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辅文
第十章动载荷
§10.1 概述
§10.2 动静法的应用
§10.3 受迫振动的应力计算
§10.4 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0.5 冲击韧性
习题
第十一章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1.3 疲劳极限
§11.4 影响疲劳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疲劳极限曲线
§11.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
§11.9 变幅交变应力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习题
第十二章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
§12.1 非对称弯曲
§12.2 开口薄壁杆件的切应力弯曲中心
§12.3 用奇异函数求弯曲变形
§12.4 理想粘结的两种材料组合梁
习题
第十三章能量方法
§13.1 概述
§13.2 杆件应变能的计算
§13.3 应变能的普遍表达式
§13.4 互等定理
§13.5 卡氏定理
§13.6 虚功原理
§13.7 单位载荷法莫尔积分
§13.8 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习题
第十四章超静定结构
§14.1 超静定结构概述
§14.2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
§14.3 对称及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14.4 连续梁及三弯矩方程
习题
第十五章平面曲杆
§15.1 概述
§15.2 曲杆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15.3 中性层曲率半径的确定
§15.4 曲杆的强度计算
§15.5 曲杆的变形计算
习题
第十六章厚壁圆筒和旋转圆盘
§16.1 概述
§16.2 厚壁圆筒
§16.3 组合厚壁圆筒
§16.4 等厚旋转圆盘
习题
第十七章矩阵位移法
§17.1 概述
§17.2 轴向拉伸(压缩)杆件的刚度方程
§17.3 受扭杆件的刚度方程
§17.4 受弯杆件的刚度方程
§17.5 梁单元的中间载荷
§17.6 组合变形杆件的刚度方程
§17.7 受拉(压)杆件的坐标变换
§17.8 受弯杆件的坐标变换
习题
第十八章杆件的塑性变形
§18.1 概述
§18.2 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质
§18.3 拉伸和压缩杆系的塑性分析
§18.4 圆轴的塑性扭转
§18.5 塑性弯曲和塑性铰
§18.6 梁的塑性分析
§18.7 残余应力的概念
§18.8 厚壁圆筒的塑性变形
习题
参考文献
部分习题答案 2100433B
《材料力学Ⅱ(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由《材料力学Ⅰ》和《材料力学Ⅱ》组成,共分18章。第Ⅰ册为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以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第Ⅱ册为材料力学课程较深入的内容,包括:动载荷,交变应力,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能量方法,超静定结构,平面曲杆,厚壁圆筒和旋转圆盘,矩阵位移法,杆件的塑形变形等。
材料力学教材 孙训方 pdf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005324905&uk=170156507
链接:http://pan.baidu.com/s/1mhVP2Wg 密码:ljmt这个分上下册的合并到一起就是那本书了,你看一下内容和板式都是一样的,,
采纳我给你所有的答案,pdf格式的,80多M。
工程力学(基础力学、材料力学)6材料力学第七章9节
1 [材料力学答案 ]材料力学 答案 4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大家分享了多篇关于 “[材料力学 答案 ]材料力学答案 41”资料,内容精辟独到, 非常感谢网友 的分享,希望从中能找到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相关资料一 : 材料力学答案 41 第一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 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 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 相同。 ( ∨ ) 2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 同。 (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 ζ与
《材料力学2(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力学2(第6版)》自1979年第1版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是高校机械类各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广泛采用的教材。第2版于1988年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3版于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高等教育同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4版于2007年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一等奖。《材料力学2(第6版)》第6版在保持原有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对原有内容作了小部分修订,配备了二维码视频链接。
《材料力学2(第6版)》由《材料力学I》和《材料力学Ⅱ》组成,共分18章。第1册为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以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第Ⅱ册为材料力学课程较深入的内容,包括:动载荷,交变应力,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能量方法,超静定结构,平面曲杆,厚壁圆筒和旋转圆盘,矩阵位移法,杆件的塑形变形等。
《材料力学(1 第6版)》第1版于1979年出版,至今已再版5次,曾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是高校上木类等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广泛采用的教材。
《材料力学(1 第6版)》第6版是在第5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阳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此次修订,保留了第5版概念准确、说理透彻、内容丰富的特点,对书中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删了部分例题,并增加了配套的数字资源,读者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即可链接相关的数字资源观看学习。
《材料力学(1 第6版)》第6版仍分为I、Ⅱ两册,《材料力学(I)》包含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可供50-60学时的材料力学课程选用;《材料力学(II)》包含了材料力学较为深入的内容,为有潜力的学生留有深入学习的余地。
《材料力学(1 第6版)》为《材料力学(I)》,共九章,内容包括:绪论及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梁弯曲时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压杆稳定。
《材料力学(1 第6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水利类等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的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