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城市建筑学 | 别 名 | 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建筑学 |
---|---|---|---|
作 者 | [意] 阿尔多.罗西 | 译 者 | 黄士钧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页 数 | 220 页 |
ISBN | 7-112-08398-2 |
英文版前言
英文版编者序言
英文版作者引言
绪论 城市建筑体和城市理论
第一章 城市建筑体的结构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
城市建筑体是艺术品
类型学的问题
批判幼稚功能主义
分类的问题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
纪念物和经久理论
第二章 主要元素和区域概念
研究区域范围
居住区是研究区域
单体住房
柏林住房的类型问题
田园城市和光明城市
主要元素
城市元素的动力
古代城市
转变的过程
地理和历史;人类的创造
第三章 城市建筑体的个性;建筑
建筑是科学
城市生态学和心理学
如何定义城市元素
古罗马广场
纪念物;批判环境关系概念的总结
城市是历史
集体的记忆
雅典
第四章 城市建筑体的演变
城市是各种力量的作用场;经济学
莫里斯·阿尔布瓦什的论点
对土地征用性质的进一步思考
土地所有制
住房问题
城市规模
政治是一种选择
意文第二版序言
葡文版引言
德文版评注
注释
图片来源
《城市建筑学》出版史
英汉人名地名对照
作者生平
译后记
校后记
在意大利的建筑历史中,很早就有建筑师兼理论家的传统。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系统的论著已经成为某些建筑师陈述自己观点的特有方式。在维特鲁威(Vitruvius)写作模式的基础上,阿尔伯蒂(Alberti)创立了文艺复兴的写作模式。塞利奥(Serlio)和帕拉第奥(Palladio)又发展了这种模式。塞利奥的一系列著作如同一部建筑手册,从古代建筑一直写到对未来建筑的构想。与他本人那些已经完工的质朴作品相比,书中那些未被建造的设计方案更为重要。这些方案已经超出了本身作为设计作品的意义,因为它们被开始用来阐述许多建筑类型。这种写作模式后来为帕拉第奥所借鉴。在临终的前10年,帕拉第奥写下了有点儿像其生平简历的《建筑四书》。在书中,他重新绘制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作品,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实际工作。无论是描绘古罗马的遗迹,还是重新绘制自己的设计方案,帕拉第奥都首先关注现有建筑原型中那些类型的起源、创新和变形。绘图和写作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因而成为建筑传统的一部分。
在意大利,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指20世纪--编者注)。斯卡莫齐(Scamozzi)、米利齐亚(Milizia)和洛多利(Lodoli)等人的著作,更不用说最近帕加诺(GiuseppePagano)的论著和设计,自然都是这种传统的产物,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一书也不例外。为了理解罗西的建筑,我们还有必要去研究他的著作和绘图。《城市建筑学》一书与以往的论著很不一样,因为它一方面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著一样,意在论述一种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奇特地预示了罗西后来的作品。
建筑师撰写理论著作是意大利的传统,这篇前言的目的是向美国读者表明本书在此传统中以及在意大利60和70年代时期中的地位。本书由罗西的演讲稿和笔记组成,在1966年推出第一版;在那个学生们心怀不满的创伤年代中,它对城市的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论战性的批判。意文第二版连同新写的绪论于1970年出版。以后,此书被译为西班牙文、德文和葡萄牙文。1978年问世的意文第四版新增了图例。现我们以英文版的形式,重新发表这部著作以及在其出版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补充材料,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认识此书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特定文化背景;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本书历史的一部分。采用这种方法,本书就能独特且平行地记录罗西在过去15年中,在绘图和其他论著中所发展的那些思想。本书因此也是一个"类比作品"。
英文版并没有对原文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对之做了审慎的修改,以便在保留原文风格和特点的同时,又不为其中那些过度修饰和重复的段落所拖累。意文中那些颇具学术味的表达方式有时在英文中显得造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宁可选择了行文的明确性和简洁性。
在后面的序言中,我从某些方面对本书以及它所预示的罗西进行了讨论。序言因此有点像关于罗西思想的类比文章。同罗西的类比绘图和可以被视为类比工具的写作一样,序言试图消除和摆脱罗西思想演变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我研读了罗西后来写的著作,其中包括《科学的自传》一书;我也与他进行了多次私下交谈;根据罗西的论著和这些交谈,我写成了后面的序言。同《城市建筑学》一书意文第四版一样,本书汇总了其出版史中的所有具有独自记忆的文章,从而同样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集合"的作品。我的序言力图加入到这个记忆的行列之中,成为一种类比的类比,以创造出另一个具有自身历史和记忆的作品。我试图运用这种方法来揭示贯穿于罗西绘图和论著中的那股来回冲击的类比激流。
彼得·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本书是他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他一方面抨击了功能主义和现代建筑运动,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建筑工艺自身的地位,并使其成为建筑研究的惟一正确的研究对象。 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
师资。大一大二全是应付 大三会给你配些沈阳建筑大学主院的老师,因为我们的课时比主院少很多,根本没办法达到教学目的。硬件。不知道你说的硬件指的是什么,如果是图书馆的,我要告诉你,就是一间教室。住宿。这个...
师资。大一大二全是应付 大三会给你配些沈阳建筑大学主院的老师,因为我们的课时比主院少很多,根本没办法达到教学目的。硬件。不知道你说的硬件指的是什么,如果是图书馆的,我要告诉你,就是一间教室。住宿。这个...
今年在北区的有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学院的三本
书名: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建筑学
作者:[意] 阿尔多.罗西 著,黄士钧 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码:220页
字数:400千字
ISBN:7-112-08398-2
出版日期::2006-9-1
罗西是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2100433B
本文着重探讨在城市建筑学这么新兴的设计方法和理论系统下,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环境应该如何和城市模式和城市生活取得协调和一致。
当下建筑学的学术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建筑设计越来越有被描述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艺术创作行为的趋向.但我们依旧思考和延伸建筑策划的理论与实践并致力于广泛地传播,正是缘于我们执着地认为: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书是保障当下中国最广泛的、最大量的城市与乡村建筑公众利益诉求的核心.如今,在人居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模糊决策等相关科学领域发展成果,推进建筑策划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研究将是对建筑师核心业务、技能和方法的体系性的拓展,更是对建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新世纪到来之际,知识经济的端倪已在全世界范围显现。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分为“简介”、“再访“落城””、“意大利的新城市规模:关于奥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图书评论”、“罗伯特·斯特恩访谈录”以及“综合文章”等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各校建筑教育改革的情况。
“BIM智库”是专业的BIM检索类网站,也是国内最大的BIM知识库。汇聚新闻、文库、百科、视频、培训、BIM网址查询等资讯和功能。由城市发展创新服务商VENCI主办,并获得了广东省城市建筑学会等行业机构的学术支持。
自2014年3月29日正式上线,“BIM智库”至今已有3510位注册会员,贡献文库文档达42075份,百科词条达813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