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模数计算公式
模数m = 分度圆直径d / 齿数z = 齿距p /圆周率π
从上述公式可见,齿轮的基本参数是分圆直径和齿数,模数只是人为设定的参数,是一个比值,它跟分圆齿厚有关,因而能度量轮齿大小,是工业化过程的历史产物。
相关计算:
我国规定的标准模数系列表(GB/T 1357-2008)
注: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采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第一系列 |
1 |
1.25 |
1.5 |
2 |
2.5 |
3 |
4 |
5 |
6 |
8 |
|
10 |
12 |
16 |
20 |
25 |
32 |
40 |
50 |
||||
第二系列 |
1.125 |
1.375 |
1.75 |
2.25 |
2.75 |
3.5 |
4.5 |
5.5 |
(6.5) |
||
7 |
9 |
11 |
14 |
18 |
22 |
28 |
36 |
45 |
模数=齿顶圆直径/(齿数+2)也就是 m=24/(40+2)=4/7=0.57 分度圆直径= 齿数*模数也就是 分度圆直径=40*24/(40+2)=22.86小...
我国的标准渐开线齿轮规定,模数为1 mm,则齿顶高为1 mm、齿根高为1.25 mm,由此可见模数越大,齿轮的齿就越大。国家标准GB1357-1987规定模数有0.1~45 mm 49种,其中有模数1...
风力发电机有大有小,输出功率也不一样。使用什么模数的齿轮也就不好说了。
按照JGJ52-92标准(以下简称行标),在经常性计算砂的细度模数时,发现该行业标准及有关资料所给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μf计算公式比较繁琐,容易引起计算误差,经过多次的计算比较和查阅有关资料,笔者建议对现行的行业标准所给的普通混凝土用砂细度模数计算公式加以改进,以便工程技术人员能快速而精确地计算出砂的细度模数。
1989年5月6日,《圆弧圆柱齿轮模数》发布。
1990年1月1日,《圆弧圆柱齿轮模数》实施。
对于齿轮减速电机来说,它的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就是齿轮减速机中齿轮模数,这一点对于一些用户,特别是一些新用户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为此今天我们就重点将这方面的知识给大家整理分析一下,具体如下:
齿轮减速机中齿轮模数的问题主要是,如果模数轮齿越高也越厚,模数是指相邻两轮齿同侧齿廓间的齿距t与圆周率π的比值(m=t/π)以毫米为单位。模数是模数制轮齿的一个最基本参数。模数越大。如果齿轮齿数一定,则轮的径向尺寸也越大。模数系列标准是根据设计、制造和检验等要求制订的对於具有非直齿的齿轮,模数有法向模数mn端面模数ms与轴向模数mx区别,都是以各自的齿距(法向齿距、端面齿距与轴向齿距)与圆周率的比值,也都以毫米为单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到的是对於锥齿轮模数有大端模数me平均模数mm和小端模数m1之分。对於刀具,则有相应的刀具模数mo等,规范模数的应用很广。
径节制齿轮和模数制齿轮一样。也采用渐开线作为齿廓曲线, 只看外形是分辨不出径节制和模数制齿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