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超固结 | 覆压力p | p=γh |
---|---|---|---|
超固结 | pc>p | 欠固结 | pc |
正常固结 | pc=p |
一般用pc表示土层历史上所受得最大固结压力,根据其与上覆压力p=γh的关系。将土层分为超固结土、正常固结土、欠固结土。其中pc>p为超固结,pc
超固结物理性质
超固结状态的淤泥质土在物理性质上与正常或欠固结淤泥质土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力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受到过比所受的有效上覆土压力p"_blank" href="/item/先期固结压力/4814226" data-lemmaid="4814226">先期固结压力p"para" label-module="para">
超固结淤泥质土在固结快剪试验中,土层所受先期固结压力愈大,其凝聚力则愈大,可高达30kpa以上,其内摩擦角却相对略小;而欠固结淤泥质土的凝聚力一般为15kpa左右。
超固结淤泥质土具有比欠固结淤泥质土更高的灵敏度,结构性强,因此在保持原状结构时,在先期压力之内都表现为中压缩性,而一旦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流塑性,其力学强度会大大降低。
在工程上对超固结土淤泥质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首先是变形量的计算,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是地基沉降计算时考虑土的应力历史所需的重要指标;其次,因为超固结淤泥质土的结构性强,灵敏度大,若处于开挖层,其抗剪强度指标在基坑支护设计时有重要意义,可节省大量的支护费用。2100433B
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 可以设想,当地下水位在历史时期有较大下降,如下降10m,浅部地层(深30m内粘性土)因为地下水下降,水压力降低,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导致上部(30m透水层以上)粘性土...
超固结状态的淤泥质土在物理性质上与正常或欠固结淤泥质土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力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受到过比目前所受的有效上覆土压力p?o更大的竖向有效压力即先期固结压力pc,土层...
判断超固结土、欠固结土需要知道土层的固结压力,这个固结压力怎么知道的?
看下地质手册上面说的很详细了
超固结土一维次压缩特性实验研究——对上海重塑粘土土样进行了一维次压缩实验,研究超固结土的一维次压缩特性,所有的土样都进行了预压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超固结土的次压缩指数小于正常固结土的次压缩指数;(2)上海重塑超固结土的Ca/Cc基本为一恒定的值...
土体超固结比对次固结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在固结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超固结比对次同结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大,扶固结系数变小。
按照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压力相对比的状况,可将土(主要为粘性土和粉土)分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超压密土)和欠固结土三类。正常固结土层在历史上所经受的先期固结压力等于现有现有覆盖土重。在研究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时,通常把土层历史上所经受过的先期固结压力pc与现有覆盖土重p1进行对比,两者的比值定义为超固结比(OCR)。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超固结比分别为OCR=1、OCR>1和OCR<1。
当考虑土的应力历史进行沉降计算时,应进行高压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等。确定先期固结压力最常用的方法是
卡萨格兰德经验作图法,步骤如下:
1从e-logp曲线上找出曲率半径最小的一点A,过A点作水平线A1和切线A2;
2作∠1A2的平分线A3,与e-logp曲线中直线段的延长线相交于B点;
3B点所对应的有效应力就是先期固结压力。
固结是指松软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压缩、去水而逐渐密实的过程。当有压力施加在土体时,土粒会更加紧密的压在一起,使土体孔隙中水分逐渐排出、体积变小、密度增大。土壤的固结现象在基础工程中意义重大,是地基沉降的主要因素。土壤的固结度是研究地基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主要依据。
超固结土是先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自重压力的土(Pc>Po)。说明土在历史上曾受过比现有自重压力大的固结压力。超固结土具有以下特性:
压缩变形特性
对于超固结土,外加荷载小于其先期固结压力时,土层的压缩很微小,外加荷载一旦超过先期固结压力,土的变形将显著增大。
含水量较低
由于受前期固结压力的影响,超固结软土的孔隙性较小,故含水量一般低于软土的含水量。
透水性差
由于受前期固结压力的影响,超固结软土的透水性一般较差。
蠕变
土的蠕变特性是土体变形时效特性最典型反应之一,从宏观上描述的软土蠕变现象与其他材料有许多相似之处之外,不同之处在于蠕变变形收固结特性的影响,因此,分析超固结软土蠕变变形时必须考虑土体的渗透性和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在长期恒定应力作用下,软土将产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并导致抗剪强度的衰减;在固结沉降完成之后,软土还可能继续产生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
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或自然地质条件的变迁,导致在现存的自重压力作用下未完成固结过程以致仍在继续缓慢地进行着排水固结的土体(层)。其判别标志是现存的自重压力大于其先期固结压力或者超固结比OCR<1。特点:土粒在重力作用下未固结,在沉积压密过程中产生盐类析出或胶结作用,形成“结构强度”,土体压缩曲线变缓。土层形成的此类土一旦“结构强度”遭到破坏,则会产生进一步固结压密,直至形成正常固结状态。如湿陷性黄土受雨水浸泡后产生大量变形。
由于非超载因素和气候干燥产生的水分蒸发和土体干缩,特别是土体次固结过程的作用所形成的先期固结压力。先期固结压力是指天然土层在其历史中所受过的最大有效应力。先期固结土是区分土为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关键指标。