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出版社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1年8月1日 | 页 数 | 207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7561212054、9787561212059 | 版 次 | 第2版 |
丛书名 | 高等学校材料科学系列教材 | 正文语种 | 简体中文 |
条形码 | 9787561212059 | 尺 寸 | 25.6 x 18.4 x 1 cm |
重 量 | 322 g | ASIN | B002WWUSJ2 |
绪论
第一章 材料的拉伸性能
1.1 引言
1.2 拉伸试验
1.3 脆性材料的拉伸性能
1.4 高塑性材料的拉伸性能(Ⅰ)——连续塑性变形强化
1.5 高塑性材料的拉伸性能(Ⅱ)——不连续塑性变形强化
第二章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2.1 引言
2.2 弹性变形
2.3 弹性极限与弹性比功
2.4 弹性不完善性
2.5 塑性变形U
2.6 屈服强度
2.7 形变强化
第三章 其它静加载下的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扭转试验
3.3 弯曲试验
3.4 压缩试验
3.5 剪切试验
第四章 材料的硬度
4.1 引言
4.2 布氏硬度
4.3 洛氏硬度
4.4 维氏硬度
4.5 显微硬度
4.6 肖氏硬度
第五章 断裂
5.1 引言
5.2 脆性断裂
5.3 理论断裂强度和脆断强度理论
5.4 延性断裂
5.5 脆性一韧性转变
第六章 切口强度与切口冲击韧性
6.1 引言
6.2 局部应力与局部应变
6.3 切口强度的实验测定
6.4 切口强度的估算
6.5 切口敏感度评估
6.6 切口冲击韧性
6.7 低温脆性
第七章 断裂韧性
7.1 引言
7.2 裂纹的应力分析
7.3 裂纹扩展力或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
7.4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7.5 裂纹尖端塑性区U*
7.6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
7.7 金属的韧化U*
7.8 估算§K§-IC的模型和经验关系式U*
7.9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U*
7.10 §J§积分U*
第八章 金属的疲劳
8.1 引言
8.2 金属在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
8.3 非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
8.4 疲劳切口敏感度
8.5 累积疲劳损伤
8.6 疲劳失效过程和机制
8.7 应变疲劳
8.8 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估算U*
8.9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门槛值
……
第九章 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第十章 环境介质作用下金属的力学性能
第十一章 金属的磨损与接触疲劳
第十二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十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十四章 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2100433B
全书共十四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与评价金属结构件安全性相关的力学性。第二部分包括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介绍与评价金属结构件使用寿命相关的力学性能。考虑到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与陶瓷材料将作为结构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故第三部分介绍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金属与非金属制作加工、机械与结构设计等领域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一:弹性指标 1.正弹性模量 2.切变弹性模量 3.比例极限 4.弹性极限 二:强度性能指标 1.强度极限 2.抗拉强度 3.抗弯强度 4.抗压强度 5.抗剪强度 ...
材料牌号: 45 材料名称: 优质碳素钢 标 准 号: GB699-88 试样尺寸: 25 试样状态: 退火钢 抗拉强度: ≥600 (MPa) 屈服强度: ≥355 (MPa) 延 长 率: ≥16...
抗拉强度 σb (MPa):≥500伸长率 δ10 (%):≥25注 :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厚度0.5~15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30~820℃;退火温度600~670℃。
附录 常用材料的力学及其它物理性能 一、 玻璃的强度设计值 f g(MPa) JGJ102-2003 表 5.2.1 种类 厚度 (mm) 大面 侧面 普通玻璃 5 28.0 19.5 浮法玻璃 5~12 28.0 19.5 15~19 24.0 17.0 ≥20 20.0 14.0 钢化玻璃 5~12 84.0 58.8 15~19 72.0 50.4 ≥20 59.0 41.3 二、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 (MPa ) GB50429-2007 表 4.3.4 铝合金牌号 状态 厚度 强度设计值 (mm) 抗拉、抗压 抗剪 6061 T4 不区分 90 55 T6 不区分 200 115 6063 T5 不区分 90 55 T6 不区分 150 85 6063A T5 ≤10 135 75 T6 ≤10 160 9
材料力学性能基础 课程编号: 30350193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基础 英文名称: Foundation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学分: 3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自编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等力学行为的物理意义、测量方式,特别是材料 宏观力学行为与细观、 微观组织结构的关系, 从而对材料力学行为的本质和机理有一正确的理解。 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对材料的选用、 设计、 改造、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实验及技能:几种主要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基础知识:强度、韧性、塑性、强韧化等方面的材料宏观行为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分析能力:不同工况要求下材料的选用;材料强韧化途径 三、内容概要 第一章 材料力学性能概论 1.1 引言 1.2 材料
作品目录
绪论
第一篇 金属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 静拉伸下的力学性能
第二章 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第三章 冲击韧性与冷脆转变
第四章 断裂韧性
第五章 疲劳
第六章 蠕变
第七章 应力腐蚀与腐蚀疲劳
……
第二篇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九章 复合材料的一般特性、增强机理和分类
第十章 单向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
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静态力学性能
……
附录
参考资料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实验指导》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配套实验指导教材。全书共分三部分:基础性实验部分、综合性实验部分和创新性实验部分。全书共45个实验,内容涉及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测试,如基本力学性能、硬度、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在工程中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如金属的疲劳、蠕变、疲劳和蠕变的交互作用以及金属材料在环境介质中的力学性能;一些特殊材料如智能材料、薄膜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某些宏微观力学性能的表征;设计了一些采用专门的计算软件来模拟分析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方面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与步骤等均有较详细的叙述和较严格的要求。
姓名:周益春 郑学军著
作者简介:
作品:《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