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长江流域调水等工程对河口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项目类别 | 重点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严以新 | 依托单位 | 河海大学 |
河口是陆地与海洋、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区,流域调水及其它工程将引起入海水沙量显著减少、水质恶化以及河口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的剧变,也将对河口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以长江口为对象,将长江流域分解为大通以上河段、大通-徐六泾河段和徐六泾以下河段三个子系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以水为载体,将上游的来水来沙变化与河口环境响应的内在联系耦合为一体,探讨长江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和特征,揭示流域调水等工程对河口环境的影响,阐明河口分汊水道的盐水入侵过程与规律,预测长江口未来的动态演化规律等,建立入海流量与河口环境响应模式,为优化河口环境、长江流域调水等工程的顺利运行和长江河口综合治理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100433B
批准号 |
50339010 |
项目名称 |
长江流域调水等工程对河口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项目类别 |
重点项目 |
申请代码 |
E0903 |
项目负责人 |
严以新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河海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经费 |
140(万元) |
将干旱的区域,一定程度缓解当地土地严重缺水的局面,而当降雨量猛增时,防洪水位储水为防洪工作争取时间。
长江流域常见的春色叶观赏植物和秋色叶观赏植物有哪些彩叶类植物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全年彩叶植物,季相彩色叶植物,斑彩色叶植物等。可呈现色彩的如:金叶国槐、金叶榆、紫叶皂荚、蓝冰柏、千层金等。全年彩叶植物...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它创造了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它将促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建设贡献巨大,也是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最好保护,是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具体体现。
长江流域是国内城镇化水平较高、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城市又是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商贸、科技、文化的中心 ,因此城市对防洪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实施后 ,将极大地提高主要防洪城市的抗洪能力 ,同时防洪工程的实施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针对主要城市解决防洪问题拟采取的工程、生物和管理措施 ,从环境保护、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分析实施这些措施对城市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对策措施。
【学员问题】央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及对策?
【解答】中央空调系统早已广泛用于宾馆、大厦、娱乐场所、医院、车站等供冷面积较大的场所。在我国,中央空调系统的相关技术已经历了从最初完全依赖引进国外技术,继而培养本土技术人员,再发展到现今拥有自主开发能力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无论是设计者或是管理者,他们比较关心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供冷,而对空调系统空气品质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重视。事实上,由于忽视对空调系统的空气品质实行有效的监控而造成严重影响已不乏先例。几年前广州、香港、北京以及东南亚等地相继爆发了“非典型”肺炎,这种病通过呼吸道使人体染病,多发生在人群聚集空气不畅通的地方,发病快,治疗不当较易死亡。以香港发病为例:2003年2月至5月期间共发病例1654人,193人不治死亡,死亡率高达11.6﹪。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人们忽然间又高度重视室内的空气质素,政府各卫生、防疫部门纷纷出动检查车站、码头、机场、酒店、餐饮娱乐场所等公众地方空调系统的室内空气质素。由此可见,对空调系统空气品质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分析
在一天的生活中,人们停留在室内的时间超过了全天的80﹪。室内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随室内环境的不同(如室内容积、通风量、自然清除等)而不同。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按照其构成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微粒粉尘及有害气体
民用建筑中悬浮的微粒粉尘主要为烟雾(香烟、炊烟中的颗粒)。包括燃烧产生的可吸入性微粒,CO、氮氧化物、SO2等。
2悬浮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是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及室内空调疾病的最直接的原因。
3挥发性有机物
包括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厨房中的油烟和香烟中的烟雾等有机蒸气,其中某些具有相当的致癌性。
室内空气污染物一般情况下不会超标,短期内人体对此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反应,但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较多,污染源各异,因此可能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协同作用,以至于能够对人体造成长期且持续的危害。以下是几种主要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上述几种污染物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污染物,它们是建筑内各种异味的主要根源,决定了人们对空气的新鲜度的感受,影响了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可接受性。因此对上述室内污染物的控制是对通风空调技术提出的严峻挑战。
二、空调系统污染的主要途径和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良影响
1、风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在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接到空调区域有异味的投诉,这是因为新风和回风过滤不良造成,在大多数舒适空调系统的新风柜和空调柜都采用粗效过滤器,从而使大量的尘埃和微生物随气流进入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由于空调箱和风机盘管的热交换多数在湿工况下进行,而表冷器下面的集水盘常常因为排水坡度不够,或排水管堵塞而积满了凝结水,这种高湿度的环境,会使大量尘埃和微生物紧紧地粘附在表冷器表面和集水盘中。当空调机组停止运行时,随着机组内温度的逐渐回升,为微生物迅速大量繁殖创造成了良好的营养和温、湿度条件。当机组再次起动时,微生物繁殖时生成的大量气体以及细菌、霉菌,在空气中分散成气溶胶,便随送风气流通过送风管道进入空调室内,使室内空气品质恶化。人们为了降低空调能耗,往往采取减少送入空调房间的新风量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应用虽然在空调节能方面起到显著作用,但是由于现代建筑物内部空间结构基本上对外封闭,新鲜空气的补充全靠新风系统维持。由于通风不良和风量不足而不能使受污染的室内空气得以稀释和排除。家具、地毯、装修材料等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再加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和各种病菌。这些有害物质在人员密集,空气流动不良的地方浓度会愈来愈高,加重了室内空气污染,以致引发空调室内出现如疲倦、头痛、呼吸道感染、恶心、头晕等“病态建筑综症”,甚至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如“非典型”肺炎等。
2、水系统污染及其危害
空调水系统中常常可以检测到的细菌及真菌,如好氧性夹膜细菌、好氧芽孢细菌、好氧硫细菌、厌氧硫酸盐还原菌等八大细菌。它们的生长条件20~40℃、PH值5~8,空调水系统的条件较适且细菌生长。冷冻水系统因为是闭式循环,不与大气接触,而且水温比较低,不易产生细菌,而冷却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因为与大气直接相通,空气中的污染物如尘土、杂质、细菌、可溶性固体等,随时都有可能进入循环冷却水系统,而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和PH值恰恰适合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繁殖,且随冷却水的不断循环蒸发,水中的营养源也随之而增加,更促使微生物迅速的大量繁殖。这不仅使冷却水水质恶化,而且还和其他杂质掺混,形成粘垢附着在传热管壁上,使热交换器效率下降,水流阻力增大,并进一步促使腐蚀的发生。由于冷却水系统多在空调室外,其水质的好坏与空调室内空气品质没有直接联系,因而常常被人忽视。然而那合适的水温和PH值以及与大量的灰尘、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却使冷却水系统污染成了空调水系统中最为严重而显著。冷却水系统各种细菌、霉菌的繁衍滋生多在冷却塔内进行,而高层建筑冷却塔多安装在裙楼之上,在冷却塔中滋生的各种细菌、霉菌以及可溶性固体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将会弥散于冷却塔周围大气之中,大厦的建筑为了节省地方多把新风柜与冷却塔同层安装,这些含菌空气较容易混入新风之中进入空调室内,或通过人体带菌进入空调室内,都会对室内空气品质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
三、防止空调送风系统污染的措施:
防止送风系统的污染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新风量,改善送风质量,加强冷凝水系统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1)提高新风过滤器效率,同时加强回风口的回风过滤,以减少尘埃和细菌进入空调器和风机盘管的机会。
(2)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增加新风量,由原来每人25m3/小时增加到30~50m3/小时。
(3)在回风口增加安装紫外线杀菌光管;根据回风口尺寸大小不同安装8W~40W一至二支,杀灭空气中有害细菌,紫外线杀菌光管的开关根据风机运行而设定。
(4)现在大部分空调系统的盘管风机、风柜的保养性清洗只能达到对翅片疏通和接水盘清理的目的,虽对细菌源有抑制作用,但并未达到实质性的处理效果。为使室内空气品质得到直接和明显的改善,应对表冷器和接水盘进行定期的杀菌处理。对于表冷器的杀菌处理,可尝试使用臭氧。
(5)风机盘管系统凝结水的排出管应当就近设立管排水,缩短水平排水管的距离,减少因排水管坡度不够而发生集水盘积水现象。集水盘上的水平排水管段坡度不得小于0.01,管径不得小于DN20,排水立管的管径应根据其连接支管的数目而适当增加。
(6)定期检查和清理集水盘和排水管,防止集水盘积水现象发生。
(7)只用于冬季等焓加湿的喷水室的新风柜,应经常更换池底存水,定期对池底清洗消毒。以免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8)建立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清洗、定期检查、克服空调系统只用不管,或轻视管理的陋习。
四、防止空调冷却水系统污染的措施
防止冷却水系统污染的根本措施在于微生物控制。微生物大量繁殖所造成的危害,是循环冷却水系统十分普遍而需要重视的问题。控制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
(1)在开式循环水池上部加盖,避免阳光照射。
(2)设置旁滤装置,使循环冷却水经旁滤装置过滤,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以及菌、藻类微生物。
(3)建立定期清洗、检查、化验制度,及时向水中投放杀菌剂,杀灭各种微生物。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化物、悬浮颗粒物及多种芳香烃化合物,已对一些国家的城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不仅导致生态的破坏,而且危害人体健康。欧盟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坏、农作物和森林以及人体健康损失费用每年超过100 亿美元。中国仅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20亿元人民币。如果计算一次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则损失更为严重。
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按体积计算是每100万大气单位中约有280个单位。之后,由于大量化石能源的燃烧,1988 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349个单位。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 倍,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将上升1.5~3℃ ,极地温度可能上升6~8℃。这样的温度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20~140 厘米,将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等污染物通过空气传播,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大面积酸雨。酸雨会改变覆盖区的土壤性质,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改变湖泊水库的酸度,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腐蚀材料和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酸雨还可导致地区气候改变,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人类发展核能技术,尽管对反应堆已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但世界范围内的民用核能计划的实施, 已产生了上千吨的核废料。这些核废料的最终处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数百年内仍将存在放射性危害。 2100433B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序言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移民环境容量研究
第二章 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洼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和湖泊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第三章 三峡工程对河口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三峡工程与环境污染及人群健康
第五章 三峡工程对物种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小流域山地灾害防治
第七章 综合评价与宏观战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