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轴按热处理硬度分硬轴和软轴。硬轴是经过表面高频淬火的,表面硬度一般为HRC60左右。硬轴适合与直线轴承配合使用。软轴是没有经过高频淬火的,硬度一般为HB200~300,相当于HRC25左右。软轴不适...
对照图纸看轴距。XY两方向就知道了。
1 六 .中间轴(Ⅱ轴) 1.中间轴上的功率 2 22.682 , n 665.74 / minP kw r转速 转矩 2 38473T N mm 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高速大齿轮 : 2 2 2 2 2 2 2 2 2 38473 422.8 182 tan tan20422.8 159.6 cos cos15.36 tan 422.8 tan15.36 116.1 t o n r t o o a t TF N d aF F N F F N 低速小齿轮 : 2 3 1 3 3 2 2 38473 1165.8 66 tan 1165.8 tan20 424.3 t o r t n TF N d F F a N 3.初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 根据表 15-3,取 110oA ,于是由式 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33 min 2 2/ 110 2.68
轴、壳体与轴承的配合 发表时间: 2007-11-17 17:07:00 浏览次数: 585 〖返回列表〗 1.轴与壳体的要求 轴、外壳精度不好的情况下,轴承受其影响,不能发挥所需性能。比如,安装部分挡肩如果精度不好,会 产生内、外圈相对倾斜。在轴承负荷之外增加了应力集中,使轴承疲劳寿命下降,更严重的会导致保持架 破损,烧结。 2.轴、壳体与轴承的配合 电机用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一般采用 k5 或 k6。轴承与外壳的公差配合一般采用 K7。对 6309 轴承所配合的 轴与外壳的精度如下: 轴的圆度公差: 4~7μm、圆柱度公差: 4~7μm、挡肩的跳动公差: 4μm 外壳圆度公差: 7~11μm、圆柱度公差: 7~11μm、挡肩跳动公差: 4~7μm 轴及外壳倒角不得与轴承的倒角相干涉,其倒角的半径值不能超过轴承倒角尺寸的最小值。
齿轮减速马达结构分解图
1 |
A卧式/B立式 |
2 |
电机前盖 |
3 |
O形圈 |
4 |
输出轴油封 |
5 |
输出轴承 |
6 |
输出轴键 |
7 |
输出轴 |
8 |
三级小齿轴键 |
9 |
三级大齿轮 |
10 |
C挡圈 |
11 |
输出轴自润轴承 |
12 |
二级齿轴承 |
13 |
三级小齿轴 |
14 |
三级小齿轴键 |
15 |
二级大齿轮 |
16 |
C挡圈 |
17 |
三级齿轴承 |
18 |
二级齿轴承 |
19 |
二级小齿轴 |
20 |
二级小齿轴键 |
21 |
一级大齿轮 |
22 |
C挡圈 |
23 |
二级齿轴承 |
24 |
输入侧油封 |
25 |
定位销 |
26 |
O型圈 |
27 |
内六角螺钉 |
28 |
波形垫圈 |
29 |
电机轴承 |
30 |
电机齿轴 |
31 |
转子 |
32 |
电机轴承 |
33 |
定子总成 |
34 |
铝接线盒 |
35 |
电机后盖 |
36 |
风罩螺钉 |
37 |
后盖油封 |
38 |
电机螺杆 |
39 |
风叶 |
40 |
风罩 |
齿轮减速电机结构分解图
1 |
A卧式/B立式 |
2 |
电机前盖 |
3 |
O形圈 |
4 |
输出轴油封 |
5 |
输出轴承 |
6 |
输出轴键 |
7 |
输出轴 |
8 |
三级小齿轴键 |
9 |
三级大齿轮 |
10 |
C挡圈 |
11 |
输出轴自润轴承 |
12 |
二级齿轴承 |
13 |
三级小齿轴 |
14 |
三级小齿轴键 |
15 |
二级大齿轮 |
16 |
C挡圈 |
17 |
三级齿轴承 |
18 |
二级齿轴承 |
19 |
二级小齿轴 |
20 |
二级小齿轴键 |
21 |
一级大齿轮 |
22 |
C挡圈 |
23 |
二级齿轴承 |
24 |
输入侧油封 |
25 |
定位销 |
26 |
O型圈 |
27 |
内六角螺钉 |
28 |
波形垫圈 |
29 |
电机轴承 |
30 |
电机齿轴 |
31 |
转子 |
32 |
电机轴承 |
33 |
定子总成 |
34 |
铝接线盒 |
35 |
电机后盖 |
36 |
风罩螺钉 |
37 |
后盖油封 |
38 |
电机螺杆 |
39 |
风叶 |
40 |
风罩 |
3.1 联轴器安装前,应检查联接的配合表面,并清洗掉防锈油脂,去除毛刺,擦尽油污等。
3.2 本联轴器一般均为过盈配合,应以解体加热套装。解体后,应将全部零件集中放置,以免丢失和损坏。
3.3 安装时,先将外盖和密封圈套在外齿轴套的减速器侧,然后将外齿轴套加热后套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注意,加热温度可按其过盈量的大小及环境温度加以计算确定。
3.4 外套(内齿法兰)与内端盖放入密封圈组合后做好外表的涂装防锈套入卷筒上并定位紧固。
3.5 移动套筒对准外齿轴套缓慢套入,此时应注意对准套入的位置即钢码。
3.6 安装时,必须保证定位磨损指针的位置正确并校正L1值。
3.7 联轴器与卷筒的联接以及端盖紧固应采用强度性能等级大于或等于8.8级的螺栓组。
3.8 安装时,在卷筒直径D0处,每隔900测量减速器端面与卷筒端面之间的距离E。
3.9 本联轴器不能承受轴向载荷。卷筒工作时产生的附加轴向载荷必须始终由卷筒固定支承座承受,因此,联轴器安装时必须保证轴向定位正确。否则卷筒工作时产生的弹性水平位移可能会破坏联轴器的轴向限位,造成联接失效,甚至酿成严重事故。
3.10 联轴器安装时,应使用规格为PT1/4的平头油嘴,通过接头连接。至此联轴器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