秆高4-8m;直径1.5-5cm;中部以下各节均环生有发达的刺状气生根;秆中部的节间一般长18(25)cm;绿色;或有些幼秆为紫色;且在节间之基部具淡紫色纵条纹;表面光滑无毛;圆筒形或在秆基部略呈四方形;秆壁厚3-5mm;有时实心;箨环隆起;初时密被黄棕色小刺毛;以后变为无毛;秆环微隆起;节内长1.5-2.5mm;分枝习性较高;通常始于秆第11节;箨鞘薄纸质至纸质;宿存或迟落;在秆基部者长于其节间;呈长三角形;先端渐尖;背面紫褐色而夹有灰白色小斑块或圆形斑;疏被棕色或黄棕色小刺毛;鞘基的毛密集成环状;小横脉明显;中上部边缘具颇为发达的黄色纤毛;箨耳缺;箨舌膜质;拱形;高约0.8mm;边缘微生纤毛;箨片微小;长仅1-3mm;基部与鞘顶相接连处几无关节末级小枝具2-4叶。
亚热带。
四川、重庆、陕西、湖北。
八角刺枝叶稠密,叶形奇特,深绿光亮,四季常青。株高4—8m,树干灰色,比较平滑,小枝灰白色,幼枝上有稀疏的短茸毛,顶芽上也略带茸毛。单叶对生或互生,长方状5角形,在叶片的顶端和四周各伸出一个突出的三角...
树竿高2— 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时被,无毛,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中部节间长15-30厘米,基部或有时中部的数节间极缩短,缢缩或肿胀,或其节交互倾斜,中、下部正常节间的上端也常明显膨大,竿壁厚...
生于海拔较高阔叶林下或庭园中;很少开花。
无性繁殖(分蘖繁殖)。
著名笋用竹种;也是优美观赏竹种。
1995年由福建省华安县林业局培育。
海拔175.0m,土壤类型:红壤,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年均温度20.9℃,年均降雨量1870.1mm。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1潢川金桂的历史渊源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地带,是热带花木北移和温带花木南迁的适生地。《光州志》卷28记载:"木之属有桂,一名木樨花,有红、白、黄3种"。距黄国故城遗址西北,有一延绵数十公里的丘岭,自古就大面积种植桂花,每逢金秋,桂花盛开,香飘百里,因此得名曰"桂花
该种近似寒竹,但竿较高大,节间较长,竿下部刺状气生根甚发达,而有所区别。
刺黑竹竹材可作农具,也可作为造纸原料。竹笋可供食用,笋肉肥厚、笋质脆嫩、鲜甜可口;竹笋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氨基酸、铁、钙等营养物质,能够有效地降压降脂,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提升人的消化能力,营养价值较高。
刺黑竹笋不但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刺黑竹该身也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由于刺黑竹属于散生竹,根系庞大,因此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刺黑竹的叶片较为密集,叶面指数较高,因此能有效地提升空气的质量,从而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以及净化空气等功效。
生于海拔800-1500米,低山丘陵野生, 适宜在紫色土或山地黄壤条件下生长,喜水喜肥。 刺黑竹最好在土壤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选择壤土和砂质土,微酸或中性,pH值在5.5-7.0,盐碱土、黏土等性质土壤以及地下水位高的土壤不适合刺黑竹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