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修复技术 | 作 者 | 金相灿,周付春,华家新,钟明 |
---|---|---|---|
ISBN | 9787030441867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05 |
前言
上篇 理论与方法
下篇 案例与实践 2100433B
本书着重研究与讨论城市河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特征变迁、环境状态变化、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阐述了城市河流中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与营养盐的污染机理,同时系统地提出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理念、集成工程技术、管理平台与总体方案,系统介绍了城市河流清水产流机制修复体系与方法,并提供了三条城市河流综合治理的案例。
赤泥碱性高养分贫乏土壤结构性质差植物难存活裸露赤泥堆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仅利于堆场自身稳定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多年来国内外也有较多研究报道添加改良成分早 1968 年德国 Stadt 氧化铝厂开始使用排弃大...
顺德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奇迹,经济实力连续四年居全国百强县首位。但随着顺德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在各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有些问题也就随之而生,如:城镇水域的污染就是一例。每当我们走近学校附近的羊...
你的问题问反了,不是那里有被污染的河流,而是那里有没被污染的河流!你沿着北京所有的河流水系走走,一下水样,看看有一条是没被污染别的吗?我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也走过北京的山山水水,那时无论那里的水都非常...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陈兴茹 女 黑龙江人 博士生 主要从事城市河流的生态景观修复研究 文章编号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陈兴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力学研究所 北京 摘要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 发展息息相关 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 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 如直线化 平面化严重 水环境质量恶劣 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水景观缺乏等 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 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影 响 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 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恢复河流生态 功能的方法 多自然河流建设 生态技术的应用 创造适宜的生境 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 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 的主要因素 合理的可见度 景观异质性 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 文化底蕴的挖
内容简介
《河流污染治理规划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际应用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对河流污染治理规划编制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河流污染治理规划理论与实践》还对城市污水系统规划、河流污染治理规划、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的制订、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政策及法律、水环境整治的决策支持系统作了详尽的介绍。每一章都附有一个实例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最后,介绍了上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及“十五”行动计划。2100433B
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在使用的或已经过试验验证的污染河流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建设雨、污水管网,将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者人工湿地,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从而削减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截污分流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问题,但实施难度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个部门,因此一般需要通过行政手段辅助。
引水冲污。引水冲污实际上是通过清洁江河水置换河道的污染河水,将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释或带入下游,从而降低河道的污染负荷,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但引水冲污只能稀释或转移污染物,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总量,在当地水源不足时,需要外购清净水,成本较高。
底泥疏浚。底泥是河流污染的内源因素之一,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分解,会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同时产生硫化氢、磷化氢等恶臭气体,使河水变黑变臭。底泥疏浚是通过底泥的疏挖减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能永久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有效减少内源污染,对改善河流水质有较好的作用,但该法工程量大,而且淤泥清除力度过大,会将大量的底栖生物、水生植物同时带出水体,破坏原有的生物链系统。而且疏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淤泥,如处理不善,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曝气复氧。曝气复氧技术主要用于应对河道的突发污染,即在适当的位置针对河水进行人工复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活力,使水体自净能力增强,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状况。曝气复氧法操作简单,有利于污泥絮凝和水质混合,但该过程无法迁出、转移、输出污染物的分解产物,可能导致河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反弹。
化学除藻。化学除藻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品破坏水体中的胶原体,从而达到除藻的目的,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可分为除藻剂除藻、混凝沉淀剂除藻、化学氧化剂除藻。化学除藻的工艺简单,除藻速度快,可操作性强,但添加剂的使用量对除藻效果影响较大,如控制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
重金属的化学固定。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会以离子态或某种结合态进入水体,但通过加入碱性物质,调高河水的pH值,重金属会形成硅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等难溶性沉淀物,固定在底泥中。该法见效快,操作简单,可有效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入水体,但施用量不应太多,否则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
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主要依据天然河床、人工填充滤料等载体上附着的生物膜,在人工辅助曝气或者直接利用水中溶解氧的条件下,通过吸附、降解及过滤作用去除河水中的污染物。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有机负荷高、载体比表面积大、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生态修复。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的水体生态系统,恢复河流中生态群体及结构,使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转功能,在长期或突发的扰动下能保持稳定。一般通过岸线工程和水体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来实现。该技术可以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同时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COD、总氮和总磷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
河流污染类型确定的标准主要是参考我国《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50594—2010)及该河流规定的水质目标,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关于不同级别水质标准(Ⅰ~Ⅴ类水体)具体水质参数规定,与河流水质监测资料对比,可以进行水质达标或超标状况的评价。分析水质现状与水功能达标的差距,结合污染超标倍数、超标指标治理需求,以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中度及以上污染程度的河长进行排序,将污染河长最长的污染类型界定为河流的主要污染类型。
按照污染物的主要类型,可以将河流水污染分为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三种污染类型,按照各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污染划分为5个不同等级(无或低、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