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学和研究平台,包括“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电力机器人技术”分室、“大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分布式光储的能源互联网运行与规划”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电网安全监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学科研究平台;有“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电力特种机器人”等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清洁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电网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有“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华自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南省电力公司实习基地”电气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5个国家级教学平台;有“湖南省电动交通与智能配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气信息类专业”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控制”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分布式发电及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智能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等优秀实验平台,建设有《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等湖南省精品课程。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四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电路与系统两个学科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等三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电气工程学科入选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首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通过复评,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
学院教学科研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26人、副高职称52人,博士(后)学位65人,留学归国人员45人;有“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8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15人、“湖湘学者”特聘教授8人。
近5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和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在内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400余项,年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学院教师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3项;获发明专利1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已被SCI、EI和ISTP三大国际检索收录800余篇;学院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公开出版专著13部,出版教材30余本。
学院聚焦电力行业,立足学校实际,凝练特色,逐步确立了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基于铸造国内一流的电气信息类工程人才的“弱电与强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院与企业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过程育人、文化育人、科技育人、实践育人”,打造了“立足基层电力公司开展的与专业实习紧密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建设有“心情驿站”(湖南省首批特色成长辅导室)、“网络E家”微平台(2016年湖南省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智能电力设备监控技术创新团队”(2014年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在校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科技竞赛奖励200余项,其中包括“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2项,省特等奖5项,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2银4铜,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1项、二等奖10项、省一等奖37项;本科生申请专利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60多来,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各层次毕业生2万余人。长理电气人扎根基层、脚踏实地,风雨兼程,捷报频传,涌现出了一大批企业(政府)高级管理人才、劳动模范、创新能手和专家学者、自主创业典型。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没有较好,只有较差!都是独立院校,民办性质!
符慧林:党委书记
陆佳政 :院长
陈仁凯: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分管学院学生工作及校友工作
樊绍胜:副院长,分管学院研究生工作
夏向阳:副院长,分管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及工会工作
杨洪明:副院长,分管学院科研工作
唐欣:副院长,分管学院教学工作
李泽文:副院长,分管学院学科建设工作2100433B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硕士毕业论文发表规定期刊目录 (2011 年试用稿 ) 所列核心期刊以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08年版》、《中国科学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由原自动化系(部分)和学校计算中心组建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对IT人才需求的急剧上升,信息工程学院的办学规模不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与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行政。
结构如《机构图》所示: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任领导 |
|
职务 |
姓名 |
书记 |
吉育峰 |
院长 |
韩肖清 |
副书记 |
郭春耀 |
副院长 |
王淑红 |
副院长 |
窦银科 |
院徽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院徽由中心图案、学院的中文名称(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英文全称(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湖南大学前身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机科的年份(1921年)构成。
院庆
2021年10月2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一百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