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方法与系统 | 作 者 | 丁华 |
---|---|---|---|
类 别 | 矿山工程技术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9年5月 | ISBN | 9787030607744 |
第1章绪论
第2章采煤机动力学分析
第3章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第4章基于NX的采煤机参数化CAD建模子系统
第5章基于NX NASTRAN的采煤机参数化CAE分析子系统
第6章基于NX NASTRAN的采煤机参数化优化设计子系统
第7章基于ADAMS的采煤机在线参数化仿真子系统
第8章基于ADAMS的采煤机上传模型在线仿真子系统
第9章基于ADAMS的采煤机仿真记录与仿真视频子系统
第10章系统测试与应用
第11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采煤机动力学分析方法与系统》运用矿山机械、信息工程学科交叉的最新理论与应用技术,建立了采煤机整机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采煤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提出了集采煤机建模、分析、优化为一体的数字化设计方案;突破了采煤机参数化CAD建模、参数化CAE分析、参数化优化设计、网络环境下的动力学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包括NX NASTRAN的采煤机参数化设计与分析系统、网络环境下基于ADAMS的采煤机动力学分析系统)。从而实现了从建模到分析再到优化的闭环控制,推动了采煤机传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采煤机设计效率及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
因为重力是不变的,弹力是与位移X有关,当这两个力同时取微分后,重力的微分为零,导致公式中就没有重力了。能量对时间的导数是能量随时间的变化,能量对距离的导数是能量随距离的变化。可以用能量法和牛顿二定律。...
知道的有佳木斯掘进机,鸡西采煤机。 久益环球·国际煤机下属全资子公司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57年,是国家定点掘进机生产厂家,目前公司拥有EBZ55、EBZ100、EBZ120、EBZ132...
隆通机械 采煤机喷嘴 哪家好 首选 乐清市柳市隆通机械厂 乐清市柳市隆通机械厂 常年生产 &...
以振动压路机为例,对振动压路机压实过程建立了三自由度线性动力学方程,分别运用欧拉数值积分法和频域分析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压路机系统响应结果一致.数值积分法所得的系统响应包含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计算时间长,对初始条件要求严格;而频域分析法得到的系统响应只有稳态响应,计算时间短,但对采样频率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机械调速式提升机的数值仿真模型。根据提升机运行的条件,通过Simulink仿真软件对提升机运行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了调速制动力矩对提升机调速性能的影响。
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
即截煤机,靠安装在循环运动的截链上的截齿深入煤壁截煤。
即刨煤机,靠刨刀的往复运动刨削破煤。
靠钻头边缘的刀齿钻入煤体,由钻头中部的破煤刀齿将中部的煤体破碎。
靠滚筒上的截齿旋转铣削破煤。20世纪初开始应用截煤机;40年代出现了深截式联合采煤机;50年代初期出现了浅截式滚筒采煤机,生产能力和对顶板的适应性都有很大提高,60年代研制成双滚筒采煤机,使生产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在1949年以前很少用机械采煤。50年代开始使用截煤机和深截式联合采煤机,60年代开始使用浅截式滚筒采煤机,70年代初在一些矿区开始使用浅截式双滚筒采煤机,机采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以来,采煤机不断改进,如采用大功率水冷电机来提高生产能力,开采厚度较大的坚硬煤层;采用粗齿滚筒提高块煤率;采用无链牵引减少机械事故并适应长工作面多台采煤机同时作业等。
采煤机是实现煤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
采煤机分锯削式、刨削式、钻削式和铣削式四种: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其自身的结构、组成愈加复杂,因而发生故障的原因也随之复杂。双滚筒采煤机综合了国内外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经验,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而设计的新型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
采煤机主要技术参数1、适用煤层 采高 0.85-1.6m 、生产能力 最大理论生产能力 528t/h 经济生产能力249t/h 3、截割部 滚筒转速:75.62rpm 调高方式:液压调高4、牵引部 牵引方式:液压无级调速、摆线齿轮、销排无链牵引 最大牵引力:20t 牵引速度:0-5.5m/min 5、电动机 牵引电机
《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是在刘学毅教授所著的《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基础上,参考众多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以及轮轨系统动力学书籍、论文等文献,面向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编写而成,主要包括车辆构造与车辆动力学、轨道构造与轨道动力学、路基构造与路基动力学、轮轨关系、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常用动力学软件的介绍等内容。《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重点在于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由于系统动力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资料众多,该书难以全面覆盖,可参考相关领域的专著。通过阅读该书,可了解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建模与求解方法,结合本领域特定研究问题可对模型灵活改进以适应不同专业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