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施工试验检测关键技术 | 作 者 | 汪魁峰、王健、汪玉君、徐志林、宗兆博 |
---|---|---|---|
出版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年11月 |
页 数 | 127 页 | 定 价 | 35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50919051 |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长距离引输水隧洞工程简介
第二节 辽宁省长距离引输水隧洞工程概况
第三节 长距离引输水隧洞工程常见病害
第四节 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试验检测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技术
第一节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
第二节 进排气阀性能测试试验
第三节 隧洞竖井投料还原试验
第三章 检测技术
第一节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节 工程实体质量检测
第三节 新型隧洞检测装置研发
参考文献2100433B
隧洞是长距离引输水工程中一种重要的工程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长距离引输水工程的安全。《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施工试验检测关键技术》在扼要阐述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病害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内长距离引输水隧洞工程实例,对其施工质量所涉及的试验和检测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技术及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国内外类似工程的质量试验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施工试验检测关键技术》对长期从事长距离引输水工程隧洞设计、施工、检测和试验的工程人员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供长期从事水工结构研究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及隧洞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就是把水从甲地,段输送到乙地的工程。如引xx河入xx市的工程。自来水的输送工程。污水的输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与水有关,但功能不是输水的不算,如大运河就不是。
笼统说需要光电信号转换设备我般使用都电信号设备需要进行光纤传输电信号需要转换光信号进行传输;1、太网数据光纤传输需要太网光纤收发器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需要光模块;2、电路仿真、DDN、帧继需要协议转换、...
设有纵向施工缝,环向缝除结构缝外,根据施工需要将设多道施工缝。纵向施工缝设有键槽和铜片止水,并凿毛,环向施工缝凿毛、设铜片止水,纵向止水与环向止水焊接。 允许各部位的施工缝互相错开,不必贯通...
文章论述了长距离输水工程管材的选择,经济流速的计算与经济管径的确定方法,重点阐述水锤的防护技术与安全措施。
长距离输水过程中管内压力的稳定以及水流量的恒定一直以来是困扰水利输送单位的技术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确保水管在长距离输水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管内压力和恒定的水流量,我国水利输水工程采用了调流阀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工作经验,对在长距离输水过程中调流阀的控制技术做出深入的探讨。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很多城市采用长距离输水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在长距离加压输水管线的运行中,停泵水锤对管道的危害极大,尤其是断流弥合水锤。断流弥合水锤升压很大,根据有关理论计算,排气不畅引起气爆压力最高可达20~40bar(1bar=105Pa),足以破坏任何供水管道。
选用的工程实例比较特殊,管线全长为8.3km,为长距离,总落差为72.12m且沿线起伏较多,管径为1.2m属大管径,泵站总扬程为79m,管道首末端高程高,而中间高程低。停泵水锤这一水力过渡过程是由降压波开始的,并从首端开始传至末端,在降压过程中极易出现首末端多处水柱中断现象,由于管线中间起伏大且多,进而可能引发全管线断流再弥合水锤,这类水锤的防护难度较大 。
《长距离输水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内容包括长距离输水工程总体布置与优化、绿色技术和安全保障三大方面关键技术。以大量篇幅介绍了作者在总体布置与优化方法、绿色设计原则和评价方法、绿色分层取水和一体化管道水压试验装置、输水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及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等工程设计方面的新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对输水系统过渡过程分析、调度运行方案编制、梯级泵站流量匹配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长距离输水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可供水利及相关专业科研和技术人员使用,亦可作为高校相应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主要完成人:刘之平,练继建,杨开林,谢向荣,黄跃飞,汪易森,陈文学,王长德,马 超,郭新蕾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