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 参 考 | 《金属物理性能分析》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地 点 | 北京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物理性能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奚同庚编著:《无机材料热物性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1。2100433B
内耗材料本身的机械振动能量在机械振动时逐渐消耗的现象。其基本度量是振动一个周期所消耗的能量与原来振动能量之比。测量内耗的常用方法有低频扭摆法和高频共振法。内耗测量多用于研究合金中相的析出和溶解。
热膨胀系数材料受热温度上升 1℃时尺寸的变化量与原尺寸之比。常用的有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两种。热膨胀系数的测量方法主要有:①机械记录法;②光学记录法;③干涉仪法;④X射线法。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定除用于机械设计外,还可用于研究合金中的相变。
热导率单位时间内垂直地流过材料单位截面积的热量与沿热流方向上温度梯度的负值之比。热导率的测量,一般可按热流状态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两类。热导率对于热机,例如锅炉、冷冻机等用的材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比热容使单位质量的材料温度升高 1℃时所需要的热量。比热容可分为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容cV。对固体而言,cp和cV的差别很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有比较法、下落铜卡计法和下落冰卡计法等。比热容可用于研究合金的相变和析出过程。
电阻率具有单位截面积的材料在单位长度上的电阻。它与电导率互为倒数,通常用单电桥或双电桥测出电阻值来进行计算。电阻率除用于仪器、仪表、电炉设计等外,其分析方法还可用于研究合金在时效初期的变化、固溶体的溶解度、相的析出和再结晶等问题。
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为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正应力与相应的正应变之比(见拉伸试验)。弹性模量的测量有静态法(拉伸或压缩)和动态法(振动)两种。它是机械零部件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聚酰亚胺性能:1、全芳香聚酰亚胺按热重分析,其开始分解温度一般都聚酰亚胺在500℃左右。由联苯四甲酸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达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2、聚酰亚...
外观为无色透明块状,颗粒或白色粉末 。真比重:2.21 ;莫氏硬度:6.0 ;PH值:6.0 ;
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
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 (试行) 1、常用墙体材料 序 号 类别 名称 容重 (Kg/m3) 导热系数 (W/m·K) 蓄热系数 W/(m 2·K) 备注 1 粘土多孔砖 KP1-190/240 1400 0.58 7.92 2 粘土多孔砖KM1-190/240 1400 0.58 7.92 3 灰砂砖 240 1900 1.10 12.72 4 炉渣砖 240 1700 0.81 10.43 5 煤矸石烧结砖 1700 0.63 9.05 6 煤矸石多孔砖 1400 0.54 7.60 7 粉煤灰烧结砖 1600 0.50 7.82 8 粉煤灰蒸养砖 1600 0.62 8.71 9 混凝土双排孔砌块190 1300 0.68 6.00 10 混凝土单排孔砌块 190 1200 1.02 5.88 11 混凝土多孔砖 (240×115×90) 150
)(E k 第一章:材料电学性能 1 如何评价材料的导电能力?如何界定超导、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用电阻率 ρ或电阻率σ评价材料的导电能力。 按材料的导电能力(电阻率),人们通常将材料划分为: 2、经典导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如何解释欧姆定律?它有哪些局限性? 金属导体中,其原子的所有价电子均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而原子核及内层 束缚电子作为一个整体形成离子实。 所有离子实的库仑场构成一个平均值的等势电场, 自由 电子就像理想气体一样在这个等势电场中运动。 如果没有外部电场或磁场的影响, 一定温度 下其中的离子实只能在定域作热振动, 形成格波,自由电子则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作随机运动, 并不时与离子实发生碰撞或散射, 此时定域的离子实不能定向运动, 方向随机的自由电子也 不能形成电流。 施加外电场后, 自由电子的运动就会在随机热运动基础上叠加一个与电场反 方向的平均分量,形
材料物理
1
材料物理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团队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开发或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毕业生掌握本专业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完善的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掌握材料制备工艺、各层次结构和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材料分析和研究方法,具备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毕业后适合于在材料、物理、半导体、能源、航空、航天、汽车、矿冶、机电等行业从事与材料相关的设计、研发、生产、教学、咨询和管理工作,或成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优秀生源。
2
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 90% 以上具有在美国、日本等国名校留学研修的经历。目前有教授21人,副教授13人,其中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 人,新世纪人才 13 名。材料物理专业始自建校初期,是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历次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均在前三名。
学术科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承担众多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军工项目以及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取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师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学生将系统学习材料科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科研实验方法,能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领域,得到很好的科研训练。
3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理论力学、物理化学、X射线晶体学、电子显微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功能材料基础、薄膜材料与技术等40余门课程。
4
国际交流
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日本北海道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有联合培养与合作研究项目。每年夏季小学期,邀请2—3位海外高校教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
5
深造率86%、出国率33%
国内读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国外深造: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
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相关高新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芯国际、华为集团、大唐电信、北京奔驰等。
编辑:阿河
《材料的物理性能》共分6章。第1章简明地论述了固体材料中的电子能量结构和状态,为没有学过固体物理的读者提供基础知识。第2章至第6章分别介绍了材料的热学性能、导电性能、介电性能、磁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内容涵盖了材料各种物理性能的物理学概念及微观机制,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关系及主要制约规律。该书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与材料物理性能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列举了典型实用材料的物理性能计算例题,除第1章外每章后都给出了大量的习题。与该书配套的课件及章后习题解答可从网上浏览及下载,以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材料物理性能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该书给出了一些和工程实际问题结合的查阅文献习题,有利于提高读者解决材料物理性能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物理性能》可供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或低年级硕士生选作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大专院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和自学教材。
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那么这种物质就称作物理发泡剂。
常用的物理发泡剂有低沸点的烷烃和氟碳化合物。
1.正戊烷
2.正己烷
3.正庚烷
4.石油醚(石脑油)
5.三氯氟甲烷(简称Freon11)
6.二氯二氟甲烷(简称Freon12)
7.二氯四氟乙烷(简称Freon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