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隧道(芜湖城南过江隧道,2017年开工)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2017年开工)
南京建宁西路过江通道(2018年开工)
重庆渝湘高铁过江隧道(2018年开工)
武汉后湖长江隧道2100433B
武汉长江隧道(2008年12月28日通车)
上海长江隧道(2009年10月31日通车)
南京长江隧道(2010年5月28日通车)
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2012年12月28日)
南京地铁10号线过江隧道(2014年7月1日通车)(单洞)
武汉地铁4号线过江隧道(2014年12月28日通车)
南京地铁3号线过江隧道(2015年4月1日通车)(单洞)
南京扬子江隧道(2016年1月1日通车)
武汉地铁8号线过江隧道(2017年12月26日)(单洞)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2018年10月1日通车)
其中3条为单洞双线,因此总共有17条隧洞穿过长江底部。
采用盾构法建设长江隧道。
采用盾构法建设长江隧道。
隧道建成后,其路面将在长江水面40米以下的深处。上海长江隧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包括上海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工程两部分。其中,以隧道方式穿越长江南港水域,长约8.9公里;以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
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修建技术——武汉长江隧道是长江上第一条江底隧道。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透水性强,水压高;盾构走私大,一次推进距离长;地面和地中环境复杂。介绍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研究与设计经过,工程建设模式,隧道的总体设计、施工概...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该隧道的基本段拟采用新兴的LED照明技术,以实现隧道运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此规划迈步早,需配套大量调研、测试、评估工作,有很强的科研探索性质。由长江隧桥建设指挥部(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上海隧道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的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课题组在相关技术规范制定和测试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数据,并摸索出一套LED隧道照明评标工作方法,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为LED作为照明光源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南京长江隧道建设历程
2009年8月22日上午,随着南京长江隧道右线盾构机转动着巨大的刀盘冲破最后一层加固区实现顺利贯通,继左线隧道于5月20日胜利出洞,由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迎来了隧道全线贯通,这标志着中国长江流域工程技术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挑战风险最多的越江隧道成功攻克了施工中的所有难题,规避了一切风险,取得了在特殊不良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据权威专家,国际岩石力学会前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钱七虎介绍,南京长江隧道是中国长江流域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的超大型盾构隧道中所经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工程,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江第一隧"。
工程自2005年3月奠基、9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单位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及设计单位中国铁建第四勘察设计院勇敢应对挑战,用科研的力量和先进的管理力推工程攻坚克难,不断破解世界级技术难题。南京长江隧道公司和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坚决贯彻"稳字当头,安全第一,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的建设方针,组织专家团队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推动科技创新。项目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科研经费,完成了30余项专题论证,申报专利15项,并就5项大课题29项子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科研成果,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其中超大型管片衬砌结构原型试验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示范课题 。
南京长江隧道左右线隧道均安全顺利实现贯通,成型的隧道光滑平整、美观整洁、不渗不漏,管片拼装无错台,管片生产和隧道施工工艺、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受到国内外专家和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左线于2009年5月20日10时贯通,右线于2009年8月22日上午贯通。
南京长江隧道建筑规模
南京长江隧道选址于浦口区黄家村,由江南滨江快速路与应天大街西延线互通立交过渡段接入点起,至江北收费广场连接快速路500米处止,整个工程隧道总长5853米,按六车道城市快速通道规模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中国长江上隧道长度最长、盾构直径最大、工程难度最高、挑战性最多的工程之一,工程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连接河西新城区--江心洲--浦口区。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为南京长江隧道项目的投资人,出资80%,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南京市浦口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0%,共同出资10.1514亿元,组建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全权负责过江隧道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公司经营期限暂定34年,其中建设期4年,经营管理期30年。
左汊盾构隧道由中铁十四局负责建造,右汊江心洲夹江大桥由中铁十五局负责建造。
南京江心洲夹江大桥是南京长江隧道的组成部分,连接建邺区扬子江大道与江心洲,全长665.5米,主跨248米,为独搭自锚悬索桥,在国内尚属首例。大桥双向6车道,并设有专门的人行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大桥跨过江心洲夹江在江心洲落地,有专门的立交互通通道供行人、自行车和汽车行驶上江心洲或者是直接通过长江。从江心洲夹江大桥下到江心洲后再向前开几百米就正式进入了南京长江隧道的主体。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由江南滨江快速路与应天大街互通立交过渡段接入点起,至江北收费广场连接快速路500米处止,整个工程通道总长约6.2公里,按6车道城市快速通道规模建设,设计车速80公里/时,采用"左汊盾构隧道+右汊桥梁"方案,左汊盾构隧道建筑长度3.9公里;盾构直径近15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之一,仅次于上海长江隧道盾构机。
右汊江心洲大桥全长665.5米,主跨248米,为独塔自锚悬索桥,主塔高107米。大桥双向6车道,并设有专门的人行道,供行人步行过江。在南京长江隧道中使用的刀盘直径为14.93米、重约4000吨、长130余米、有5层楼高的"巨无霸"盾构机。
上海长江隧道总体介绍
上海长江隧道自开工起,就因其"长、大、深"的特点,吸引着业界同行的目光。长--盾构一次性掘进距离长达7.5公里,世界上绝无仅有;大--两台超大盾构直径达15.43米,堪称世界之最;深--江底高水压施工,最深处覆土达55米。而今,5年不到,所有世界性难题都已迎刃而解。 破难题、创速度、化风险的力量来自自主创新。在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支持下,上海长江隧道向隧道工程领域的若干前沿课题发起挑战,共申请28项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编制14项施工指南和工法。眼下,这些勇气与智慧的结晶陆续在上海长江西路隧道、军工路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和杭州钱江隧道等大型越江工程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