也強調建物間的生活是建築規劃、都市設計與城市計畫的重要層面之一,且必須審慎考量。現在35年過去了,許多建築風格和理念也出現了好幾年。這些年以來,各方面顯示,審慎處理城市和住宅區的活動仍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以下兩點也都強調了這個概念:現今世界各地使用高品質公共空間的比率正不斷成長,同時大眾對於城市品質的興趣也不斷增加。建物之間生活的特色隨著社會情境而改變,但事實證明,在公共領域運作人類質量的基本原則和品質標準仍十分一致。 過去幾年來,本書不斷的更新、修改,並被翻譯成15個語言。本書為英文的第六版,與前幾版本有所差異。加入了新的材料、新的圖表,但並無更動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要的概念:好好的照顧建築物之間的人們和珍貴的生活。 在歷史的這一刻,隨著不斷的成長和現代化,全世界各城市都在進行極大的改變。本書所展現的人性計畫準則,可以在這些重要的過程中作為啟蒙。 丹麥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專家,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曾任教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也是蓋爾建築事務所(Gehl Architects)的創辦人。蓋爾透過對行人與單車友善的設計來強化都會生活,並以此著稱。 蓋爾在1971年在丹麥首度出版《建築之間》,並在1987年出版該書的英文版,從此對全球的都市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哥本哈根擁有全球開創得最早也是長度最長的徒步街道之一,這項政策和蓋爾的理念後來影響了世界各地都市。蓋爾參與的都市改善計畫遍佈全球,包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澳洲紐西蘭的許多城市。他被視為人性化城市的首要倡議者。2100433B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第一版。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