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之一。
是研究材料的外部形状、内部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材料加工程控制的应用技术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将原料、原材料(有时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转变成实用材料或制品的一种工程技术。在中国学术界更多的指向聚合物加工。 可以分为金属材料加工工程和非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品成型加工、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及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在材料加工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掌握必要的实验及计算机技术,熟悉现代实验技术, 具有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工作及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服务冶金行业和经济建设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在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形与加工领域内,培养具有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前沿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控制工程领域内,培养具有系统的材料、机械和控制科学基础理论、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及理论、制品设计与模具工程技术、高分子加工过程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前沿发展动向,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材料加工工程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金属材料加工工程主修课程为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材料物理与性能、现代材料检测方法及精确技术、材料精确成型技术基础、粉末冶金原理等。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主修课程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A:广州市石井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仓库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一路198号 B:广州岭南耐火材料公司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一路1069 C:广州市澳联耐火材料公司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怡居街106 希望我...
你说的这个型材是PVC共挤型材,表面的颜色是共挤层,通常是PMMA或ASA,耐侯性能、抗老化性能非常好,但是和PVC属于两种物质,对于它的回收比较困难,尤其是其中的ASA或PMMA,回收相当麻烦,尽管...
减小变形量要按照一定的步骤: 先退火后再加工。退火步骤如下:1 T8 J* h4 n: E" G. n POM产品退火步骤: 1.插上电烘箱的电源;6 `- A& n8 D! E8 X9 m8 r8 ...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能源、计算机制造、通讯器材、生物医用设备、建材、家电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和高校,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和成型加工、成型装备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以及管理、开发或教学等工作。
1 上海交通大学 A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4 华南理工大学 A 5 西北工业大学 A 6 北京科技大学 A 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东北大学 A 9 吉林大学 A 10 天津大学 A 11 同济大学 A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大连理工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15 郑州大学 A 16 太原理工大学 A 17 浙江大学 A 18四川大学 A19 兰州理工大学 A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21 武汉理工大学 A 22 北京工业大学 A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书
. 精选范本 材料加工技术讲义 徐 刚,韩高荣 编制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二 0一二年六月 . 精选范本 绪论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先导。自上世 纪 70年代开始,人们把信息、能源和材料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新材料 和新材料技术的研究、 开发和应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水平。 以 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 以光纤通信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 以及 及现代科技与技术于一体的载人航天技术等,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进 步,都以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为突破和前提。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和材料的成分与结构,材料的性能是决定材料使用性 能的三大基本要素, 构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四面体的底面, 这充分反映了材料制 备及加工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的发展既对新材料的研究 开发、应用和产业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又可有效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代码:0802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学、机械制造原理、高分子合金设计与制备、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模具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模具CAD/CAE/CAM、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实验、高分子材料成型装备控制技术、高分子结构与性能、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先进复合材料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平装:465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7030110404
条形码:9787030110404
ASIN:B00116C36G
《材料加工原理》以材料的“加工原理”为主线,分为“材料液态成形原理”、“材料固态成形原理”和“材料固态相变原理”三部分,着重讲述三大类材料加工过程中共性的、基本的原理和理论,并突出三大类材料和加工过程中各自的独特性。
第一篇 材料液态成形原理
第一章 普通合金材料的熔配原理
1.1 普通合金材料概论
1.1.1 铸铁材料
1.1.2 铸钢材料
1.1.3 铸造铝合金、镁合金材料
1.1.4 铸造铜合金材料
1.2 普通合金的熔配原理
1.2.1 铸铁材料的熔配
1.2.2 铸钢材料的熔配
1.2.3 铝合金材料的熔配
1.2.4 铜合金材料的熔配
1.2.5 镁合金、钛合金材料的熔配
1.3 液态金属的性质
1.3.1 黏度理论
1.3.2 表面张力和界面能
1.3.3 吉布斯吸附方程
1.3.4 斯托克斯公式
1.3.5 半固态流变规律
第二章 金属的凝固原理
2.1 凝固理论基础
2.1.1 液态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2.1.2 形核与形核率
2.1.3 晶体的长大
2.1.4 单相合金
2.1.5 共晶合金的结晶
2.2 凝固组织的形成与控制
2.2.1 铸件宏观结晶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2.2 凝固过程中晶核游离
2.2.3 表面细晶粒区的形成
2.2.4 柱状晶区的形成
2.2.5 内部等轴晶区的形成
2.2.6 铸件凝固组织的控制
2.3 单向凝固与快速凝固
2.3.1 单向凝固技术
2.3.2 单晶生长
2.3.3 快速凝固技术与传热特点
2.3.4 快速凝固晶态合金的组织与特征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成形
3.1 复合材料概论
3.1.1 复合材料的定义
3.1.2 复合材料的分类
3.2 复合材料的原材料
3.2.1 复合材料的基体
3.2.2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3.3 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
3.3.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
3.3.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形技术
3.3.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3.4 复合材料时界面
3.4.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3.4.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3.4.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3.5 复合材料的应用
3.5.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3.5.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3.5.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第二篇 材料固态成形原理
第四章 固态成形的物理基础
4.1 金属塑性成形的机理及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1.1 冷态塑性变形的机理及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1.2 热态塑性变形的机理及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
4.2 粉末成形
4.2.1 粉末的制取
4.2.2 粉末的特性
4.2.3 粉末模压成形
4.2.4 粉末烧结成形
4.3 高分子材料的成形
4.3.1 塑料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成形方法
4.3.2 塑料成形理论基础
第五章 固态塑性成形的力学基础
5.1 基本假设
5.2 应力
5.2.1 应力的概念
5.2.2 斜面上的应力
5.2.3 主应力与应力张量不变量
5.2.4 应力平衡方程式
5.3 应变
5.3.1 应变的概念与位移几何方程
5.3.2 应变增量和应变速率
5.3.3 应变的连续方程与体积不变条件
5.3.4 工程应变的主应变
5.4 屈服准则与应力应变关系
5.4.1 简单拉伸与屈服
5.4.2 屈服准则的一般形式
5.4.3 两个常用的屈服准则
5.4.4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
5.5 应力状态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5.5.1 应力状态对塑性的影响
5.5.2 应力状态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5.5.3 静水压力对屈服极限的影响
5.6 应力-应变曲线
5.6.1 条件应力-应变曲线
5.6.2 变形体的模型
5.6.3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第六章 固态塑性成形理论的应用
6.1 塑性成形问题
6.1.1 塑性成形问题解的概念
6.1.2 求解基本方程的简化
6.2 主应力法
6.2.1 主应力法求解的基本假设
6.2.2 长矩形板镦粗问题的求解
6.2.3 圆柱体镦粗问题
6.2.4 拉拔
6.3 滑移线场理论与汉盖应力方程
6.3.1 基本概念
6.3.2 汉盖应力方程
6.3.3 滑移线的性质
6.3.4 塑性区的应力边界条件
6.3.5 厚壁圆筒塑性变形时所需内压力的确定
6.4 盖林格尔速度方程及速度图
6.4.1 盖林格尔速度方程
6.4.2 速度场(速度矢端图)
6.4.3 速度间断
6.5 滑移线场理论的应用
6.5.1 平冲头压入半无限高坯料问题
6.5.2 平面挤压问题
6.6 基本能量方程式
6.6.1 极值定理概述
6.6.2 基本能量方程式
6.7 上、下限定理及应用
6.7.1 下限定理
6.7.2 上限定理
6.7.3 上限定理的应用
第七章 特种固态成形
7.1 超塑性成形
7.1.1 超塑性成形的基本特点和种类
7.1.2 微细晶粒超塑性的力学特性
7.1.3 超塑性变形机理
7.1.4 超塑性成形的应用
7.1.5 超塑性成形的材料与工艺规范
7.2 粉末特种成形
7.2.1 粉末锻造
7.2.2 粉末轧制
第三篇 材料固态相变原理
第八章 固态相变基础
8.1 固态相变概论
8.1.1 固态相变的主要分类
8.1.2 固态相变的主要特点
8.2 固态相变热力学
8.2.1 固态相变的热力学条件
8.2.2 固态相变的形核
8.2.3 固态相变的晶核长大
8.3 固态相变动力学
8.3.1 固态相变的速率
8.3.2 钢中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
第九章 共析与逆共析型相变
9.1 逆共析相变——钢中奥氏体的形成
9.1.1 奥氏体的组织特征
9.1.2 奥氏体的形成机制
9.1.3 奥氏体形成动力学
9.1.4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
9.2 共析相变
9.2.1 珠光体的组织特征
9.2.2 珠光体转变机制
9.2.3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
9.2.4 珠光体转变产物的机械性能
第十章 切变共格型相变
10.1 马氏体相变
10.1.1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0,1.2 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10.1.3 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经典模型
10.1.4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10.2 钢及铁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变
10.2.1 钢中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10.2.2 钢及铁合金中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10.2.3 奥氏体的稳定化
10.2.4 马氏体的机械性能
10.3 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
10.3.1 ZrO2基陶瓷的同素异构转变
10.3.2 ZrO2基陶瓷中的t→m马氏体相变
10.3.3 陶瓷中的马氏体相变韧化
10.4 贝氏体相变
10.4.1 贝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和组织形态
10.4.2 贝氏体相变机制
10.4.3 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10.4.4 钢中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第十一章 脱溶沉淀型转变
11.1 脱溶沉淀与时效
11.1.1 脱溶过程和脱溶物的结构
11.1.2 脱溶热力学和动力学
11.1.3 脱溶后的显微组织
11.1.4 脱溶时效时的性能变化
11.2 钢中的回火转变
11.2.1 淬火碳钢回火时的组织转变
11.2.2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1.2.3 回火时机械性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