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研究 | 作 者 | 梁应辰 |
---|---|---|---|
ISBN | 9787114045400 | 页 数 | 374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3-06-01 |
本书介绍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通航标准、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坝区河势和泥沙淤积与防治及冲沙设施、通航水流条件与措施,高水头船闸、升船机方案、引航道尺度及布置,通航设施、施工通航等的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总体设计,1号.2号.3号船闸设计及运用,泥沙和通航水流条件,南津关航道整治,两坝通航建筑物联合运转等。
本书可供从事航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科研、管理人员及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暂无。
所属分类:电子书 > 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正文语种:中文
答案A解析: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其次是发电。
主要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建设长江三峡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作用,就是要在洪水期拦蓄洪水减小洪峰流量(降低洪涝灾害),在枯水期加大水资源的供应(减少干旱的威胁)。 从2006年起到2007...
葛洲坝集团公司和葛洲坝水电站是同一个公司吗?? 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是同归长江电力吗??
中国葛洲坝集团(英文简称:CGGC)的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330”工程指挥部(因毛泽东主席1958年3月30日视察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而得名),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中央大型企业,是实行国家计划...
《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指标体系》,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由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自主研究完成,2005年12月31日,该体系主要研究成果在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系统上线运行,经过运行实践检验,不断修改完善,2006年12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验收。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通航河流 ,发展航运是兴建三峡工程主要综合效益之一。三峡通航建筑物由目前世界上设计总水头和阀门工作水头最高的双线五级大型船闸、世界上提升高度和提升重量最大的一线大型垂直升船机和施工期一线临时通航船闸 3个工程组成。扼要介绍了三峡通航建筑物设计的主要技术难点 ,通航建筑物在枢纽中的布置 ,双线五级船闸的建筑物、机电设备及输水系统布置 ,闸首、闸室结构和高边坡设计 ,垂直升船机和临时船闸主要建筑物、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布置 ,主要结构和设备的设计。
将勘查工程手段按一定的组合和空间排列方式布置。常用的布置形式有:勘探线、勘探网、水平勘探和灵活布置等。2100433B
【学员问题】泵站总体布置一般的规定?
【解答】1、泵站的总体布置应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流、泥沙、冰冻、供电、施工、征地拆迁、水利血防、环境等条件,结合整个水利枢纽或供水系统布局、综合利用要求、机组型式等,做到布置合理,有利施工,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少占耕地,投资节省,美观协调。
2、泵站的总体布置应包括泵房,进、出水建筑物,变电站,其它枢纽建筑物,工程管理用房,内外交通、通信以及其它维护管理设施的布置。
3、站区布置应满足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消防、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等要求。
4、泵站室外专用变电站宜靠近辅机房布置,与安装检修间同一高程,并满足变电设备的安装检修、运输通道、进线出线、防火防爆等要求。
5、站区内交通布置应满足机电设备运输、消防车辆通行的要求。
6、具有泄洪任务的水利枢纽,泵房与泄洪建筑物之间应有分隔设施;具有通航任务的水利枢纽,泵房与通航建筑物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及安全设施。
7、对于建造在污物、杂草较多的河流上的泵站,应设置专用的拦污、清污设施,其位置宜设在引渠末端或前池入口处。站内交通桥宜结合拦污栅设置。
8、泵房与铁路、高压输电线路、地下压力管道、高等级公路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近。
9、对于水流条件复杂的大型泵站枢纽布置,应通过水工整体模型试验论证。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工程结构总体布置和细部构造。一般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进行的设计,包括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合理抗震设计从建筑和结构两方面来说:
1.建筑设计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2.结构设计上结构体系应符合:
a.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b.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c.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d.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e.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规范与设计具体规定
新抗震规范已将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
1..体形复杂的建筑不一概提倡设防震缝。
2..对规则结构与不规则结构做出了定量的划分。并用强制性条文对建筑师的建 筑设计方案提出了限制。如第 3 . 4. 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方案”。
3..予应力混凝土的抗侧力构件,应配有足够的非予应力钢筋。
4.非结构构件与其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如幕墙、附属机械、电气设备系统 支座和连接等需符合地震时对使用功能的要求。
5.投资方愿意通过增加投资来提高安全要求的抗震建筑,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6.结构材料的选用应减少材料的脆性,优先采 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和规定强度等级范围内的混凝土。
通过执行新抗震规范中的各项规定,来保证抗震概念设计的完成 ;通过遵循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使建筑物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概念设计决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果概念设计不适宜于抗震,那么不管多“精密”的计算也无济于事。当然,在做好概念设计的基础上也要认真计算做好定量分忻。
对结构工程师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常用的结构形式,目前城市中正在建设和拟建的多层、高层建筑物大 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为避免它给人类带来大的灾难,要求结构工程 师根据新抗震规范运用好抗震概念设计。做到 :1 .结构功能与外部条件一致 ;2 .充分发展 先进的设计理念 ;3 .发挥结构的功能并取得与经济的协调 ;4.更好地解决构造处理 ;5. 利用定量的计算进行抗震分忻 ;6.用概念来判断计算的合理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有不同的概 念,随着事物认识的不断发展,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3.4.2。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