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材料力学(Ⅰ,Ⅱ)(第二版) | 作 者 | 常红、赵子龙 |
---|---|---|---|
类 别 | 图书>物理>资源能源材料>《材料力学(Ⅰ,Ⅱ)(第二版)》 | 出版时间 | 2015年1月 |
定 价 | 62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03-042768-7 |
《材料力学1》:
第1章 绪论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1.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1.3 外力及其分类
1.4 内力·截面法和应力
1.5 变形与应变
1.6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及实例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2.3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6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计算
2.7 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变能
2.9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超静定问题
2.10 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
2.11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2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扭转
3.1 扭转的概念和工程实例
3.2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
3.3 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
3.4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
3.5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
3.6 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4.2 受弯杆件的简化
4.3 剪力与弯矩
4.4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4.6 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弯曲应力
5.1 概述
5.2 弯曲正应力
5.3 弯曲切应力
5.4 梁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5 非对称弯曲
5.6 提高弯曲强度的一些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弯曲变形
6.1 工程中的弯曲变形问题
6.2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6.3 弯曲变形求解——积分法
6.4 弯曲变形求解——叠加法
6.5 简单超静定梁
6.6 提高弯曲刚度的一些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7.2 应力状态的实例
7.3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7.4 二向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7.5 三向应力状态
7.6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7.7 广义胡克定律
7.8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
7.9 强度理论概述
7.10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7.11 莫尔强度理论
思考题
习题
第8章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的概念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8.4 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压杆稳定
9.1 压杆稳定的概念
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
9.5 压杆稳定性校核
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A.1 静矩和形心
A.2 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
A.3 平行移轴公式
A.4 转轴公式
A.5 主惯性轴主惯性矩形心主惯性轴及形心主惯性矩
思考题
习题
附录B 型钢表(GB/T706-2008)
部分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2》:
第10章 能量法
10.1 概述
10.2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10.3 应变能的一般表达式
10.4 互等定理
10.5 卡氏定理
10.6 虚功原理单位载荷法
10.7 莫尔定理
10.8 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超静定结构
11.1 概述
11.2 用力法解超静定系统
11.3 对称及反对称性质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扭转及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
12.1 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12.2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
12.3 开口薄壁杆件的弯曲切应力与弯曲中心
*12.4 复合梁对称弯曲时的正应力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动载荷
13.1 概述
13.2 匀加速直线运动及匀速转动时构件的应力计算
13.3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
*13.4 考虑被冲击物质量时的冲击应力
13.5 冲击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13.6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交变应力
14.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4.2 交变应力的基本参量
14.3 疲劳极限
14.4 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
14.5 疲劳极限曲线
14.6 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4.7 疲劳裂纹扩展与构件的疲劳寿命
14.8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思考题
习题
第15章 杆件的塑性变形
15.1 概述
15.2 简化模型
15.3 轴向拉伸和压缩杆系的塑性分析
15.4 圆轴的塑性扭转
15.5 静定梁的塑性分析
15.6 超静定梁的塑性分析
15.7 残余应力的概念
思考题
习题
第16章 电测实验应力分析基础
16.1 概述
16.2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
16.3 电测法基本原理
16.4 应变测量与应力计算
思考题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教材是一款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材料力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6章。上册为材料力学的基础部分。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下册为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内容包括:能量法,超静定结构,扭转及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动载荷,交变应力,杆件的塑性变形,电测实验应力分析基础等。各章配有适量的思考题及习题,书后附有参考答案。
你也一定是学生吧!我也是,我也在寻找。但我要告诉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是自己的,我刚刚看到了这些话,就乖乖做了,告诉你:抄答案可不好哦~自己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提出来,大家可以帮你的。我要告诉你的...
不知这个可以吗!能用就去用吧
通常在学校图书馆里书架上都有!过来人...
(a) (b) 习题 1-1 图 (a) (b) 习题 1-2图 F DRF A C B D AxF AyF (a-1) AyF F BCA AxF 'F C (a-2) C D CF DRF (a-3) AxF DRF F A C B D AyF (b-1) 1-1 图 a、b 所示, Ox1y1与 Ox2y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方 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 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解:(a),图( c): 11 sincos jiF FF 分力: 11 cos iF Fx , 11 sin jF Fy 投影: cos1 FFx , sin1 FFy 讨论: = 90°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b),图( d): 分力: 22 )tansincos( iF FFx , 22 sin sin jF F y 投影: cos2 FF
课后答案网 工程流体力学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2-1.一密闭盛水容器如图所示, U 形测压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 h=1.5m,求容器液面的相对压强。 [解] ghpp a0 kPaghppp ae 7.145.1807.910000 2-2.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 4900Pa。压力表中心比 A 点高 0.5m,A 点在液面下 1.5m。求液面的绝对压强和相对压 强。 [解] gppA 5.0表 Pagpgpp A 49008.9100049005.10 表 Pappp a 9310098000490000 2-3.多管水银测压计用来测水箱中的表面压强。图中高程的单位为 m。试求水面的绝对压强 pabs。 [解] )2.13.2()2.15.2()4.15.2()4.10.3(0 gpgggp a 汞水汞水 gpgggp a 汞水汞水 1.13.11.16.10 kPaggpp a 8
《材料力学(Ⅰ)》和《材料力学(Ⅱ)》是根据教育部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材料力学(Ⅰ)》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部分,涉及杆件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问题以及压杆的稳定性问题;《材料力学(Ⅱ)》包括材料力学的加深与扩展部分,涉及杆件的组合变形、复杂应力应变分析、能量法等。
本书是《材料力学(Ⅱ)》,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分析基础、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超静定系统、动载荷、交变应力等九章。带有*号的内容供教师和读者根据需要决定取舍。
本书适用于高等理工科院校船舶及海洋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力学、土建工程等到各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师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材料力学(第二版)》有配套参考书《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ISBN |
---|---|---|---|---|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 |
马红艳 |
科学出版社 |
2020年7月1日 |
9787030654724 |
《材料力学案例——教学与学习参考》 |
李锋 |
2011年2月22日 |
9787030297075 |
《材料力学(第二版)》配有知识点微课视频、三维动画仿真,以及慕课“材料力学”。
课程名称 |
建设院校 |
授课平台 |
---|---|---|
材料力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大学MOOC |
《材料力学Ⅱ(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由《材料力学Ⅰ》和《材料力学Ⅱ》组成,共分18章。第Ⅰ册为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以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第Ⅱ册为材料力学课程较深入的内容,包括:动载荷,交变应力,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能量方法,超静定结构,平面曲杆,厚壁圆筒和旋转圆盘,矩阵位移法,杆件的塑形变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