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叉叶苏铁 | 拉丁学名 | Cycas bifida (Dyer) K. D. Hill |
---|---|---|---|
界 | 植物界 | 亚 界 | 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 | 轮藻总门 | 门 |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 门 |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 | 松纲 |
亚 纲 | 苏铁亚纲 | 目 | 苏铁目 |
科 | 苏铁科 | 属 | 苏铁属 |
种 | 叉叶苏铁 | 保护级别 | 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6] |
叉叶苏铁简介
拉丁名 Cycadaceae 种拉丁名 Cycas micholitzii micholitzii Thiselton-Dyer
科 名:苏铁科
属 名:苏铁属
叉叶苏铁树干圆柱形,高20~60厘米,径4~5厘米,基部粗10~12厘米。暗赤色,光滑,无茎顶绒毛;鳞叶三角形,长3.5~5厘米,宽2~4厘米,背面密被灰褐色绒毛;羽叶长1.5~3.5米,甚至可达5米,叶柄长0.6~1.6厘米,基部被柔毛,两侧具12~30对刺,刺长0.3~0.5厘米,羽片22~41对,间距约2~4厘米,1~2(3)次二叉分歧,小羽片边缘平,有时波状,长20~41厘米,宽1.2~2.5(3.2)厘米,深绿色,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下侧明显下延,中脉两面隆起,薄革质至坚纸质,小叶柄长0.2~0.7厘米,或因羽片下延而不明显。雄球花圆柱形,长15~42厘米,径约4~5.5厘米,梗长3厘米,粗1.5厘米,小孢子叶近匙形或宽楔形,光滑,黄色,边缘橘黄色,长1~1.8厘米,宽0.8厘米,顶部不育部分长约0.8厘米,有绒毛,圆或有0.1~0.5厘米长的短尖头,花药3~4个聚生;大孢子叶长10~12厘米,基部柄状,橘黄色,密被锈色绒毛,后渐脱落,顶片卵圆形至菱状倒卵形,长5~9厘米,宽4.5~7厘米,边缘篦齿状深裂,每侧具7~11条裂片,裂片钻形,无毛,长1.5~5厘米,顶裂片钻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0.4~0.8厘米,有时有1~2条细裂片,大孢子叶柄长5~11.5厘米,胚珠(1)4~6枚,着生于大孢子叶柄的上部两侧,扁球形,直径0.4厘米,无毛,先端有小尖头;种子近球形,长2.6~3.1厘米,直径2.3~2.8厘米,成熟后变黄色,无毛。
叉叶苏铁与多羽叉叶苏铁形态相近,但前者羽叶仅1~4片,小叶柄长0.2~0.7厘米,胚珠2~4(6)枚,大孢子叶侧裂片稍粗壮;后者羽叶4~10片,小叶柄长0.5~3.5厘米,胚珠6~8枚,大孢子叶侧裂片纤细。
叉叶苏铁起源
1904年英国著名植物学家麦查理茨(W. Micholitz)在越南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形态特殊的苏铁植物,随即带着活苗将其引种于新加坡植物园,经过植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于次年作为新种正式发表,并以发现者的人名来命名,这就是本植物拉丁学名的由来。由于小羽叶片呈二叉分歧,中文称之为叉叶苏铁是合适的。实际上叉叶苏铁早在1899年于我国广西就已经被发现,当时被定为刺叶苏铁的叉叶变种。越南发现的和广西发现的二种苏铁其实都是一回事。因为叉叶苏铁仅分布于从广西到越南河内狭小范围,又因奇特的叶形是研究苏铁植物系统发育的重要材料。
涉危种。叉叶苏铁(Cycas micholi)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广西龙州及云南弥勒的局部石灰岩地区,由于森林乱砍滥伐,生境遭受破坏,种群陆续减少,又因群众采挖,已处于濒危境地,急待保护。
叉叶苏铁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广西龙州及云南弥勒的局部石灰岩地区,由于森林乱砍滥伐,生境遭受破坏,种群陆续减少,又因群众采挖,已处于濒危境地,急待保护 。
铁树 铁树(Cycas revoluta)又名苏铁、凤尾蕉。裸子植物,苏铁科。常绿乔木,主干单一,不分枝。大型羽状复叶,丛生茎端,长0.5~2米,小叶...
叉叶苏铁形态的话大概树干高50厘米到100厘米左右。,直径10-20厘米,褐灰色,叶痕宿存,没有茎顶绒毛 生长环境不是很苛刻,大概是海拔下限150,海拔上限1000。生长在中低...
Dyer于1899年根据H.B.Morse采自广西龙津的标本(无生殖器官),命名为Cycas rumphii Miq.var.bifida Dyer. 以后于1905年,Dyer根据采自越南的类似标本(有生殖器官)定名为C. micholitzii Dyer,他认为广西龙津的这类植物,叶具有二歧分叉羽状裂片的特征及在地理位置上又与越南邻近,推测这两地的植物很可能是同属一种~我们未见到龙津的这种苏铁,对这种植物的认识主要根据原记载的描一述。应当指出,产于龙津的苏铁,一由于迄今仍未见到其生殖器官的性状,因此,对龙津的这种苏铁是否与越南的C.micholitzii Dyer同属一种,尚待今后见到它的生殖器官标本才能最后确定。
叉叶苏铁1904年英国著名植物学家麦查理茨(W. Micholitz)在越南进行植物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形态特殊的苏铁植物,随即带着活苗将其引种于新加坡植物园,经过植物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于次年作为新种正式发表,并以发现者的人名来命名,这就是本植物拉丁学名的由来。由于小羽叶片呈二叉分歧,中文称之为叉叶苏铁是合适的。实际上叉叶苏铁早在1899年于中国广西就已经被发现,当时被定为刺叶苏铁的叉叶变种。越南发现的和广西发现的二种苏铁其实都是一种植物,叉叶苏铁仅分布于从广西到越南河内狭小范围。
生长在海拔上限700生长在石灰岩山地的灌丛和草丛中。
分布区位于热带北部季风区,年平均温22℃,1月平均温14℃,极端最低温常年在0℃以上,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达-3℃,7月平均温28.1℃;年降水量1350毫米,集中于5~9月,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1%。叉叶苏铁为喜钙植物,通常生长在石灰岩低峰丛石山中下部,土壤为石灰岩土,中性至微碱性反应,较肥沃湿润。
主要伴生植物有:
蚬木Burretodendro hsienmu Chun et How、
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nensis Gagnep.、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等。
叉叶苏铁形态特征
叉叶苏铁树干圆柱形,高20~60厘米,径4~5厘米,基部粗10~12厘米,光滑,暗赤色。
叶呈叉状二回羽状深裂,长2~3米,叶柄两侧具宽短的尖刺;羽片间距离约4厘米,叉状分裂;裂片条状披针形,边缘波状,长20~30厘米,宽2~2.5厘米,幼时被白粉,后呈深绿色,有光泽,先端钝尖,基部不对称。雄球花圆柱形,长15~18厘米,径约4厘米,梗长3厘米,粗1.5厘米;小孢子叶近匙形或宽楔形,光滑,黄色,边缘橘黄色,长1~1.8厘米。宽约8毫米,顶部不育部分长约8毫米,有绒毛,圆或有短而渐尖的尖头,花药3~4个聚生;大孢子叶基部柄状,橘黄色,长约8厘米,柄与上部的顶片近等长或稍短,胚珠1~4枚,着生于大孢子叶叶柄的上部两侧,近圆球形,被绒毛,上部的顶片菱形倒卵形,宽约3.5厘米,边缘具蓖齿状裂片,裂片钻形,站立,长1.5~2厘米。种子成熟后变黄,长约2.5厘米。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极危 ;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 ;
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
保护价值:分布范围极窄,植株稀少。羽片叉状分裂,为苏铁属植物中所罕见,对保护物种和研究苏铁属分类有一定的科研意义。叶丛终年翠绿,可作绿化观赏。
保护措施:广西龙州石山区已建立弄岗保护区,应在种群较多地点严加保护,促进其天然更新,并进行栽培,大量繁殖。
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南部河口和金平等县,广西及海南兴隆有分布,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为苏铁属植物中比较罕见,对保护物种和研究苏铁属分类有一定的科研意义。本种在中国分布范围小,应严加保护,华南各植物园可发展引种,亦具有观赏意义。
叶丛终年翠绿,可作绿化观赏。
花、叶、根、种子均可入药,味 甘淡,性平。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咯血、便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痢痰、胃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花期采花,果熟时采果,叶、根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化学成分:叶中含苏铁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花杉双黄酮等;种子含苏铁毒甙,新苏铁甙、昂布糖、油脂、葫芦巴碱、胆碱、玉蜀黍黄质等有效成分。
叉叶苏铁特性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分布区位于热带北部季风区。年平均温22℃,1月平均温14℃,极端最低温常年在0℃以上,偶在特大寒潮南下年分可下达-3℃,7月平均温28.1℃;年降水量1350毫米,集中于5-9月,占年雨量75%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1%。叉叶苏铁为喜钙植物,通常生长在石灰岩低峰丛石山中下部,土壤为石灰岩土,中性至微碱性反应,较肥沃湿润。主要伴生植物有蚬木BurretodendrohsienmuChunetHow、东京桐DeutzianthustonkinensisGagnep、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L.)Schott等。
叉叶苏铁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1992年);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6年)。
叉叶苏铁保护价值
分布范围极窄,植株稀少,羽片叉状分裂,为苏铁属植物中所罕见,对保护物种和研究苏铁属分类有一定的科研意义。叶丛终年翠绿,可作绿化观赏。
盆栽:应在盆底垫上瓦片,以利排水。夏季生长旺盛,早晚浇水数次,同时注意适当叶面喷水。每月施腐熟饼肥一次。秋天气候稍凉,叶片发育成熟,应控制水份,可3天~5天浇水一次。在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叶片易遭甲壳虫危害。冬季低温易烂根死亡,注意保暖。苏铁生长较慢,从幼苗到开花要几十年时问,一般每年只长一轮
新叶,所以修剪不宜过甚,这样才能保持姿态清新雅趣。 采集加工:花、叶、根、种子均可入药。花期采花,果熟时采果,叶、根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化学成分:i叶中含苏铁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花杉双黄酮等;种子含苏铁毒甙,新苏铁甙、昂布糖、油脂、葫芦巴碱、胆碱、玉蜀黍黄质等有效成分。
性味功能:味甘淡,性平。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咯血、便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痢痰、胃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广西龙州石山区已建立岗保护区,应在种群较多地点严加保护,促进其天然更新,并进行栽培,大量繁殖。
叉叶苏铁栽培要点
一般采用分蘖,切干或种子繁殖。 分蘖繁殖时,应从老树干基部周围切取分蘖,种在肥沃湿润的腐殖土中,放半阴处。也有将干部切成片段,埋土中,使干部四周发生新芽,再进行分栽。种子寿命短,采后应即播种。
采收和储藏:夏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多歧苏铁(Cycas multipnnata)和长柄叉叶苏铁(C.longipetiolula)为中国云南特有种,是我国现存苏铁类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集中分布于云南大围山地区,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现存种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对其开展人工授粉,探索其提高种子结实率的技术和育苗方法,是科学保护这两种苏铁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长柄叉叶苏铁和多歧苏铁可进行种间杂交,其种子出苗率可达80.0%,3年生子代植株茎干粗达4.4cm,高7.5cm。
在调查广西崇左叉叶苏铁种群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集群指数等方法研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叉叶苏铁幼苗个体比例较大(其中Ⅰ、Ⅱ级幼苗占总个体数的59.17%),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结构比较稳定;种群内开花植株少,仅发现5株开花,未见结实个体;叉叶苏铁种群分布格局呈聚集型,这与叉叶苏铁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生境异质性影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019年)——附录Ⅱ。
种群现状
叶绿体数据的居群动态分析显示越南叉叶苏铁在历史上的有效居群大小一直稳定,直到最近5万年开始逐步减小,且没有经历再扩张的迹象。微卫星数据也显示该种有居群收缩的现象。越南叉叶苏铁减少了很多,野生居群中成熟的个体十分稀少。
濒危原因
由于生境被过度开垦,野生资源被盗挖。 据截至到2009年的估计,在过去的90年中,原始生长地的30%至50%已被清除。
多羽叉叶苏铁与叉叶苏铁(C. micholitzii)类似,与叉叶苏铁的羽片解剖特征也非常接近。但多羽叉叶苏铁羽叶通常4~10片,小叶柄长5~35mm,大孢子叶顶片较长而细尖和叉叶苏铁区别。 王定跃(2000)和黄玉源(2001)均将其看做独立的种,而Chen&Stevenson(1999)、陈家瑞(2000)和Whitelock(2002)将多羽叉叶苏铁作为叉叶苏铁的异名处理,认为它们是同一物种,但未给出合并的根据。在羽片比较解剖学研究中,发现叉叶苏铁和多羽叉叶苏铁在上述形态解剖特征均十分接近,甚至很难区分,表明二者关系非常密切。
多羽叉叶苏铁与叉叶苏铁(C. micholitzii)类似,与叉叶苏铁的羽片解剖特征也非常接近。但多羽叉叶苏铁羽叶通常4~10片,小叶柄长5~35mm,大孢子叶顶片较长而细尖和叉叶苏铁区别。 王定跃(2000)和黄玉源(2001)均将其看做独立的种,而Chen&Stevenson(1999)、陈家瑞(2000)和Whitelock(2002)将多羽叉叶苏铁作为叉叶苏铁的异名处理,认为它们是同一物种,但未给出合并的根据。在羽片比较解剖学研究中,发现叉叶苏铁和多羽叉叶苏铁在上述形态解剖特征均十分接近,甚至很难区分,表明二者关系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