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室
建筑物理实验室自2004年开始认真组织参与创新实验教学,提倡学生新创意。通过创新实验平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其创新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建筑CAD实验室
建筑CAD实验室创建于1985年,1991年开始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景园、室内设计等本科教学中大力推广CAD技术。建筑CAD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相辅相存。建筑CAD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建筑数字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形成基础、提高和创新的三个层次教学体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用字上下工夫,同时与国际主流建筑CAD软件公司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教学内容一直涵盖最新前沿技术,并广泛推广高水平的认证教育体系。
建筑CAD实验室硬件设备主要由学院自筹资金和学校实验室建设资金购置,目前学生用计算机共计有80台。实验室管理设备共计:520台件,总金额:463万。全天为学院及全校师生免费开放。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原有建筑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上,申报成功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成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学历硕士点由7个新增至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原来的6个新增为14个。此外,学院现有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重庆市二级重点学科。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国家特色优势专业,承担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山地城镇规划与科学”和“985工程”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11年,学院承担“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山地城镇规划与科学”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面启动“985工程”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获国拨经费822.05万元,资金使用情况良好。
建筑城规学院基本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山地城乡建设与发展为学科特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全国影响力的山地建筑学科。构建融贯“山地建筑学(含历史理论)、山地城市规划学、山地风景园林学、山地建筑技术科学”四位一体的“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构成体系。
建筑城规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构建了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专业教育的“三层次七系列”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实验教学建设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和专业理论教学必要的技术支撑。“三层次七系列”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仅满足了专业基础教学对专业知识传授的要求,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开放性的拓展平台。
中心每年面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建筑类专业,以及土木工程、城市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部分专业本科生,开设各类实验课程60门、实践环节课程10门,服务学生2400多人次,完成实验12万人时数、实践11万人时数。
中心还结合新的教学改革项目,承担了建筑学部跨专业联合本科毕业设计和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任务。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1952 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合并而成,是国内最早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1994 年学校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
作为大三在读,我基本同意两位前辈的说法。我再补充一点自己的感觉吧,也是正负能量都有…可能是因为地缘因素,身处同为老八校的重大并没有像东部学校的那么多的交流。演讲和沙龙我们学校自己也举办了很多,但是,如...
去考研论坛重大版块问问
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队伍,专、兼职人员共76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高工)32人、工程师(讲师、实验师)19人,助理实验师5人,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6人。
建立了体系完整、层次丰富、与专业主干课程高度匹配的实验教学体系,持续建设完善了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构造技术实验室、建筑CAD实验室、GIS实验室、虚拟现实及数字技术实验室、风景园林综合实验室7个实验平台。
结合建筑城规学院“立足中西部、面向山地城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研究型学院”的办学定位,本实验教学中心确立了“产学研相结合、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建筑类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并按照“基础知识强化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及工程实践相协同”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
截至2015年,实验教学中心团队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1090余篇,其中代表性文章有304篇。
主持研究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基金项目14项;中央高校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金项目8项;主持研究及完成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3项,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6项;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项目9项、其他部门科研项目8项;国家、部省及企业及横向科研项目共680余项。
完成获国家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和省部级工程设计奖励共计45项。获得国家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2100433B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 ) 您现在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 下载器所生成的文档 此文档的原件位于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blog.sina.com.cn/lotusbaob http://www.docin.com/p-6199710.html
2010年10月16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成立大会暨\"当代建筑教育中的建筑技术科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硕贤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教授、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王锦隧教授、全国高等教育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崑教授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中国建筑学会、中国照明学会、全国建筑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建
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重庆大学建筑系;
1952年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以重庆大学建筑系为基础,联合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6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成立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系;
1994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重庆大学后,学院更名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学院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平台下,以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建筑技术科学系和建筑历史研究所“四系一所”组织结构基础上,形成以下11个研究平台。
学院现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重庆大学建设国家“双一流”学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2个重庆市“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3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3个住建部二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1个重庆市二级重点学科。
城乡规划系现有老师39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6名、讲师10名、助教1名;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29名。赵万民、李和平先后获聘为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
建筑系现有在职教师45人,其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8.9%,绝大部分教师拥有国内外名校硕士以上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有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1人,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120余名、硕士研究生80余名、博士研究生5~6名。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香港等地学习、工作和交流的经验。
建筑技术科学系现有专职教师22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12名(含重庆大学“百人计划”人才1名)、硕士生导师11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86%。
风景园林系师资由风景园林和艺术学两个一级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这也形成了重庆大学风景园林的特色。全系共有专职教师34人,兼职教授3名,其中高级职称占58%,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占48%。
【院长】杜春兰
【党委书记】李和平
【副院长】卢峰
【副院长】谢辉
【副院长】褚冬竹
【党委副书记】葛毛毛
【规划院总经理】周茜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