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器材包括炸药和引爆材料两类。
1.炸药
(1)黑火药:这是最常用的炸药,威力小。
(2)黄色炸药:又称TNT炸药,化学名为硝基甲苯,粉末状,不溶于水,冲击敏感性不大,需用雷管起爆。
(3)铵梯炸药:又称硝铵炸药,是TNT与硝酸铵及少量木粉的混合物。具有中等威力和一定敏感性,可用雷管安全起爆。
(4)胶质炸药:是硝化甘油与硝酸钠的混合物。有剧毒、易爆、不安全,爆炸威力大,使用时需格外小心。
2.引爆材料
有导火线(如鞭炮)和传爆线(用雷管起爆)。雷管有火雷管和电雷管。火雷管用导火线点火引爆,电雷管用电线通电引爆。
常用的爆破方法一般包括中小炮和大爆破两类。小炮用药量在1t以下,主要包括钢钎炮、深孔爆破、裸露炮、药壶炮和猫洞炮。爆破方法的采用应根据石方集中程度、地形、地质条件及路基断面形状等具体情况决定。
(1)钢钎炮。钢钎炮是指炮眼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7cm和5m的爆破方法。用于工程分散、石方少的情况。
(2)深孔爆破。深孔爆破是指炮眼孔径大于75mm、深度在5m以上(一般深8~12m),使用延长药包的爆破方法,多用于石方数量较大且较集中的情况。
(3)裸露炮。裸露炮是将药包置于被炸体表面或经清理的石缝中,药包表面用草皮或稀泥覆盖,然后进行爆破。该法仅用于破碎孤石或大块岩石的二次爆破。
(4)药壶炮(葫芦炮)。药壶炮是指在炮眼底部用少量炸药经一次或多次烘膛,使炮眼底部扩大成药壶形(葫芦形),然后将炸药集中装入药壶中进行的爆破。葫芦炮炮眼较深(一般为5~7m),它适用于均匀致密黏土(硬土)、次坚石、坚石。对于炮眼深度小于2.5m,且节理发育的软石、地下水发育或雨季施工时,不宜采用。
(5)猫洞炮。猫洞炮是指炮眼直径为0.2~0.5m、深度为2~6m,炮眼成水平或略有倾斜,用集中药包进行的爆破方法。它适用于硬土、胶结良好的古河床、冰渍层、软石和节理发育的次坚石,坚石可利用裂隙修成导洞或药室,这种炮型对大孤石、独岩包等爆破效果较佳。
(6)微差爆破。两相邻药包或前后排药包以毫秒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5~75ms)依次起爆,称为微差爆破,也称为毫秒爆破。多发一次爆破最好采用毫秒雷管。当装药量相等时其优点是:可减震1/3~2/3左右;前发药包为后发药包开创了临空面,从而加强了岩石的破碎效果;降低多排孔一次爆破的堆积高度,有利于挖掘机作业;由于逐发或逐排依次爆破,减少了岩石夹制力,可节省炸药20%,并可增大孔距,提高每米钻孔的炸落方量。根据断面形状和岩性,可采用不同的炮孔排列和起爆顺序。多排孔微差爆破是浅孔深孔爆破发展的方向。
(7)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是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
预裂爆破是在开挖限界处按适当问隔排列炮孔,在没有侧向临空面和最小抵抗线的情况下用控制药量的方法,预先炸出一条裂缝,使拟爆体与山体分开,作为隔震减震带,起保护和减弱开挖限界以外山体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作用,光面与预裂爆破后,在边坡壁上通常均留下半个炮孔的痕迹。
炸药是一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化学混合物,是一种受一定外力作用就能引起高速化学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并能将其集中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的物质。在爆破工程中主要分为起爆炸药和主要炸药。
起爆炸药是一种爆炸速度极高的烈性炸药,爆速可达2000~8000m/s,用以制造雷管。主要炸药指用以对岩石或其他介质进行爆炸的炸药,它的敏感性较低,要在起爆炸药强力的冲击下才能爆炸。
爆破作用原理是药包点火后产生高温(2000~5000℃)、高压(1~1.5MPa)而发生冲击波(波速达1000m/s),使药包体积膨胀千倍以上,这种爆破足以使岩体破坏而产生碎裂。药包共有集中药包、延长药包和分集药包三种类型。
爆破冲击波由药包中心呈球面向外扩散,按其破坏程度大致分为四个作用圈。
(1)压缩圈。爆破能使介质粉碎,产生塑性变形,在药包周围形成空腔。
(2)抛掷圈。爆破能冲出岩石表面,介质在重力场下作弹道飞行,产生抛掷现象。介质产生抛掷的范围边界,称为抛掷圈。
(3)松动圈。抛掷圈以外爆炸力大为减弱,但岩石结构受到破坏而松动。大块岩石下落崩塌,小块石块经雨水和振动作用缓慢滑坍。
(4)振动圈。岩石受振动而未破坏的范围。
(1)光面爆破光面爆破是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2)预裂爆破预裂爆破是在开挖限界处按适当间隔排...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是在开挖限界的周边,适当排列一定间隔的炮孔,在有侧向临空面的情况下,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预裂爆破:预裂爆破是在开挖限界处按适当间隔排列炮孔,...
第一、利用高压气体膨胀制冷,利用常温下的高压其他在膨胀种绝热膨胀,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型号,到达较低的温度,气体复热时即可在低温下制冷第二、液体蒸发制冷,在常温下冷凝的液体节流到较低的压力,它的温度也会随...
(1)对爆破人员进行技术学习和安全教育。
(2)对爆破器材进行检查和试验。
(3)消除岩石表面的覆盖土及松散石层,确定炮型,选择炮位。
(4)钻眼或挖坑道、药室,装药及堵塞。
(5)敷设起爆网路。
(6)设置警戒。
(7)起爆。
(8)清理爆破现场(处理瞎炮,测定爆破效果等)。 2100433B
常用的洗水方法有以下几种 : 1、普洗 (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涤, 只不过将我们平日所熟悉的洗涤 改为机械化而已 ,其水温在 60°-90°C 左右 ,加一定的洗涤剂 ,经过 15分钟的 左右普通洗涤后 ,过清水加柔软剂即可 ,使织物更柔软、舒适 ,在视觉上更自然 更干净。通常根据洗涤时间的长短和化学药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又可以分为 轻普洗、普洗、重普洗。通常轻普洗为 5分钟左右 ,普洗为 15分钟左右 ,重普 洗为 30分钟左右 ,(这个时间是不精确 ),这三种洗法没有明显的界限。 2、2、石洗 / 石磨( STONE WASH)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 浮石与衣服打磨, 打磨缸内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进行 ,以使得浮石 能很好地与衣物接触。在石磨前可进行普洗或漂洗 ,也可在石磨后进行漂洗。 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黄石、白石、 AAA 石、人造
本讲知识点问答及解题思路 1、常用的评标方法有哪些? 评标方法包括、综合评估法。 (1)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①含义。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要求的 投标文件,根据详细评审标准规定的量化因素及量化标准进行价格折算, 按照经 评审的投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 或根据招标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 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 经评审的投标价相等时, 投标报价低的优先; 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招标人自行确定。 ②适用范围。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 性能标准或 者招标人对其技术、 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 这种评标方法应当是一般项 目的首选评标方法。 ③评标要求。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 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 中规定的评标价格调整方法, 对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及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作必要的价格调整。 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招标文
爆破技术爆破方法
爆破作业的步骤是向要爆破的介质钻出的炮孔或开挖的药室或在其表面敷设炸药,放入起爆雷管,然后引爆。根据药包形状和装药方式的不同,爆破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
在介质内部钻出各种孔径的炮孔,经装药、放入起爆雷管、堵塞孔口、联线等工序起爆的,统称炮孔法爆破。如用手持式风钻钻孔的,孔径在 50毫米以下、孔深在4米以下的为浅孔爆破;孔径和孔深大于上述数值的为深孔爆破;在孔底或其他部位事先用少量炸药扩出一个或多个药壶形的为药壶法爆破。炮孔法是岩土爆破技术的基本形式。
在山体内开挖坑道、药室,装入大量炸药的爆破方法,一次能爆下的土石方数量几乎是不受限制的,在每个药室里装入的炸药有多达千吨以上的。中国四川攀枝花市狮子山大爆破(1971 )总装药量 10162.2吨,爆破1140万立方米,在世界上也是最大规模的大爆破之一。药室法爆破广泛应用于露天开挖堑壕、填筑路堤、基坑等工程,特别是在露天矿的剥离工程和筑坝工程 ,能有效地缩短工期 ,节省劳动力,而且需用的机械设备少,并不受季节和地方条件的限制。
不需钻孔,直接将炸药包贴放在被爆物体表面进行爆破的方法。它在清扫地基的破碎大孤石和对爆下的大块石作二次爆破等工作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仍然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这一方法从早期由人工手把钎、锤击凿孔,用火雷管逐个引爆单个药包,发展到用凿岩台车或多臂钻车钻孔,应用毫秒爆破、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等爆破技术。施工前,要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支护方式、工期要求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条件,选定掘进方式。
钻孔爆破法一直是地下建筑物岩石开挖的主要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对岩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开挖成本低,尤其适合岩石坚硬的洞室施工。钻孔爆破法开挖地下建筑物,应根据设计要求、地质情况、爆破材料及钻孔设备等条件作好爆破设计。
钻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①确定开挖断面的炮孔布置,包括各类炮孔的位置、深度及方向;②确定各类炮孔的装药量、装药结构及堵孔方式;③确定各类炮孔的起爆方法和起爆顺序。
露天开挖爆破比较,地下洞室岩石开挖爆破施工有如下主要特点:
(1)因照明、通风、噪声及渗水等影响,钻爆作业条件差;钻爆工作与支护、出渣运输等工序交叉进行,施工场面受到限制,增加了施工难度。
(2)爆破自由面少,岩石的夹制作用大,增大了破碎岩石的难度,使岩石爆破的单位耗药量提高。
(3)爆破质量要求高。对洞室断面的轮廓形成一般均有严格的标准,控制超挖、不允许欠挖;必须防止飞石、空气冲击波对洞室内有关设施及结构的损坏;应尽量控制爆破对围岩及附近支护结构的扰动与质量影响,确保洞室的安全稳定。
不同于露天和水下爆破,通常是在一个狭窄的工作面上进行钻爆作业,因此,它的特点是装药量少或使用低威力的炸药,多炮眼,装药量分散,爆破作用力均匀分布,属于前述松动爆破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围岩的破坏程度,技术上的要求比较严格。
地下爆破从技术上可分为两种:一是起掘进作用的掏槽爆破。其目的是在只有一个临空面的条件下,首先在工作面中央形成较小但有足够深度的槽穴,这个槽穴是整个地下坑道、隧道等施工开挖中的先导。掏槽爆破的炮孔布置方法很多,必须根据地质构造、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等条件,确定良好的掏槽眼(孔)的布置形式。二是要使地下坑道造成一定横断面形式的成形爆破。这种布孔法称周边孔,也称刷帮爆破。爆破的作用力是在两个临空面上均匀分布的,除了要使炸落的岩石块度均匀,便于清渣,抛置不太远,不致打坏支撑等以外,还应保证坑道开挖限界外的围岩受到最小的破坏,以减少超挖的数量。
随着地下工业的发展,为开挖地下飞机场、库、厂房等大面积空间的工程,使地下爆破技术也逐渐向大规模的大钻孔爆破技术发展。但目前地下大爆破技术经验较少。自从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以后,促进了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的发展,每次爆破的超挖量减少到了最低量,围岩的稳定性大为增加,使地下工程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