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长江葛洲坝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作 者 | 文伏波、郑守仁、郑允中 |
---|---|---|---|
ISBN | 9787549226917 | 页 数 | 537页 |
定 价 | 98元 | 出版社 | 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4年6月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16开 |
第1章 综述
1.1 葛洲坝工程概况
1.1.1 水文特征值
1.1.2 水库特征值及施工征地指标
1.1.3 工程效益指标
1.1.4 枢纽各建筑物及设备特征值
1.1.5 施工特征值
1.1.6 经济指标
1.2 葛洲坝工程建设历程及运行概况
1.2.1 工程开工因准备工作不足,主体工程停工修改设计
1.2.2 修改初步设计审批后复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提前1年竣工
1.2.3 工程运行30多年来,历次大坝安全定期检查均评定为正常坝
1.3 葛洲坝工程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地位
1.3.1 葛洲坝工程是我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
1.3.2 葛洲坝工程是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3.3 葛洲坝工程建设为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
第2章 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组成部分
2.1 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航运梯级
2.2 葛洲坝水库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水库
第3章 葛洲坝工程河势规划及泥沙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检验
3.1 工程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
3.1.1 工程河势规划
3.1.2 枢纽建筑物布置
3.1.3 枢纽建筑物运行对坝区河势的影响
3.2 坝区泥沙研究及工程泥沙防治措施
3.2.1 坝区泥沙研究
3.2.2 通航建筑物泥沙防治措施
3.2.3 电站泥沙防治措施
3.2.4 坝区泥沙防治效果分析
第4章 坝基红层岩石及层间剪切带研究与地基处理设计及实践检验
4.1 坝基红层岩石试验研究
4.1.1 坝基红层沉积环境及岩性岩相研究
4.1.2 坝基红层岩性特征及分布
4.1.3 坝基岩体构造特征
4.1.4 坝基红层岩体透水性
4.2 坝基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和岩体开挖变形问题
4.2.1 红层岩石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2.2 坝基岩石抗压强度和物理力学参数取值问题
4.2.3 坝基岩体开挖卸荷回弹及沉降变形问题
4.2.4 二江电厂深挖基坑边坡岩体变形问题
4.3 坝基岩体层间剪切带试验研究
4.3.1 坝基岩体层间剪切带成因、性状及分布规律研究
4.3.2 剪切带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4.3.3 剪切带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
4.3.4 剪切带抗剪强度试验建议值
4.3.5 坝基黏土岩剪切带渗透性及长期在渗水作用下的变化趋势研究
4.3.6 葛洲坝工程坝基层间剪切带试验研究成果的应用及进展
4.4 二江泄水闸闸基层间剪切带处理
4.4.1 二江泄水闸抗滑稳定分析
4.4.2 闸基红层岩石及层问剪切带处理
4.4.3 闸基抗滑稳定安全度分析
4.4.4 闸基黏土质粉砂岩表层保护措施的试验研究
4.5.坝基断层及强透水带的加固处理
……
第5章 大流量泄水闸消能防冲设计研究与实践检验
第6章 高水头大型船闸水力学及输水系统设计与实践检验
第7章 大型金属结构及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研究与实践检验
第8章 大江截流与围堰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及实践检验
第9章 葛洲坝工程关键技术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与进展
第10章 葛洲坝运行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2100433B
《长江葛洲坝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简要介绍了葛洲坝工程建设里程。它作为三峡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后来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及论述了在我们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地位。《长江葛洲坝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重点对葛洲坝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检验后的全面分析总结,为今后在类似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彩叶树种近年来在各地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北京、上海、大连等大中城市还特别提出了在城区主干道两侧以及重点景区种植红色、金色等系列彩叶树种,以解决城市绿化色彩单调的问题。但是,设计师在做园林设计时依然...
葛洲坝华庄房价: 均价:10026元/㎡ 小区地址:东湖开发区创业街路 五室三厅二卫 250 ㎡ 10528元/平米 四室三厅一...
好像还没吧,具体的情况的话,还是自己去看看才是知道的,现在还是自己看看吧
葛洲卵石推移质的级配较宽,多数卵石的硬度较大,不同粒径组卵石的平均磨圆度为2级至4级。根据区域地质与地貌特性在卵石推移质岩类组成上的反映,将葛洲坝卵石推移质来源分为三个补给区,用由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法方程,根据各补给区与汇入区卵石推移质岩类鉴定资料,计算出各补给区卵石推移质汇入百分数x_1、x_2、x_3。黄柏河补给区汇入百分数x_3与其卵石推移质输沙量均为已知,据此计算出葛洲坝水利枢纽卵石推移质输沙量为7.08086×10~5t/a。该输沙量同1973-1987年宜昌水文站测验的卵石推移质输量为6.994×10~5t/a十分接近。采用乐天溪补给区实测资料的验证,实测值与计算值两者只相差1.2%。
书 号 ISBN 978-7-5170-4705-6 计算机号 25-1594
书 名 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作 译 者 杨光煦 著
开 本 16开 覆膜
字 数 849 千字
印 张 36 页 数 576 页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出 版 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定 价 150.00 元 网上售价 135.00 元
分 类 号 TU4
主 题 词 岩土工程-研究
主要完成人:郑守仁、钮新强、宋维邦、曹广晶、樊启祥、周光奉、任继礼、李江鹰、魏文炜、杨本新
主要完成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三峡工程指挥部、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杨光煦,1938年生。 江西省九江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江委设计院副院长。先后参加过丹江口、乌江渡、葛洲坝、万安等工程和山西禹门口提水工程、深圳机场、珠海机场软基处理、青山热电厂灰堤加固处理等施工组织及现场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