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系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于2015年被科技部认定“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与加拿大、美国、厄瓜多尔等国际伙伴围绕智能制造服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杨善林院士担任,主任由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教授担任,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2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获得者8人。在智能制造服务领域组建了5个方向团队,固定研究人员中2/3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基地现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高校创新团队、重庆市海智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5个,建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学术硕士点。 2100433B
(1)报名的时候不填导师的,(2)是的,一个方向招收的人数不会太多的,一般招2-3个人,最多的也不会超过10名的,(3)招生人数包括保研的人的,你应该把这些名额剔除的,(4)你挺喜欢传媒的,我建议你选...
一般是管理类,但是有的院校比如说中南大学会和优势学科土木工程放在一块,是工科和管理类的结合,具体看哪个学校,按正规属于管理类。因为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有十几个那。主要的有信息管理与...
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生产经营管理(Production Opration management)、工程经济或技术经济(Engineering economy)、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线性...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依托于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并覆盖工商管理等学院。该学科招收企业管理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系统博士学位研究生,并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最早开始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是山东省\"九五\"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学科、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在山东省具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优势学科。(一)学科优秀学术带头人辈出,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按学科方向设置关键学术岗、优化学术骨干教
学院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力量雄厚,现有,副教授29人,其中、硕士21人。教师中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重庆市中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教师7人。有重庆工商大学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8人。担任中国包装工程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担任全国分离机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杂志董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1人;担任“重庆市工业装备数控化推进工程”专家组专家1人;担任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人。学院长期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重庆大学王时龙教授、加拿大林军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重庆工商大学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导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级学术骨干1人。
重庆工商大学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所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863/CIMS子课题、重庆市科委火炬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近10篇,出版著作2部,即将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4项、国家专利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
重庆工商大学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
1、工业用油的油水和固液分离技术、喷灌技术及其设备开发;
2、精密成型技术、车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设备;
3、专用与通用机械加工、检测设备的设计;
4、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技术;
5、工程机械与环保设备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
6、工业生产过程与设备的测控系统设计与故障诊断技术;
7、新型医疗器械、仿生机械的光、机、电、液集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06年12月14日,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重庆市科委、重庆科技学院三方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建设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详情
研究院设在重庆大学城重庆科技学院大学城校区内,建成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垃圾焚烧发电装配、集成、调试基地,首期投入100万元,此后,将根据研究院的科技成果产值,每年投入不低于100万元的研发费用。同时,重庆市科委还将连续5年对研究院给予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