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储能材料与技术的专著。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是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书名 | 储能材料与技术 | 作者 | 樊栓狮,梁德青,杨向阳 |
---|---|---|---|
ISBN | 750256070X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4-10-0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大32开 |
"第1章 绪论1
1.1 气候变化与能源效率1
1.2 储能技术及其应用2
1.2.1 什么是储能2
1.2.2 什么是储能技术2
1.2.3 能量储存方法4
1.2.4 储能系统的评价指标7
1.2.5 储能技术的应用7
1.3 储能技术发展状况与展望11
1.3.1 储能技术发展的历史11
1.3.2 储能技术发展的前景14
1.3.3 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15
1.3.4 需要研究的课题15
参考文献15
第2章 储能技术原理17
2.1 能量转换原理17
2.1.1 能量的基本转换过程17
2.1.2 热力学基本定律18
2.1.3 热力学第二定律19
2.2 热机的原理22
2.3 机械能储存技术24
2.4 热能储存技术27
2.5 化学能储存技术34
2.6 电能储存技术38
2.7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39
参考文献42
第3章 储能材料的基本特性45
3.1 相变的焓差(Δ??H??) 45
3.2 相平衡特性47
3.3 相变过程的特性54
3.4 气体水合物的特性56
3.5 水的特性60
3.6 冰的特性61
3.7 水合盐的特性62
3.8 高分子储能材料的特性63
3.9 储能材料的热物性及测定方法65
3.10 储能材料的遴选原则70
3.11 常用材料的储能特性对比71
参考文献73
第4章 冰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应用74
4.1 发展蓄冷空调的效益分析74
4.1.1 社会效益74
4.1.2 经济效益76
4.2 空调蓄冷方式及其技术77
4.2.1 水蓄冷77
4.2.2 冰蓄冷79
4.2.3 共晶盐蓄冷85
4.3 空调蓄冷系统运行方式85
4.3.1 水蓄冷系统85
4.3.2 冰蓄冷系统87
4.4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法92
4.4.1 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92
4.4.2 蓄冰装置的形式选择95
4.4.3 确定蓄冰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96
4.4.4 确定制冷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容量97
4.4.5 选择其他配套设备98
4.4.6 蓄冷空调工程实例简介102
4.5 蓄冷空调发展106
参考文献108
第5章 电能储存技术及应用110
5.1 概述110
5.2 抽水蓄能的应用111
5.2.1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111
5.2.2 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112
5.2.3 抽水蓄能电站的组成部分114
5.2.4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115
5.2.5 近年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状况117
5.3 超导储电能技术的应用119
5.3.1 超导磁储能技术119
5.3.2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126
5.4 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应用131
5.4.1 电容器储能原理131
5.4.2 箔式结构脉冲电容器132
5.4.3 自愈式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132
5.4.4 高能储能密度电容器的发展趋势133
5.5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的应用135
5.5.1 压缩空气储电技术简介135
5.5.2 利用压缩空气储存电能的原理136
5.5.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137
参考文献141
第6章 热能储存技术的应用143
6.1 热的传递方式144
6.2 热能储存方式146
6.2.1 显热储存(sensible heat storage) 146
6.2.2 潜热储能(latent heat storage) 148
6.2.3 化学反应热储存(chemical reaction heat storage) 149
6.3 蓄热技术的应用149
6.3.1 太阳能热储存149
6.3.2 电力调峰及电热余热储存150
6.3.3 工业加热及热能储存151
6.4 几种蓄热系统的实现方法151
6.4.1 水蓄热151
6.4.2 冰蓄热152
6.4.3 蒸汽蓄热154
6.4.4 相变材料蓄热156
6.5 蓄热系统用于北方供暖159
6.5.1 蓄热式电锅炉159
6.5.2 推广应用蓄热式电锅炉的意义161
6.5.3 蓄热式电锅炉的设计计算实例162
参考文献167
第7章 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及其应用168
7.1 概述168
7.2 气体水合物的性质169
7.2.1 气体水合物的定义169
7.2.2 气体水合物的物理性质169
7.3 气体水合物蓄冷现状170
7.4 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选择174
7.5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175
7.5.1 气体水合物相平衡实验17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自1983年开始研究热能储存技术以来,已完成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书即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而严谨地论述了能量储存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基础,储能材料的性能要求、选配方法及热物性测定,对电能、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和水合物储能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着重对一些成熟技术如冰蓄冷空调技术、电能储能技术、蓄热供暖技术、气体水合物储能技术、化学能储存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论述。本书涉及了储能技术的主要研究与应用领域,包括日常生活、建筑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开发及交通等领域。本书可供暖通、空调、建筑、热工、化工、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及工程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师生参考。
电磁储能包括:超导储能、电容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1、超导储能超导储能系统(SMES)利用超导体制成的线圈储存磁场能量,功率输送时无需能源形式的转换,具有响应速度快(ms 级),转换效率高(≥96%)...
机械储能包括: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1、储能储能是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上池水库中的水发电。储能的释放时间可以从几个小时...
可做太阳电池材料的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GaAs、GaAlAs、InP、CdS、CdTe等。用于空间的有单晶硅、GaAs、InP。用于地面已批量生产的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其他尚处于开发阶...
第 1 页 共 8 页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与展望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与展望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相变储能材料,能够 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 1相变储能材料基本内涵 1.1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实际上是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建筑材料自身的 结构或者相态变化,来激发潜热性能,在改变环境温度的时候,从外 部环境中释放和存储热量,从而达到保温作用热功能复合材料,简称 为 PCM.通过这种材料的相变潜热性能来达到利用和存储能量的目的, 对于研究和发现节能环保材料具有很大作用,是近几年和未来能源发 展和利用方面的主要方向。 1.2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特点 依据存储能量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种,储热材料和储冷材料。依据 存储能量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 化学反应储能、显热储能、潜热储能。 化学反应储能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因此不是十分适用。显热储能 由于具有不停变化的自身温
选择了几种脂肪酸,依据二元低共熔原理,制备出适合建筑材料使用的二元有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DSC分析了复合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等热性能,结果表明:当CA∶LA;CA∶MA;CA∶PA的质量比分别为53.45∶46.55∶60.2∶39.8∶61.6∶38.4时,其相变焓和相变温度分别为CA-LA:120.7J/g;20.82℃,CA-MA:120.3J/g;19.15℃,CA-PA:142.9J/g;22.05℃,适合于民用建筑对相变材料的要求。通过SEM分析检测了珍珠岩吸附相变材料后的表面微观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羧酸均匀吸附在多孔基体中,此种材料可以应用于夹心节能建筑围护结构中。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应用光伏学、电池组件生产工艺、光伏逆变器原理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