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城市各向异性散射辐射与遮阳对建筑得热的影响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峥嵘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随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与气候变化,散射辐射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薄弱。课题在调研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评估现有散射辐射测试方法,在上海设计并建设了精度更高的太阳辐射测试站。基于此,分析了大气质量与天空状态等因素对总辐射数据的影响,建立适用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总辐射量计算模型,并提出空调用典型气象年构成方法的修正。然后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与验证,针对散射辐射的天空分布规律,提出更符合天空物理现象的四区域各向异性散射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更适合上海及气候特征相似区域,并为工程应用提出了简化模型。其次,深入研究了太阳辐射在遮阳翻板中的传递机理,摒弃传统遮阳翻板太阳能传递模型中“平板假设”和“漫反射假设”,将翻板表面光学性能与几何形状纳入影响因子,将太阳能传递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建立新的遮阳翻板散射辐射传递模型和总辐射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经过自建实验系统验证,精度提高10%以上。第三,深入研究了遮阳建筑表面的对流换热机理,在代表性遮阳建筑的夏季典型工况实测基础上,通过带热表面的模型风洞实验与理论分析得到,遮阳翻板导致建筑表面钝体绕流的产生和发展提前,降低了建筑迎风面风速,减弱了对流换热能力。第四,根据围护结构与遮阳翻板、周围环境之间的物理关系,提出新的辐射换热角系数的模型,为更准确分析遮阳翻板建筑的热过程奠定基础。最后,对遮阳翻板建筑围护结构的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遮阳翻板可以降低建筑峰值得热,但降低了建筑外表面与周围环境、天空之间的角系数,同时考虑温度相对较高的遮阳翻板对于温度较低建筑表面的长波辐射,必然降低建筑对外的辐射散热能力,导致翻板建筑节能量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还受到翻板材质、加工工艺、安装方法与运行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翻板建筑的节能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课题结论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 2100433B
课题研究城市环境中散射辐射的各向异性特点及其对遮阳建筑表面得热的影响。以夏热冬冷、四季潮湿的发达城市为背景,通过自建小型气象台站和上海及其它地区气象数据的支持,收集到达建筑表面的散射辐射参数,分析城市的大气环境和密集的人造体表面对散射辐射特性的影响,建立建筑表面接受的散射辐射的空间、时间规律;对比分析现有的散射辐射模型的适应性和优缺点,建立该地区环境条件下比较精确的散射辐射模型;应用以上模型,建立自然条件下刚性遮阳建筑表面微环境内辐射-对流综合换热模型,研究散射辐射在不同朝向上对刚性遮阳建筑表面得热的影响,提出刚性遮阳系统的性能评价模型。
岩石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值称为岩石的各项异性,岩石的各向异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微裂缝的存在以及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列,分布不同而导致的,这种各向异性会随着岩石的应力变化而变化,可称为应力各向异性...
1、片数要设置正确,以利于统计各种片数的散热器。 2、进出口中心距要要设置正确,能精确计算供水管的长度。 3、距地高度要设置正确,能精确计算供水管和回水管的长度。 4、回水方式,是同侧供水还是其...
该文基于阻抗边界条件(IBC),提出了3维各向异性材料涂覆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矩量法(MoM)解决方案。根据表面等效原理,采用感应电磁流以3维RWG(Rao-Wilton-Glisson)矢量基函数展开的伽略金法。以表面阻抗矩阵表征电磁参数,实现各向异性材料涂覆目标的电磁仿真,算例结果与Mie级数解等精确结果吻合良好。对各向异性材料涂覆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分析,为目标的雷达隐身和反隐身提供理论支持。
百叶遮阳双层皮幕墙散射-散射辐射理论与实验分析
由于治理理念的偏差,作为城市重要水资源的河流在城市热气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未被重视,现有研究严重不足。本项目提出定点观测和自行车移动测量相结合的一整套现场实测技术,研究城市河道内外水体和大气间热质动态平衡关系,考察实际状况下河流对城市热气候的影响范围;基于大气环境学和传热学边界层湍流换热理论,建立城市河流-大气局地热交换模型和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评价方法;将建立的该模型分别与城市区域热气候预测模型和城市CFD计算模型进行耦合,采用数值仿真和感度分析研究不同规划条件下城市河流对热气候的调节能力。本项目结合城市气候学、传热学、大气和建筑环境学相关理论,重点研究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的影响,为更好的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潜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成果为定量评估城市河流在解决高温化及热岛效应等城市热气候问题所起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撑,对合理利用开发城市河流资源,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00433B
批准号 |
50879015 |
项目名称 |
城市河流对城市热气候影响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901 |
项目负责人 |
刘京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35(万元) |
在自然对流散热产品中,PCB上的过孔大小对散热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具体有多大,还不知道,我们就从简单的产品分析开始,以单个芯片的过孔参数为对象,研究过孔参数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条件:
4层板 PCB 尺寸100x100x1.6mm
芯片尺寸:40x40x3mm
过孔范围:40x40mm
过孔镀铜厚度:0.025mm
过孔间距:1.2mm
过孔之间填充:空气
针对过孔,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对散热有影响:
过孔的直径
过孔的数量
过孔铜箔的厚度
当然手工也可以计算(并联导热):
不过既然有了软件,我们可以利用软件快速的计算出各种组合的变化:
1 过孔的直径影响(其他参数不变)
(为什么是线性呢?想想......)
2 过孔的数量影响(其他参数不变)
(也是线性。。)
3 过孔的铜箔厚度影响(其他参数不变)
(还是线性。。)
结论:
加热过孔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Z向导热的能力,让发热面的元件快速冷却,所以,结合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增加孔径,增加镀层厚度,增加过孔数目都是能显著强化Z向的导热的。
需要注意的是孔径的增加会破坏XY向平面的导热效果,不过这种破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另外,在过孔里面增加填充材料也能进一步提高Z向的导热效果。
在自然对流情况下,用过孔来进行对流散热带走的热量同样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