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 类 别 | 中国重庆 |
---|
建筑学
(理工类 本科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有进行建筑设计和建筑管理,具有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管理及建筑教学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绘画、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CAD、建筑理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工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院、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建筑管理和政府职能管理等工作。
景观建筑设计
(理工类 本科 五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景观规划理论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绘画、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景观规划与设计、区域景观及风景区规划、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共艺术、环境行为学、景观工程、景观表达、园林植物与生态、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GIS)。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建筑装饰设计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单位、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各类专业设计事务所等单位从事景观、园林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规划、建设监理、物业管理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设计或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
(理工类 本科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土木工程学科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掌握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研究开发、建筑施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房屋结构设计、钢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计划、建筑结构CAD、建筑结构抗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建设投资咨询公司、大中型企事业的基建管理部门及相关行业、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项目前期策划、建筑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审计、投资评估和政府职能管理等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工类 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建筑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室内环境等人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冷热源工程、燃气工程等城市公用设施领域、建筑节能领域,以及房地产物业管理、工矿企业等部门,从事设计、开发、安装、经营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冷热源工程、供热工程、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设备工程、建筑供配电、施工技术及组织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相关行业、城市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经营与管理和政府职能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理工类 本科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应用以及污、废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回用或排放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中,从事水工程与科学以及水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建设与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水分析化学、建筑力学、电工电子学、流体力学(水力学)、泵与泵站、水文学、水处理生物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工艺设计、水工艺设备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规划设计部门、城市公用事业部门、城市市政建设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物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房地产公司、科研部门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施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理工类 专科 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与组织管理、装饰工程造价概、预算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艺术修养,获得注册室内设计师或注册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素质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色彩、素描、构成、建筑CAD、计算机效果图﹑建筑装饰设计初步、民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原理、建筑装饰构造、建筑室内设计、建筑装饰预算报价、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装饰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事建筑装饰工程室内设计、建筑装饰施工与组织管理、装饰工程造价概、预算等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
(理工类 专科 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房屋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坚实的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中各种问题的能力,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完成建造工程师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CAD、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建设法规、建设项目监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基建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基建管理等工作。
学院已建有大学化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建筑结构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建筑设备实验室、热工实验室、水分析化学实验室。拟建实验室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综合实验室、给排水综合实验室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
学院毕业学生主要面向各类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及安装企业、建筑装饰企业、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房地产园林景观开发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建设投资咨询公司及相关行业和政府建设管理职能部门等单位,从事项目前期策划、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和政府职能管理等工作。
1、专科本科住宿上完全一视同仁,都是交什么钱住什么寝室(有两种选择)。 2、工程造价属于土木建筑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也可以叫它“工程造价系”。 3、不会,而且在这个学校,专科生由于有通过专升本拿到重大...
1.本科生全部在江宁九龙湖校区,研究生与博士生在四牌楼校区2..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
老大!这个在怎么说也是个三本撒!就这样就去读了啊!你给钱也读不到的!在怎么也要混到高三才可以拿钱读教育!
学生所在学院 专 业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任 课 教 师 考 核 方 式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学院 专业 班 题 目 任务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 月 8 日审查 院 长 2010 年 1 月 9 日批准 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1、必须是本人独立完成,设计成果合理,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 2、工程量计算工程,方法必须严谨,结果正确,数据真实可靠; 3、价格信息来源于市场,价格合理; 4、格式按照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统一格式要求,内容须 如实填写完整; 5、开题报告论证充分; 6、学习态度认真,工作作风好,遵守纪律,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7、能熟练的综合运用所学基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开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专业。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土建系。2000年,新重庆大学合并成立,与原建安系、原应用科学与技术系测绘学科一起组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7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5月,重庆大学学科调整,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一起组建新的土木工程学院。
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基础教学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4个教学系。
岩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和力学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力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270人,专任教师2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76人,副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77人。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人选4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6名,重庆市“巴渝学者”3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19名,重庆市教学名师1名,重庆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11人,重庆市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级教学团队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