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砗磲贝 | 体 长 | 100 cm |
---|---|---|---|
科 | 砗磲蛤 | 目 | 帘蛤 |
界 | 动物界 | 门 | 软体动物门 |
大砗磲(T.gigas)的外壳直径可达1米以上,厚6~9 cm,两片贝壳约重300 kg。较小的如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砗蠔(H.hippopus)直径一般也有0.5 m。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数条像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外套膜大,颜色鲜艳。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我国的海南省和南海诸岛也有分布。
俗称:砗磲贝学名:Tridacna sp.
分布:红海、印度洋及太平洋的部份珊瑚礁水域。
饲养要求: 水温:24~27 ℃ pH:8.1~8.4 比重:1.020~1.025
种属:软体动物,双壳纲
砗磲贝壳摆件价格现在一个22元左右,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形如蚌蛤,壳大而厚,壳上有形如车轮的沟纹,因而又叫车渠。车渠肉可供食用,而它的外壳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壳体光滑,厚达数吋,是由外层...
砗磲贝壳价格一个22元左右,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形如蚌蛤,壳大而厚,壳上有形如车轮的沟纹,因而又叫车渠。车渠肉可供食用,而它的外壳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壳体光滑,厚达数吋,是由外层角质层、...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砗磲是1000米海底以下的一种贝壳,最贴近地心的,在强列的磁场,不见阳光,所以砗磲的白是最纯净的. 砗磲的吉祥寓意: 1、佩带砗磲能增强人体磁场,可以消除烦恼业障,增加智慧,利己...
外壳坚硬,形如波浪般。是珊瑚礁区常见的大型双壳贝,壳的边缘有突起,又称为五爪贝。它们每年大约只成长10 cm。喜生长在阳光充足处,以利其身上的共生藻行光合作用。对光线十分敏感,阳光愈炽烈,展示出来的外壳越艳丽迷人。适合生长在水温约20-31 ℃水域。对光线的变化和机械性的刺激非常敏感。砗磲贝形态较大,多被用来雕刻挂件饰品,造价成本较便宜,市面常见的饰品多在几元左右。
砗磲常与大量虫黄藻(Zooxanthellae)共生。这种单胞藻可在砗磲体内循环,并可进行光合作用,供砗磲丰富的营养。砗磲的外套膜边缘有一种叫玻璃体的结构,能聚合光线,可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这种蛤藻的特殊关系,称为互惠共生。此外,也食浮游生物。砗磲肉可食,大贝壳可用作贮水器或贝雕原料。有的砗磲还能产生珍珠。小型贝壳可烧制石灰或供观赏。有的国家已对鳞砗磲和无鳞砗磲进行人工养殖并获成功。 2100433B
诺贝尔瓷砖如今的知晓度,已经不亚于诺贝尔奖,它以其堪比顶尖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于1992年在杭州成立,以人性化的“诺贝尔”产品不断创造完美的品质空间。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总投资43亿美元,占地3800余亩,厂房面积80万平方米,员工1.1万余人,年生产规模约4800万平方米,产品深受亚洲、欧洲、北美、澳洲、非洲等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河南科技学院 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学生姓名:张 贝 贝 所在院系:机 电 学 院 所学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指导老师:仝 祥 云 完成时间: 2009年 05 月 26 日 摘 要 节能和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利用风能、 太阳能发电是对两种 最为理想、无污染的绿色再生资源的利用,目前已成为开发研究的一项重大课 题。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是为了弥补传统电力的不足而设计的独立发电设备。 它是由太阳能电池组件与风力发电机配合而成的一个系统,通过微型计算机的 远程控制,并实现了免维护的功能。 关键词:风能,太阳能,风光互补系统,微型计算机 Abstract Economizing energy sources and protect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two subject of the world,
瓷口砗磲外壳洁净,一般是白色的。它的俗名也因此而得。俗名"china clam"中的china不是指中国,而是指瓷白色的意思。它们在幼年期贝壳呈扇形,两片贝壳铰合部位大约占到体长的一半,而且随着体型的增长,铰合部位也在不断的增加。铰合部最终可达体长的三分之一,贝壳因此能够张开非常大的角度。和砗蚝一样,瓷口砗磲往往比较肥胖。
瓷口砗磲形态特征
瓷口砗磲的外形类似砗蚝,但在小的时候其外壳比砗蚝更薄和更平滑。 都有围绕向内的光圈,边缘有无数的触手。最大长度可达40厘米。 套膜只伸展到贝壳边缘,并不向外扩张。吐水口也是低平的圆锥状,口部呈圆形。然而,吸水口与砗蚝不同,有明显的交错的触手。
贝壳套膜的颜色主要是棕黄色或橄榄绿色,有奶白色的或金色点状花纹和细条纹。有些套膜更是呈灰色。它们还普遍的具有半透明或无颜色区域。由于贝壳外部常被其它生物所覆盖,因此在野生环境中,大一点的个体就无法识别其贝壳上的特征了。它们的两片贝壳之间铰合部分很长,一般都能超多贝壳长度的1/2,有些较大的甚至能接近2/3。这使得贝壳的口可以张得很大。贝壳的弧度也很大,即使很小的砗磲也非常肥壮。
贝壳有典型的5-7个褶皱,其中5-6个褶皱形状比较完整。这些褶皱角度很低,而且没有鳞甲,所以它们有时看起来很像扇砗磲。因此,尽管属同种,但它们的贝壳形态与其它砗磲相差许多。贝壳的上边缘有5-6个向内扣的指状弯曲,内缘光滑,与对应的另一边形状相同。当它们需要闭合时可以关闭得非常严实。而且,和砗蚝一样,瓷口砗磲的丝足附着也很弱,只在体型很小时才吸附底基,体型大了以后就不再吸附了。因此,它们在幼年时,丝足凹口就很小,甚至封闭,成年后几乎完全封闭。丝足凹口周围同样有很多小的指状或齿状突起。
贝壳的两瓣是对称的,能够紧紧的闭合。贝壳的顶部是向内扣的手指状,但它们在幼年期形态是接近方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变圆弧形。这些内扣的手指状一般有8-12个。丝足凹口位于贝壳的底部,幼年的个体凹口非常小或根本没有,而且可能会短期后完全关闭。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砗磲一般在幼年期保持仅1周的吸附时间,或者根本不吸附,长大后根本不吸附底基。丝足凹口的周围也很独特,有许多交错的手指状突起。
通常生活在礁岩区平坦的有海草的沙质底基上,瓷口砗磲一般不会附着在底基上,它们也会在潮间带中6米深度的地方找到。然而,瓷口砗磲的分布范围远远小于砗蚝,原始生长地仅限于印尼东部,菲律宾南部,帕劳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由于被过度捕捞,在这些原产地已经很难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