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材料冶金学与成型工艺 | 作 者 | 王勇 |
---|---|---|---|
出版社 | 石油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5年07月 |
页 数 | 217 页 | 定 价 | 19.5 元 |
ISBN | 9787563619696 |
李亚江,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作者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焊接方向),获博士学位。曾在工厂作为焊接技术人员工作7年,有从事基层技术工作的经验;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新材料特种焊接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多项,与企业合作课题20多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280多篇,主要著作有《特殊及难焊材料的焊接》、《焊接修复技术》等。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山东大学)任教,主讲本科生专业课《焊接冶金学-材料焊接性》,也主讲过下述选修课:《特种焊接技术》、《焊接材料选用》、《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等;主讲研究生课:《材料连接技术》、《界面扩散理论》。已指导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
第1章概述
1.1焊接的途径和方法
1.2焊接过程的物理本质
1.3焊接能源、热输入及温度场
1.4焊接冶金学涉及的内容
复习思考题
第2章焊接化学冶金
2.1焊接化学冶金的特点
2.1.1焊接区金属的保护
2.1.2焊接化学冶金的反应区
2.1.3焊接区气体与金属的作用
2.1.4焊接化学冶金系统的不平衡性
2.2焊接熔渣
2.2.1焊接熔渣的作用、分类及特性
2.2.2熔渣的结构理论及性质
2.2.3焊接熔渣对金属的氧化
2.2.4焊缝金属的脱氧
2.3焊缝金属的合金化与杂质控制
2.3.1焊缝金属的合金化
2.3.2合金过渡系数及影响因素
2.3.3合金元素对焊接性的影响
2.3.4氮、氢、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2.3.5焊缝中硫、磷的危害及控制
复习思考题
第3章焊材冶金
3.1焊接材料的作用
3.1.1不同焊接方法所用的焊接材料
3.1.2焊条、焊丝和焊剂的作用
3.2电焊条及配方设计
3.2.1电焊条的分类及组成
3.2.2焊条和药皮的冶金性能
3.2.3焊条的工艺性能
3.2.4焊条的药皮设计及原材料
3.2.5钛钙型药皮焊条的设计
3.2.6低氢型药皮焊条的设计
3.3焊丝及保护气体
3.3.1焊丝的分类及特点
3.3.2实芯焊丝及工艺特性
3.3.3药芯焊丝及工艺特性
3.3.4焊接用保护气体及选用
3.4焊剂及焊丝—焊剂组合
3.4.1焊剂的分类及特点
3.4.2熔炼焊剂
3.4.3烧结焊剂
3.4.4焊剂与焊丝的组合
复习思考题
第4章熔池结晶及焊缝组织
4.1熔池凝固结晶
4.1.1焊接熔池凝固的特点
4.1.2熔池金属的受力和流动状态
4.1.3焊接熔池结晶的规律
4.1.4熔池凝固的组织形态及影响因素
4.2焊缝成分偏析与气孔
4.2.1焊缝中的成分偏析
4.2.2焊缝中的气孔及产生原因
4.2.3气孔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4.3焊缝固态相变
4.3.1低碳钢焊缝的显微组织
4.3.2低合金钢焊缝的组织演变
4.3.3焊缝CCT图及其应用
4.3.4焊缝组织性能的改善措施
复习思考题
第5章焊接熔合区
5.1熔合区特征及结晶形态
5.1.1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5.1.2焊接熔合区的形成
5.1.3焊接熔合区的结晶形态
5.2熔合区的化学不均匀性
5.2.1熔合区液—固界面的成分分布
5.2.2熔化边界的液化现象
5.2.3熔合区凝固过渡层(马氏体脆性层)
5.2.4熔合区碳迁移扩散层(增碳层和脱碳层)
5.3熔合比、稀释和稀释率
5.3.1熔合比
5.3.2稀释和稀释率
5.3.3异相焊缝金属的成分估算
5.4液—固结晶模式及熔合边界组织
5.4.1奥氏体钢液—固结晶模式
5.4.2Ⅱ型边界及特性
5.4.3低合金钢熔合区附近的组织
复习思考题
第6章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
6.1焊接热循环及参数计算
6.1.1焊接热循环及特征参数
6.1.2焊接热循环特征参数的计算
6.1.3多层焊的热循环
6.2焊接加热和冷却过程的组织转变
6.2.1焊接加热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6.2.2焊接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6.2.3影响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因素
6.3焊接热影响区划分及组织性能
6.3.1焊接热影响区的划分
6.3.2低合金钢热影响区的组织特征
6.3.3热影响区组织分析的特点
6.3.4热影响区性能变化
6.4热影响CCT图及焊接热模拟
6.4.1热影响区CCT图的表达形式
6.4.2热影响区CCT图的应用
6.4.3焊接热模拟技术
复习思考题
第7章焊接冶金缺欠
7.1焊接缺欠与缺陷
7.1.1焊接缺欠与焊接质量标准
7.1.2焊接缺欠对接头质量的影响
7.1.3焊接缺欠的分类
7.2焊接外观缺欠与内部缺陷
7.2.1常见的焊接外观缺欠
7.2.2焊缝咬边、未熔合及未焊透
7.2.3孔穴和固体夹杂
7.2.4焊接裂纹的危害及分类
7.3焊接缺欠的评级与处理
7.3.1焊接缺欠的评级
7.3.2焊接缺欠的原因及控制
7.3.3超标缺欠的返修
复习思考题
第8章焊接裂纹与断裂
8.1焊接热裂纹
8.1.1焊接热裂纹的分类及特征
8.1.2焊接热裂纹的影响因素
8.1.3焊接热裂纹敏感性的判定
8.1.4焊接热裂纹的防止对策
8.2焊接冷裂纹
8.2.1焊接冷裂纹的特点及分类
8.2.2焊接冷裂纹的形态特征
8.2.3焊接冷裂纹的影响因素
8.2.4焊接冷裂纹起源与扩展
8.2.5焊接冷裂纹的防止对策
8.3再热裂纹
8.3.1再热裂纹的特征
8.3.2再热裂纹的判定
8.3.3再热裂纹的形成机理
8.3.4防止再热裂纹的措施
8.4层状撕裂和应力腐蚀裂纹(SCC)
8.4.1层状撕裂的特征
8.4.2层状撕裂的影响因素和防止措施
8.4.3应力腐蚀裂纹的特征
8.4.4影响SCC的因素和防止措施
8.5焊接结构的断裂
8.5.1焊接结构断裂事故
8.5.2焊接结构的应力集中
8.5.3脆性断裂与延性断裂
8.5.4焊接断口特征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本书从冶金学角度阐明焊接冶金原理的基本理论、概念并保持连贯性。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化学冶金、焊材冶金、熔池结晶及焊缝组织、焊接熔合区、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焊接冶金缺欠、焊接裂纹与断裂等。在阐述焊接化学冶金、焊接材料、焊接缺欠等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焊接接头的三个组成部分——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为主线展开深入论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高职高专焊接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与焊接技术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团状模塑料.其主要原料由GF(短切玻璃纤维)、UP(不饱和树脂)、MD(填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因DMC团状模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又适应各...
你好,据我了解如下: 这个问题很模糊,如果是塑料成形工艺的话。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
铝基板是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金属基覆铜板,一般单面板由三层结构所组成,分别是电路层(铜箔)、绝缘层和金属基层。用于高端使用的也有设计为双面板,结构为电路层、绝缘层、铝基、绝缘层、电路层。极少数应用为...
等静压成型 摘要:介绍了等静压成型工艺的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发展概况和前景,研究了 研究了等静 压成形过程中各种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并提出了相应的 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 :等静压 原理 特点 工艺缺陷 预防措施 1.简要介绍 (1)等静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是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 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 均匀传递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 当液体介质通过压力泵注 入压力容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其压强大小不变且均匀地传递到各个方向。 此时高压容器中的粉料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压力是均匀的和大小一致的。 通过上 述方法使瘠性粉料成型致密坯体的方法称为等静压法。 起 (2)静压成型的过程 等静压成型的过程 包括 1.初期成型压力较小时, 粉体颗粒迁移和重堆积阶 段。2.中期压力提高,粉体局部流动和碎化阶段。 3.后期压力最大时,粉体体积
聚烯烃材料的成型工艺
目录
0 绪论
0.1 材料与成型工艺发展史
0.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0.3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1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力学性能
1.1 工程材料的分类
1.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
1.2.1 强度
1.2.2 塑性
1.2.3 硬度
1.2.4 冲击韧性
1.2.5 疲劳强度
1.2.6 断裂韧度
复习思考题
2 金属学基础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1.1 晶体与非晶体
2.1.2 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2.1.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1.4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2.2 金属的结晶
2.2.1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
2.2.2 金属结晶后晶粒的大小及控制
2.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2.3.1 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2.3.2 金属的冷变形与加工硬化
2.3.3 回复与再结晶
2.4 合金结构与合金相图
2.4.1 固溶体
2.4.2 金属化合物
2.4.3 机械混合物
2.4.4 合金相图
2.4.5 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3 铁碳合金
3.1 铁碳合金状态图
3.1.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3.1.2 Fe-Fe3C状态图分析
3.1.3 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3.2 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
3.2.1 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性能关系
3.2.2 Fe-Fe3C状态图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4 钢的热处理
4.1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4.1.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4.1.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4.2 钢的退火与正火
4.2.1 退火
4.2.2 正火
4.2.3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
4.3 钢的淬火
4.3.1 淬火的目的
4.3.2 淬火工艺
4.3.3 钢的淬透性
4.4 钢的回火
4.4.1 回火的主要目的
4.4.2 回火后钢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4.4.3 回火工艺及应用
4.5 钢的表面热处理
4.5.1 钢的表面淬火
4.5.2 钢的化学热处理
4.5.3 热处理新技术简介
复习思考题
5 钢和铸铁
5.1 碳钢
5.1.1 含碳量对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1.2 钢中常存杂质元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1.3 碳钢的分类
5.1.4 碳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
5.2 合金钢
5.2.1 合金钢中的合金元素及其作用
5.2.2 合金钢的分类和牌号
5.2.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5.2.4 合金结构钢
5.2.5 合金工具钢
5.2.6 特殊性能钢
5.3 铸铁和铸钢
5.3.1 概述
5.3.2 铸铁的牌号与性能
5.3.3 铸钢
复习思考题
6 非铁金属材料与粉末冶金材料
6.1 铝及铝合金
6.1.1 纯铝
6.1.2 铝合金
6.2 铜及铜合金
6.2.1 纯铜
6.2.2 铜合金
6.3 镁及镁合金
6.3.1 纯镁
6.3.2 镁合金
6.4 钛及钛合金
6.4.1 纯钛
6.4.2 钛合金
6.5 滑动轴承合金
6.5.1 概述
6.5.2 常用的滑动轴承合金
6.6 粉末冶金材料
6.6.1 粉末冶金特点及应用
6.6.2 粉末冶金的主要工序
6.6.3 硬质合金
复习思考题
7 非金属材料及其成型
7.1 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
7.1.1 高分子材料基本知识
7.1.2 塑料
7.1.3 橡胶
7.1.4 纤维
7.1.5 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工艺
7.2 陶瓷材料及其成型
7.2.1 陶瓷的特性
7.2.2 常用陶瓷及应用
7.2.3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7.3 复合材料及其成型
7.3.1 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及性能
7.3.2 常用复合材料
7.3.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7.3.4 未来材料的发展方向
复习思考题
8 铸造成型
8.1 砂型铸造
8.1.1 造型材料
8.1.2 造型方法
8.2 合金的铸造性能
8.2.1 合金的流动性
8.2.2 合金的收缩
8.3 铸造工艺设计
8.3.1 浇注位置的确定
8.3.2 分型面的确定
8.3.3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8.3.4 典型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案分析
8.4 铸件结构工艺性
8.4.1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8.4.2 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8.5 特种铸造
8.5.1 金属型铸造
8.5.2 压力铸造
8.5.3 离心铸造
8.5.4 熔模铸造
8.5.5 其他特种铸造方法
复习思考题
9 塑性成型
9.1 金属的塑性成型性能
9.1.1 金属塑性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
9.1.2 金属锻造性能
9.1.3 金属塑性变形基本规律
9.2 自由锻造
9.2.1 基本工序及设备
9.2.2 自由锻工艺规程制定
9.2.3 自由锻结构工艺性
9.3 模型锻造
9.3.1 锤上模锻
9.3.2 胎模锻造
9.3.3 模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9.3.4 模锻件结构工艺性
9.4 板料冲压
9.4.1 冲压工艺
9.4.2 冲模分类与结构
9.4.3 板料冲压结构工艺性
9.5 轧制、挤压与拉拔
9.5.1 轧制
9.5.2 挤压
9.5.3 拉拔
9.6 塑性成型新技术
9.6.1 超塑性成型技术
9.6.2 液态模锻
9.6.3 摆动碾压
9.6.4 计算机在塑性成型技术中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10 焊接成型
10.1 焊接成型的工艺基础
10.1.1 焊接冶金基础
10.1.2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0.1.3 焊接应力与变形
10.2 常用焊接方法
10.2.1 手工电弧焊
10.2.2 埋弧自动焊
10.2.3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10.2.4 氩弧焊
10.2.5 电渣焊
10.2.6 电阻焊
10.2.7 钎焊
10.3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10.3.1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10.3.2 钢的焊接
10.3.3 铸铁的焊补
10.3.4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
10.4 焊接结构设计
10.4.1 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
10.4.2 焊接方法的选择
10.4.3 焊接接头工艺设计
10.4.4 典型焊接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11 材料及毛坯的选择
11.1 机械零件的失效及其防止
11.1.1 零件失效的主要形式
11.1.2 失效分析的步骤、方法
11.1.3 零件失效的原因
11.1.4 机械零件早期失效的防止
11.2 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
11.2.1 机械零件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
11.2.2 毛坯的种类及选择
11.2.3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路线
11.3 毛坯质量检验
11.3.1 毛坯的质量检验方法
11.3.2 毛坯加工中常见缺陷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材料与冶金学院是东北大学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学院。学院的专业设置体现了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型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国内相关行业(尤其是基础材料工业)的社会影响重大。因此,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十分旺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喜人态势。
学院按照创办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在改革与强化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学院各类研究生总数与本科生总数的比例达到了1:1。学院现有在籍本科生1892人、研究生193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49人、博士研究生632人、工程硕士生351人)。
(1)8个研究所: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冶金物理化学、热能与环境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工程热物理、冶金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2)3个博士后流动站: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3)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4)11个二级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等11个二级学科
(5)4个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6)2个省级重点学科:冶金物理化学、热能工程、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7)1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以及化工冶金、特殊冶金、冶金工程科技史,无机材料工程、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等内设博士点
(8)3个硕士授予权学科:环境科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9)8个本科生专业: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
“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项目—“现代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科技创新平台”被教育部认定为我校唯一的国家级Ⅰ类平台建设项目。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这个建设项目的依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