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穗莎草为草本植物,秆为扁三棱形,果实多为长圆形,也有长圆形的。
国内主要产于云南省、海南省和两广地区。国外的越南、印度、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也有分布。
中文名称 | 垂穗莎草 | 拉丁学名 | Cyperus nutans Vahl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属 | 莎草属 |
生长于山谷中近水处。
产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
垂穗莎草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木质,具根出苗。秆粗壮,高75-110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叶短于秆,宽6-12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苞片4-8枚,叶状,下面的3-4枚常较花序长,宽达12毫米,上面两条侧脉上具粗糙的细锯齿,边缘粗糙;复出长侧枝聚伞花序具8-10个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6厘米,每个辐射枝具4-10个第二次辐射枝;穗状花序圆柱状,长2-5厘米,宽4-7毫米,具多数松散的小穗;小穗排列较疏松,近于直立,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宽1.5毫米,具6-10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排列稀疏,膜质,椭圆形,顶端具小短尖,长约2毫米,背面中间红棕色,具龙骨状突起,脉7-9条,两侧淡黄色,具锈色斑纹;雄蕊3,花药线状长圆形,药隔红色,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极短,柱头3,细长,露出鳞片外。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三棱形,长约为鳞片的2/3,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5-10月。
通过对垂穗披碱草+杂类草型草场围栏封育禁牧的效果调查分析,围栏可明显提高垂穗披碱草型草场的产草量和植被高度、盖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复,同时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群自然更新,随着围栏期限的延长,改善效果越加明显,整个草地生态系统逐步趋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