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
1、理论教学成绩由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确定。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2、实验教学成绩由实验课教师根据实验报告情况给出。
3、讨论课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课上的参与态度和发言的情况给出。
成绩标准
总成绩=(单元测验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x70% 实验课成绩×15% 讨论课成绩×15%。
学习材料科学基础课程需要先修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
配套教材
书名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
刘智恩 |
2003年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参考教材
书名 |
作者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材料科学基础》 |
胡庚祥、蔡珣 |
2000年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潘金生、仝健民 |
1998年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
石德珂 |
2000年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通过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学会如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建立基本的工程思维方式,并初步具有材料研究、测试和加工的能力。
你要读博或者搞研究的话,个人感觉光学可能更有前途一些。材料科学工程这个学科毕竟存在了太长时候,要有所突破是比较难的。而光学工程 的 LED 方向 应该在未来的几年里或者一段时间有广泛的应用。
孔洞之间是相通的,则称为开孔;如果每个孔洞与周围孔洞完全隔开,则称为闭孔;而有些孔洞则是半开孔半闭孔的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它概念多、术语多、定性描述多、内容多,但公式、定律少。故该课程的教学思想为: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
教学仪器
序号 |
仪器名称 |
---|---|
1 |
OLMPUS GM3光学金相显微镜 |
2 |
Lecia光学金相显微镜 |
3 |
蔡氏金相显微镜 |
4 |
金相式样抛光机 |
5 |
洛氏硬度计 |
6 |
布氏硬度计 |
7 |
箱式电阻炉 |
8 |
多媒体投影机 |
1、掌握位错的应力场和应变能及位错的运动与交互作用。
2、掌握合金相的主要类型及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和性能特点,掌握玻璃相的形成条件。
3、掌握晶体长大条件、界面类型、长大机制及固溶体形态,了解凝固理论解释或说明实际生产问题。
4、掌握二元匀晶、共晶、包晶相图平衡、非平衡凝固成分变化规律,掌握复杂三元共晶合金结晶过程中相与组织的转变规律。
5、掌握扩散第一、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的条件,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了解扩散的实际应用,如渗碳过程等。
6、掌握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及固溶强化、弥撒强化的机理,掌握塑性变形对晶体微观组织结构、化学性能的影响。
7、掌握冷塑性变形金属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条件,了解动态再结晶的微观机制、性能特点等。
8、了解主要固态相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了解典型的固态相变特点,了解固态相变的类型。
9、了解复合材料的分类,了解复合材料增强原理,了解界面类型、结合原理及性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工程专业
章节题目 |
讲课 |
讨论课 |
实验课 |
合计 |
---|---|---|---|---|
绪论 |
1 |
- |
- |
1 |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
12 |
- |
4 |
16 |
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 |
5 |
2 |
- |
7 |
第三章 凝固与结晶 |
9 |
- |
- |
9 |
第四章 相图 |
33 |
2 |
6 |
41 |
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 |
5 |
- |
- |
5 |
第六章 塑性变形 |
9 |
- |
- |
9 |
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 |
10 |
2 |
2 |
14 |
第八章 固态相变 |
4 |
- |
- |
4 |
第九章 复合效应与界面 |
4 |
2 |
- |
6 |
合计 |
92 |
8 |
12 |
112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章节题目 |
讲课 |
讨论课 |
实验课 |
合计 |
---|---|---|---|---|
绪论 |
1 |
- |
- |
1 |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
10 |
- |
4 |
14 |
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 |
5 |
2 |
- |
7 |
第三章 凝固与结晶 |
9 |
- |
- |
9 |
第四章 相图 |
24 |
2 |
6 |
32 |
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 |
5 |
- |
- |
5 |
第六章 塑性变形 |
8 |
- |
- |
8 |
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 |
8 |
2 |
2 |
12 |
第八章 固态相变 |
4 |
- |
- |
4 |
第九章 复合效应与界面 |
4 |
- |
- |
4 |
合计 |
78 |
6 |
12 |
96 |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 |
实验内容 |
实验类型 |
---|---|---|---|---|
1 |
金相显微分析 |
2 |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2、分别用明、暗视场观察20钢及夹杂物的金相组织。 3、制备20钢金相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
基础 |
2 |
常见金属晶体结构的原始堆砌特征 |
2 |
1、多面体球出bcc、fcc、hcp结构日及相应的四面体、八面体间隙,观察其间隙位置和大小,找出最密排面和最密排方向。 2、沿最密排方向用钢球堆砌出三种晶体结构的堆切次序。 3、观察晶体中的位错模型。 |
验证 |
3 |
二元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
2 |
1、观察并描绘六种Pb-Sn合金的显微组织。 2、分析讨论以上合金组织的形成过程。 |
验证 |
4 |
二元合金不平衡组织分析 |
2 |
1、观察并描绘三种合金平衡与不平衡结晶条件下的主持,并注意两种条件下的组织差异。 2、观察并描绘各种共晶组织形态,认识影响共晶体中两相形态因素。 3、学习布氏硬度、络氏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
验证 |
5 |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
2 |
1、分析并描绘所观察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 2、测定五种硬度试块的HB,HR值。 3、学习布氏硬度、络氏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
验证 |
6 |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
2 |
1、观察并描绘不同变形度、同一变形度不同温度加热的铜试样的显微组织。 2、测定不同变形,及同一变形度不同加热的铜试样的布氏硬度。 3、定铝片经过不同变形度变形后的相同加热温度下再结晶晶粒大小。 |
综合 |
第一章 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 1.1原子之间的键合 1.2晶体学的基本概念及点阵类型 1.3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及其表示方法 1.4金属的晶体结构特点 1.5陶瓷的晶体结构 1.6晶体缺陷的类型及特征 第二章 固体中的相结构 2.1固溶体的分类、结构特点及性能 2.2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分类、特点及性能 2.3陶瓷晶体相的结构及特点 2.4玻璃相及其形成 第三章 凝固与结晶 3.1结晶的基本规律 3.2结晶的基本条件 3.3晶核的形成 3.4晶体的长大 3.5结晶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相图 4.1相、相平衡及相图制作 4.2二元匀晶相图 4.3二元共晶相图 4.4二元包晶相图 4.5其它二元要相图 4.6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 4.7相图的热力学解释 4.8铸锭(件)的组织与偏析 |
4.9三元相图 第五章 材料中的扩散 5.1扩散定律及其应用 5.2扩散的微观机理 5.3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5.4反应扩散 5.5一些影响扩散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 塑性变形 6.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 6.2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6.3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6.4合金的塑性变形 6.5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 第七章 回复与再结晶 7.1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 7.2回复 7.3再结晶 7.4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 7.5金属的热变形 第八章 固态相变 8.1固态相变类型 8.2固态相变理论简介 8.3固态相变主要类型举例 第九章 复合效应与界面 9.1复合材料、增强体及复合效应 9.2复合材料增强原理 9.3复合材料的界面 |
实验一:金相显微分析(2学分)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及金相显微试样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常见金属晶体结构和原子堆垛(2学分) 1、了解局部与整体、晶体结构与整体结构的关系; 2、理解晶面、晶向以及指数、致密度等概念。 实验三:二元合金平衡组织分析(2学分) 1、掌握利用相图分析合金组织的方法; 2、观察并描绘六种Pb-Sn合金的显微组织。 实验四:二元合金不平衡组织分析(2学分) 1、掌握不平衡凝固的基本特点; |
2、描绘三种合金平衡与不平衡结晶条件下的组织; 3、描绘各种共晶组织形态,认识影响共晶体中两相形态因素。 4、掌握布氏硬度、洛氏硬度计的操作方法。 实验五: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2学分) 1、认识各种成分碳钢的组织形态及其变化规律; 2、分析并描绘所观察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 实验六: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2学分) 1、了解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及回复、再结晶后的晶粒形态、大小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2、描绘不同变形度、同一变形度不同温度加热的铜试样的显微组织。 |
材料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型材料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明显。21世纪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如结构与功能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间的化合物与轻金属、表面改性、薄膜及生物材料,与以前相比,人类已进入一个材料多样化的时代。由于新材料、新技术对材料理论的需求和推动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新的学科应运而生。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类各专业最的专业基础课。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为对象,从材料的电子、原子尺度入手,介绍了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及纳观、微观尺度组织、细观尺度断裂机制及宏观性能。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适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合材料工程等专业学习。
2016年6月28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姓名 |
教学职称 |
职务 |
---|---|---|
王永欣 |
教授 |
课程负责人 |
陈铮 |
主讲教师 |
|
孙晓燕 |
副教授 |
|
卢艳丽 |
||
张静 |
讲师 |
|
谷智 |
||
陈彦 |
工程师 |
|
谢红霞 |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库 一 填空: 1 固体中的结合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种化学键以及分子键、氢键等物理键。 2 3 复合材料通常由基体、增强体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界面组成。 4 么宏观上完全相同,要么呈连续变化而没有突变现象。 5 扩散是固体中质量传输的唯一途径。 6 一、判断题: 1. 匀晶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成分会发生偏析 .。( T) 2. 刃型位错有正负之分,他们之间有本质区别。( F) 3. 珠光体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 F) 4. 因为晶体的排列是长程有序的,所以其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 F) 5. 陶瓷材料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共价键连接。( F) 6. 单相组织一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而共晶合金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T) 7. 扩散是固体中质量传输的唯一途径。( T) 8. 在实际系统中,纯金属的凝固是非均匀形核。( T) 9. 在空位机制中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词汇 :第一章晶体结构 原子质量单位 Atomic mass unit (amu) 原子数 Atomic number 原子量 Atomic weight 波尔原子模型 Bohr atomic model 键能 Bonding energy 库仑力 Coulombic force 共价键 Covalent bond 分子的构型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电子构型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负电的 Electronegative 正电的 Electropositive 基态 Ground state 氢键 Hydrogen bond 离子键 Ionic bond 同位素 Isotope 金属键 Metallic bond 摩尔 Mole 分子 Molecule 泡利不相容原理 Pauli exclusion pr
绪论
知识点:材料分类、应用范围、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衔接关系以及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知识体系构成关系。
重 点:材料分类、应用范围及研究现状。
难 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衔接关系以及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知识体系构成关系。
第1章 晶体学基础
知识点:原子结构和原子间的键合、空间点阵、晶胞、晶面和晶向指数、晶体宏观与微观对称性、点群与空间群、极射投影。
重 点:化学键、空间点阵、晶胞的内涵;晶面和晶向指数的确定;晶面间距计算;晶体对称性。
难 点:晶体微观对称性;晶面和晶向指数的确定;晶面间距的计算;极射投影的应用;倒易点阵。
第2章 固体材料的结构
知识点:金属的晶体结构;固溶体结构;中间相;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准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新型材料结构。
重 点:金属的晶体结构特点;固溶体类型及固溶度影响因素;中间相类型;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硅酸盐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晶体结构;非晶态结构的特征。
难 点:典型的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点阵常数与原子半径关系计算、致密度的计算、硅酸盐晶体的结构特征。
第3章 晶体缺陷
知识点:点缺陷;位错的结构、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应力场;位错与晶体缺陷的相互作用;层错;超位错;复杂位错组态;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晶体表面;界面结构;晶界能量;晶界平衡偏析;晶界迁移;相界面;界面能与显微组织形貌。
重 点:位错基本概念和类型,位错的应力场,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位错的起源与增殖、位错的塞积、位错的交割、位错反应。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有序结构中的位错;离子晶体的位错;面心立方晶体的位错反应。晶界结构与性质,相界结构与性质,界面能量。
难 点:位错的概念;位错反应;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晶界结构。
课程资源
《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开通了有数字资源的下载,其中包含《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各章知识点)(教学大纲)、《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测验题及其参考答案)、《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多媒体电子课件)(PPT课件) 。
教材:
胡赓祥. 蔡珣. 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资料:
[1] 靳正国. 材料科学基础.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2] 余永宁. 材料科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3] 潘金生等. 材料科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蔡珣, 戎咏华. 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与习题.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8.
[5] 石德珂. 材料科学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 Schaffer, James P Saxena. 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