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模式研究 | 作 者 | 唐继刚 |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802097070 |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模式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系统研究、阐述城市绿地空间配置对其生态效益的影响,努力构建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思路是,首先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分解为大气净化、气候调节等八项生态服务功能,然后把每项生态服务功能分解为一个或多个生态过程,最后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格局制约生态过程的理论,推测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如何制约每个生态过程、每项生态服务功能。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
1.1.2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1.1.3 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城市绿地相关研究进展
1.2.3 对研究进展的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1.3.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如何制约其生态服务功能
1.3.3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1.3.4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本研究的支撑理论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2.1.2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
2.2 有关景观格局制约生态过程的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2.2.2 景观组成单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2.2.3 景观镶嵌体格局与生态过程
2.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2.3.1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2.3.2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特征
2.3.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在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及扩展
2.4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2.4.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2.4.2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2.5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理论
2.5.1 “绿带”理论
2.5.2 “绿径”理论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3.1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构成
3.2 气体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2.1 净化空气
3.2.2 减少粉尘和细菌
3.2.3 降低噪声
3.3 气候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3.1 光照调节
3.3.2 温度调节
3.3.3 湿度调节
3.4 干扰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5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3.6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功能
3.7 灾害避难生态服务功能
3.8 休闲娱乐生态服务功能
3.9 文化展示生态服务功能
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
5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6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2100433B
作 者:唐继刚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01
版 次:1
页 数:129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1尊重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存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设计中应该尊重自然资源,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以自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将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园...
.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 (1)各级各类公园的系统:按级差服务半径分布的,不同规模的各级基本公园和不同类型特点的专类公园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园系列。它们是方便实用,造园和绿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公用绿地。一般...
唐继刚,男,1976年12月生,山东枣庄人,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讲师。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旅游规划,旅游企业营销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9年至今,主持或参与景观设计、旅游规划课题1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 一、城市绿地规划与布局的原则 城市绿化指标的实现, 首先体现在城市绿化规划之中。 在制定城市绿地规划时, 要从当地实 际出发,注意把握好以下要点: (1)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绿化用地指标。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划定城市建设的各类绿地范 围和控制线。 (2) 科学安排绿化用地布局。 城区内公共绿地应均匀分布, 城市建成区和郊区各类绿地, 应当合理布局。 (3) 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在城市周围和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建设绿色隔离带,充 分发挥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4) 实行严格的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在规划中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按照规划 进行绿化管理。 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 不得改作它用。 城市范围内河岸、 湖岸、海岸、山丘、 坡地等地段, 是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区位, 也是居民最适宜的休息活动场所, 应当作为城市 绿化管理的重点地段,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城市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城市绿地规划概论 一 .绿地的概念 1.《辞海》 :“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或指 “凡 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 2.绿地包括三层含义 :有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 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3.城市绿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JJT91-2002) 广义: 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狭义: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 “公园 ”。 “绿地”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有关栖地碎裂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生态学中的结构与功能原理和集合种群理论。在利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生境破碎化进行研究时,有两点假设:一是将斑块比喻成海洋中的岛屿;二是假设斑块周围的异质环境对斑块中的有机体来说是难易逾越的“海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栖息地斑块之间的通透性远远大于真正的岛屿。斑块动物种群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些影响有时甚至大于斑块内部的结构效应。所以,岛屿生物地里理论在研究栖地碎裂化时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景观生态学的结构与功能原理从复杂的空间格局出发,将空间格局定义为基质、斑块和廊道等元素来研究破碎生境中的种群动态,充分考虑了生境的空间异质性。结构与功能原理强调环境的复杂物理结构,探求不同空间尺度上异质物理环境所产生的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生态后果,由于这种复杂性,所以数学建模和量化分析困难重重。集合种群理论充分考虑了斑块空间格局对种群的影响,对空间环境的简化使其理论内涵与实际应用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经典的集合种群理论由Levins于1969年提出,在随后的几十年里McCullough、Schwartz、Hanski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提出了状态转换模型、多种群模拟模型和关联函数模型等。Pulliam及Pulliam和Danielson提出了源种群、汇种群以及相应的源生境、汇生境的概念,为集合种群理论增添了新的活力,并使集合种群理论得以广泛地应用到栖地碎裂化对动物种群影响的研究中。 2100433B
(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二)改善城市气候
(三)降低城市噪声
(一)日常游玩
(二)休疗养基地
(三)文化教育园地
(四)社会交往空间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
(二)美化市容
(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艺术效果
(一)防火防震
(二)防风固沙
(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2100433B
《风资源与微观选址:理论基础与工程应用》涵盖从风资源工程学、风数据分析到风能气象学等与风资源技术相关的几乎全部知识领域,并与国际前沿接轨。作者从事这方面技术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风资源与微观选址:理论基础与工程应用》所涉及的内容都来源于作者的实际工作,以期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