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

《瓷器鉴赏》是作者傅正初创作一部科普知识图书,由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的书籍。此书对陶器起源、传统制瓷的原料、瓷器发明过程、历代名窑名瓷的化学组成或特点和演变规律、烧造工艺等,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说,是易读易懂的古陶瓷科技著作,也是文博工作者和古陶瓷爱好者的必读之物。

瓷器鉴定基本信息

书名 瓷器鉴赏 定价 25.00元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作者 傅正初
出版时间 1993年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ISBN 9787540714918
类别 历史、地理 >各种材料器物 页数 283
出处 加尼福尼亚出版社

瓷器鉴定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0g颜色:银灰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5g颜色:白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5g颜色:黑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5g颜色:银灰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5g颜色:米黄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5g颜色:亮光银色土豪金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0g颜色:半透明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业态瓷器环保粘合剂 30g颜色:白色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靓晶瓷

13% 湖南靓臣新材料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综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09年2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温度鉴定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瓷器 1、陶瓷器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40Ф×260H|2件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瓷器 1、陶瓷器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40Ф×240H|2件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瓷器 1、陶瓷器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40Ф×280H|2件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瓷器 1、陶瓷器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40Ф×200H|2件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瓷器 1、陶瓷器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60Ф×280H|1件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瓷器 1、陶瓷 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40L×240W×300H|1组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丽尊软装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7-11
鉴定室边台 1.规格尺寸:(3250+6500)×600×8502.钢木结构,框架采用优质方通制作,通过静电喷粉,台面采用12.7mm实芯理化板,柜身采用16mm,柜门采用18mm环保三聚氰胺中纤板,含钢制插座、水槽、三口水龙头、洗眼器、转角柜|6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安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1-21
影像真伪鉴定系统 型号规格|1台 2 查看价格 广州瑞源文德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2-02

瓷器鉴定常见问题

  • 如何鉴定瓷器,瓷器鉴定方法,怎样鉴定瓷器

    瓷器鉴赏要领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

  • 瓷器鉴定的鉴定方法

  • 长沙瓷器鉴定有哪些方法?

    胎呈灰白或青灰色,少量黄褐和微带红色,后者往往再敷一层化妆土。胎体较疏松。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青中带黄色者为多。釉面均有细小纹片。产品以盘、碗、碟、杯、壶、瓶、灯等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还有猪、羊、...

瓷器鉴定文献

永乐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永乐瓷器真伪鉴定方法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1页

评分: 4.7

至永乐三年始,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向外推销了精美瓷器,又带回了制瓷所需的 “苏 麻离青 ”色料。永乐朝瓷器的器形、纹饰、品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以后瓷器的发展拉开了序 幕。 方法一:辨胎釉 胎质洁白釉面细润 永乐瓷器胎体变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趋于洁白,生烧现象已不常见,这主要是对窑温及 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前朝有了进步;青花器釉面较厚,釉质细腻平滑,釉色多白中泛青; 个别有细 碎无色的自然开片; 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 器物上可见缩釉点; 红釉器釉面均匀, 口沿一圈白釉, 俗称 “灯草口 ”,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方法二:辨纹饰 小笔填绘,形成深淡的笔触 永乐时期纹饰装饰布局大多比较疏朗,瓷器装饰线条一般比较纤细流畅;常见绘锯齿状叶纹, 有别于宣德时期; 莲瓣纹绘画大多勾线填色, 回纹一改洪武时期两个一组的画法, 大多连续不断; 青花弦纹线,线条不十分均匀

立即下载
陶瓷与瓷器 陶瓷与瓷器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8

Quartzite是一款RAKCeramics公司生产的瓷饰面,这款瓷砖,如上图所示,款式包括矩形和马赛克。灰色和铜色相问形成斑驳的颜色,与带纹理的饰面相结合,旨在营造一个别致的、有触感的表面(可以从墙面延续到地面)。

立即下载

鉴定基本目的就是辨别真伪,历史价值,产地和工艺价值。但是对于不懂行来说瓷器的仿品、伪作很容易混淆。瓷器鉴定是起到保护文物作用,如市场上明清时期大量的仿古瓷,如果不仔细辨别和分析的话是会对收藏爱好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也是收藏瓷器的基础学。

市场上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等一类的说法。因此,我们在识别真伪古瓷时,首先应注意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特征。因每个人的写法不同,仿制者势必谨慎地摹仿,而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容易生动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除了了解元、明、清瓷器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外,还须了解或掌握一些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许多同类型的器皿粗看外表极为相似,而仔细观察这三大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

一:胎釉: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从 明 嘉 靖 起 瓷 器 胎 质 已 远 不 如 明代早、中期淘炼精细、致密洁白。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

二:纹饰: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万历时期瓷器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

三:工艺:器物底足处理不十分规整万历时期瓷器上最为突出的的装饰是镂孔手法,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艺手法。镂雕器中常见瓶、盒之类,镂雕手法较率意,无精细之感。

四:注意款识:“万”字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位置较复杂,常见于外底,另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祥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款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款式。

五:造型:不同时代,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以及技术条件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不同时代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是瓷器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对历代瓷器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了解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

六:彩料:瓷器上的釉彩,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瓷器鉴定真知堂

中国,英文称( China)。china一词除了中国的意思以外,还有一重意思,就是瓷器。瓷器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代艺术品之一,在国内外收藏界享有盛誉。目前,国内号称有8000万收藏大军,其中不少就是瓷器收藏爱好者。但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原因在于,收藏者多云:‘瓷器水深’。所谓水深,意思是瓷器鉴定难度高,Z真伪难辨,很多专业术语不懂。作者精研中国古代瓷器三十多年,收藏丰富,博览群书,不愿私藏,乃借此平台广为传播古瓷器鉴定知识,欢迎爱好者关注本人头条。或关注真知堂鉴古。

蛤蜊光,是瓷器鉴定的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鉴定五彩等釉上彩瓷器。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光是怎么回事?

清康熙五彩仕女图观音尊

蛤蜊,就是一种海里的贝壳。大家知道海里的贝壳在阳光下转动,多有一种七彩的光晕,类似于彩虹的颜色。这种光晕就是蛤蜊光。而陶瓷鉴定中所说的蛤蜊光则专门指五彩等釉上彩瓷器的彩绘部分。

釉上彩瓷器历经百年以上,在阳光下转动,彩绘部分和周围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七彩光晕,这种光晕则被称为蛤蜊光。一般而言,蛤蜊光是判断五彩瓷器是否为老货的重要鉴定依据之一。

如果一件釉上彩瓷器(不含珐琅彩,粉彩)其他条件都符合古瓷的标准,那么,再具有蛤蜊光的特征,则基本上可以肯定为古瓷。如果釉上彩瓷器其他条件都符合古瓷标准,却没有蛤蜊光,釉面火光很重,则很有可能这件瓷器为新仿品。库出和桶瓷出外。

所谓桶瓷,是指清代景德镇运送到北京宫廷的瓷器,传统都为木桶盛装,被称为桶瓷。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有不少旧藏桶瓷未曾开封。尽管年代久远,这些瓷器仍然釉面火光茂盛,宛如新瓷。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库出。但除了故宫所藏的桶瓷以外,民间是不可能有几百年的瓷器还保存在木桶里的。所以,民间所见传世五彩等釉上彩瓷器,没有蛤蜊光的,几乎可以肯定为新仿品。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光是怎么回事?

清五彩婴戏纹高足杯

目前,做旧仿古者也做出了蛤蜊光。但这种做旧仿古瓷器,必须经过釉面摩擦和化学药水浸泡。所以如果这件瓷器其他特征都符合古瓷的标准,也有蛤蜊光,我们可以仔细看看釉面是否有打磨做旧痕迹,也可以洒上热水,用鼻子闻是否有化学药品的味道。如果有,则此古瓷必假无疑。

蛤蜊光的成因,古玩行知者寥寥。比如,明代的红彩,就没有蛤蜊光。原因亦无人探讨。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代釉上彩瓷器的彩绘原料都是天然矿物质。把天然矿物精选后火锻水洗然后磨成粉末,再用吸铁石吸附杂质,就成了五彩的颜料。为了附着在瓷器表面,五彩等釉上彩瓷器,传统上都用铅粉配比颜料彩绘。而铅在百年之后氧化,瓷器上就出现了七彩光晕。

现代仿品基本上都是知道古代蛤蜊光成因的高手所制。所以采用古代含铅的天然矿物配比颜料彩绘,再在酸碱潮湿等环境下埋藏,就能把传统的百年以上自然氧化的时间缩短到几年甚至几个月之内。这种作假的蛤蜊光,对于迷信蛤蜊光鉴定五彩瓷器的收藏爱好者,有极大的杀伤力。

所以,蛤蜊光只是鉴定五彩等釉上彩瓷器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能作为鉴定瓷器的秘诀。就像现在流行的死亡气泡说一样。死亡气泡下篇文章我们来说。

而粉彩瓷器是目前釉上彩瓷器的主流,粉彩瓷器是在彩绘颜料中加入了玻璃白打底,改变了以前的铅粉打底的传统做法,是脱胎于珐琅彩,洋彩之后创新的彩瓷,一经出现,很快就代替了五彩,成为釉上彩瓷器的霸主。由于不用铅粉,所以蛤蜊光在粉彩瓷器中是很难出现的,但是不排除早期粉彩瓷器颜料配方过渡阶段,含铅,亦可能出现蛤蜊光之可能性。

也就是说,蛤蜊光不是鉴别粉彩的充分必要条件。有蛤蜊光的粉彩瓷器有可能有,但没有蛤蜊光的粉彩瓷器很正常,不能以是否有蛤蜊光作为鉴定粉彩瓷器的一个标准。

民国时期的新出现一种文人画风格的彩绘瓷器,我们称之为浅绛彩。"浅绛"原是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代表人物为黄公望。而浅绛彩瓷中的"浅绛",系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其本质还是五彩和粉彩的结合。带有浓厚的文人画特点。部分彩料采用传统的含铅矿物颜料。民国至今,从1911年到1949年,早期的瓷器已过百年,所以民国浅绛彩瓷器上亦有蛤蜊光出现。

总而言之,元明釉上彩,清代五彩瓷器,民国浅绛彩瓷器,均可用蛤蜊光是否具有作为鉴别新老的辅助手段。前提是其余特征符合瓷器的其他鉴定要点。本头条号,将持续更新古瓷器鉴定要诀,欢迎各位收藏爱好者加粉关注,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瓷器鉴定秘诀之一-瓷器上的蛤蜊光是怎么回事?

明万历五彩龙凤纹执壶

明清瓷器是现代人们收藏鉴赏的重点项目。自古瓷器藏家就喜爱青花瓷器,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瓷器、品相完好的器物如今已难得一见,就是见到了,价格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为了防止购买到青花瓷器赝品,还得多了解明清瓷器鉴定方法,下面中大科鉴简单介绍下明清瓷器鉴定方法吧。

明清瓷器鉴定方法:

1、看瓷器造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瓷器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明清瓷器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花瓷,造型多仿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瓷器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

2、看瓷器胎釉:

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

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3、看瓷器工艺:

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瓷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的芝麻状支钉痕迹,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4、看瓷器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例如,元代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较多,少则二、三层,多则七、八层;而到了明代永乐时期,则趋于疏朗。再如,中国瓷器上装饰常用的龙纹,各个时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有的叱咤风云,有的细软疲沓;有的威武雄壮,有的老态龙钟,这些,都成为我们明清瓷器鉴定时的参考因素。

5、看瓷器彩料:

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烧成条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虽然这种不同有时是极其细微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差异。例如,明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多采用进口青料,这种青花料含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往往会在青花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成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一。而清代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用笔触多次点染而成,只要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痕迹,与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看瓷器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明清瓷器鉴定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窑瓷器,器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款,但字体、笔法与康熙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伪也是相当重要的。

关于明清瓷器鉴定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关注我们中大科鉴官网,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注:转载备注原文来源:http://www.gzzdkj.cn/jd/know/jiandingzhishi/4584.html

瓷器鉴定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